APP下载

阳泉市郊区实验小学:加强教研体系建设 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2020-08-28谢军凤

山西教育·管理 2020年8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培训作业

谢军凤

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不仅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同时也是检验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阳泉市郊区实验小学始终坚持“以问题研究为导向,强科研提效率;以自主发展为路径,强素质提质量”的工作思路,以“完善教研体系和课模体系”为工作目标,把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作为教学改革的抓手,把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在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效能上取得明显成效。

一、以“问诊研判”发现问题,改进方式

学校管理工作的创新是在不断发现问题与改进管理方式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学校非常重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断对其进行改进。

首先,在每学年开学之前,学校领导组会召开专题会议,回顾反思过去学年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学年的工作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引领学年教学工作顺利、高效开展。

其次,教务处每个学期都会根据在教学常规质量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管理策略,以确保教学常规工作正常、高效进行。如针对在教研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活动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教务处研制出了“导研单”,以此来引领教研活动向专业化发展;针对“周三无作业日”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教务处推出了“郊区实验小学学生作业备查记载表”来对各班作业布置情况进行统计、汇总,有效监控“周三无作业日”的执行情况,并充分了解各班作业量的情况,使学科作业达到均衡,以此来提高作业布置的质量。

二、以“专题培训”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课改关键靠教师,如果教师的教育观念跟不上新时代的要求,那么课改工作将成为一句空话。近年来,学校非常重视教师的培训学习,为打造一支理念新、业务强、热衷于学校课改的教师队伍,付出了诸多努力。

首先,校长坚持每月对教师进行一次专题培训,一方面给教师传递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一方面指导教师科学施教、高效管理、全面育人。而且,在培训形式上,学校将以往的“培训+后续学习”模式改为“先学习+培训+检测”模式,培训的实效性大大提高。

其次,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区级以上的各类培训和专题研讨活动。上学期,学校共派出教师培训学习38人次,占全校教师总数的76%,为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新的课程观、教材观和学生观发挥了积极的助推作用。另外,聘请专家团队入校进行现场指导和培训,其中包括现场指导1次、线上培训14次,极大地加快了学校“‘问题导学自主课堂课模体系”的构建进程。

三、以“评价改进”严格常规,提高效率

每学年的教学管理工作开展之前,我们都会在巩固以往教学管理成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完善和改进各种评价方案和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的效能。

本学年初,学校针对性地完善和改进了《实验小学个性化自主备课管理模式》《实验小学“绿色”作业布置与改革管理办法》《实验小学教学常规评价办法》等,同时对音体美学科的家庭作业的布置与批阅进行了规范,进一步提升了学生体育和艺术技能的水平,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强化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深得广大学生及家长好评。

同时,学校尝试推行“月诊断反馈”措施,即由教务处牵头,组织校领导、教研组长及部分骨干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培优辅差及单元测试等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在每月初的教师大会上,对上月评价情况进行公开反馈,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并提出具体的整改建议。这样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效能,而且也促进了教师工作执行力的提升。

四、以“科研创新”促进发展,提升水平

在课程建设方面,学校加强了“学·玩”数学课程群的研究,设计了包括数学游学课程、数学社团课程和数学游戏课程等在内的各种拓展课程。这些实践类拓展课程的开设,一方面将数学课堂延伸到家庭、社会和广阔的大自然,另一方面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内部知识的联系和综合应用,极大地弥补了学校在数学课教学活动类型和设计上的不足,让学生以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在实践探究中发展数学思维,提升学科素养,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深得广大学生的喜欢。

例如,学校以“桃园三结义”为主题,选取林里村的关王庙、翼德广场+千园公园、刘备山作为数学游学课程的三个目的地开展研学活动。在活动中,学校让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制作“研学任务单”,把研学活动的模式由原先的学校安排、家长和孩子参与,转变为学校、家长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研学内容从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到既关注数学又关注文化等等。在这些研究历程中,我们的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探究的乐趣,教师真正了解了如何做课程研究,也真正体会到了课程建设所带来的成就感。

五、以“多彩活动”丰富生活,激发兴趣

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不仅能让沉寂的校园一下子变得活泼灵动起来,而且能极大地调动教师课改的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喜欢、教师幸福的乐园。

1.让教师在活动中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感。为了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创新,勇于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个学年学校都会组织开展学校领导的示范课、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的引领课、攻关小组的会诊课、教研活动的研讨课、科研课题的实践课、评价领导组的推门课、学校教学能手的评选课、学区联盟交流课以及师徒同课异构等活动。这些活动为教师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研究氛围,同时教师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在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中,特别是在取得点点成果的同时,职业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2.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育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获得教育的过程。因此,每个学年在开展好“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学校传统活动的基础上,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开展寒暑假的作业展评、学科竞赛、结合学科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和家委会共同组织的研学旅行的实践体验活动等等。这样,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既巩固了学科知识,又深刻地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尽管学校在教学管理的效能方面成效比较显著,但是对于一所学校来说,课堂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纵使我们在过去的时间里课改工作有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我们仍然感到任务之艰巨、责任之重大、使命之光荣。今后的课改之路,我们一定會努力拼搏、超越自我、负重前行,朝着心中的理想目标迈进。

(作者单位:阳泉市郊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培训作业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会议·培训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作业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