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带来的教研思考与行动
2020-08-28王浩仁张晓春
王浩仁 张晓春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每个教育人的日常教学转战到线上,作为农村学校占比较多的县市,在线教学除去要面临信息技术难题外,其组织管理评价也面临挑战。如何帮助各学校尽快寻找“诺亚方舟”,助力师生顺利驶向线上教学的理想彼岸,这些都是教研工作所必须解决的。在与学校师生近两月有余的同舟共济中,我们的教研也经历了从开始的茫然到如今的淡定,从机械执行上级文件精神到积极盘活在线教学发展局面,积极引领着学校在线教学这一艘艘“空中之船”稳妥前行,在特殊时期同样凸显了教研服务学校发展、服务师生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的职能作用,同时还焕发出了教研新的生命力与转型发展的内驱力。
一、“停课不停学”,科学引导在线教学
当教育部发出“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后,汾阳市教研室“依情扩散”,即依据各级教育部门关于在线教学的指导精神,结合对各校“停课不停学”准备工作的调研结果,不断扩容在线教学新思想,散射在线教研新思路;提出了“序、度、量、评”在线教学的总体要求,即有序组织管理、科学内容方式、合理时间容量、把握难点尺度、开展智能化新评价等基本原则思路,力求全市在线教学行走在“尊重客观现实、尊重教学规律、尊重学生主体、关注自然与健康、直面问题解决与应对挑战”的网络空间;要求各校根据“依情扩散”的总部署,出台“一校一案”,并对所有方案进行审核后提出修改意见,为各校在线教学指明发展方向。部分学校寒假学习方案及在线教学方案网络浏览量破万。
二、“停课不停管”,极力服务在线教学
学校在线教学发展需要成为抗疫期间教研的首要任务。从2月10日起,汾阳市教研室依据吕梁市教育局关于在线教学利用好“钉钉平台”的文件要求,及时组建了全市中小学校134名在线教学管理员,并督促每一名管理员接受了平台技术人员的专项培训,其中多位校长、教师获得了平台专业技术证书。我们建议学校将教师在线工作质量纳入对教师的日常教学业务考核范围,如有的学校设立“教师在线教学质量专项奖”,有效激发了教师在线教学的积极性。汾阳市教研室及时组建小学各学科骨干教师共500人的教研微信群,由學科教研员及时推荐上传本学科适用的教学资源,骨干教师参与分享优质资源,各校将在线教学经验总结及时公布,促使城乡在线教学得到同步发展。群内骨干校长、教师、教研员成为大家点赞学习的榜样。
三、“停课不停研”,研为线索,在线求效
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师生习惯了线下教学模式,而在线教学中“你在那头,我在这头”,如果无法适应这种新形式,或过度操作在线教学,都会给教学带来不小的影响。“远程在线”犹如深不见底的一池湖水,如果说教学和教研是鱼水关系的话,那么鱼儿快活生长必定需要清澈的湖水,寻找到优质的活水才能确保鱼儿健康生活。因此,我们开启了“为线求索”的教研模式。模式追求缩短师生适应期,降低电子设备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确保线上教学短时高效。实践中我们探索到了一条可行的途径,即“调研先行,指导跟进,反馈评价,及时补救”。
在线教学效果的首次调研开始于2月11日,主要就学校师生网上教学展开情况,包括平台使用与参与等项目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全市小学共122所,使用覆盖面100%,即于2月9日全部开始使用网络平台进行寒假学习指导及延迟开学后在线教学准备工作。学生29383人,参与在线学习29150人,参与率99.2%;教师2642人,参与2406人,参与率91.1%。未能参与的学生多为偏远山区学生,教师多为春节期间外出教师或年龄偏大教师。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提出“务必使每一位学生参与,充分利用区域骨干教师组织联播共管”的要求。
在线教学效果的第二次调研开始于2月17日晚(原定开学日),重点对全市各小学收看中国教育电视台第4套“同上一堂课”节目情况进行全面摸底。统计结果显示,学校大都安排上午收听在线课程,下午让教师利用钉钉进行作业批改和答疑解惑;普遍反映中国教育电视台清华附小名师的直播课质量高,容量大(语文、数学学科各半小时,各两课时内容),大部分学生较难适应;学生日在线总时间各家不统一;全市学生共有56人没有参与收看,经调查,有部分父母不在学生身边或家长拒不配合,有少部分学生家庭无法收看中国教育电视台。
针对以上结果,我们及时作出部署:对普遍反映课程难的问题,在全市教研群由学科教研员牵头做好各学科探讨与研究,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建议一、二年级新课学习时间总长不超过1小时,三至六年级不超2小时;其他时段安排生命教育、健康教育、抗疫故事、体育锻炼、眼保健操等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学习内容;英语课因与清华附小教材版本不一,建议利用国家教育资源服务平台的省部优课或学校教师直播形式进行;建议学校继续与家长沟通,确保学生全员参与;出台了《汾阳市教研室关于在线教学指导意见三》,要求各校于2月18日依据《意见》,提交在线教学修订新方案。
在线教学效果的第三次调研开始于3月8日,从学校对师生在线教学的组织管理、学生学习过程、教学时间内容、市教育局重点工作(课外阅读与学困生帮扶)开展、教学材料发放、学习情况反馈、国家课程计划实施、教师在线情况、教学评价、家庭教育等方面进行问卷式调研。结果表明:各校对在线教学管理从彷徨到理智,从粗放到细致。汾阳市在线教育经历了从教学内容安排的单一到丰满,从教师对在线教学特点把握到教学计划的有序展开,教师参与网络教研学习效果等方面都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以上结论都可以从各校上传的在线教学周周结、教师学习汇总、对学生的抽样家访总结等关键材料中得出。大家普遍认识到当家庭教育被迫成为“战疫课堂”的单位细胞时,良好的家庭教育优势明显,真正意义上的“家教”有一定的发展潜力,需要学校今后关注挖掘。
当然,多次调研也发现了我们的一些短板,比如在线教学还不够熟练灵活,电子产品的副作用令人担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线下向线上教学转换带来的诸如学生在线参与度整体不理想、受平台限制师生互动频率不高、学情及时掌控困难、分层优化策略不到位、学习内容无法实现教材与生活的打通、学生作业收交与批阅困难等,还有少数家长配合力度不够等现实问题也在影响着在线教学的开展和整体水平的提升。
调研结果还告诉我们,线上教学是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良好机会,除了大幅度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外,也夯实了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了家校互动能力。借此良机,汾阳市教研室要求各学科利用网络平台或微信群组织学科教师围绕中国教育电视台第4套清华附小名师的直播课,展开以“一课多思、一课一得”为主题的在线周教研活动,探讨名师的教学理念、内容和方式等,提升教师分析解读优质课的能力水平。尤其是农村学校教师利用周教研活动平台,学习交流借鉴名师的先进做法,为提高农村学校教学水平提供了契机。汾阳市教研室还组织学校教师系统参与了“山西省名师在线”公众号推送的语数英学科主题式课例研讨讲座学习交流活动。各校按要求总结学习,上传教研成果,资源得到二次分享。
四、“停课不停改”,未来已来,唯变所适
当前的教育教学变革还需教研人持续升级自己的“服务包”。尤其是复课后如何衔接线上线下的教学,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新课题。为此,我们计划以《疫情防控背景下山西省義务段网络教学与复课后课堂教学有效衔接的指导意见》为统领,以各校在线教学实施方案结果为基础,出台《汾阳市关于复课后教学教研衔接指导意见》。各校提交了“一校一策”式的“教学衔接实施方案”。方案重点内容如下:
开学第一课,重点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加深学生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关爱他人、珍惜生命、和谐自然、热爱科学、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等在线教学已有的认知。提供实践平台,强化学生防疫意识行为。教师依据学生在线学习期间的综合表现评定结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结合复课后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综合评价(避免纯知识考试的做法,评价内容方式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护等),继续借助网络评价优势,用实证数据得出学生整体与个体情况,摸清每一位学生在线学习情感、认知、思维以及生活基础等,从而规划实施不同等级水平学生持续发展的新方案。继续抓实汾阳市教育局近年来重点突破的工作———学困生转化,利用好以往转化的好经验,多与学困生进行思想与心理的沟通,不断缓解学生畏难情绪,丰富转化路径,尽快缩小因抗疫造成的学困面,争取让每一朵花都能绽放。
抗疫期间,教师切实感受到关于“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不能再是邻家教师的事,更不是学校的“墙头文件”,也不应是专家或教研人员呼吁的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常规教学与深度教研,而应成为学校教师认真思索、极力推行的教育教学大事,应成为每一位合格教育者必须积极面对和勇于改革的责任。农村学校教学并没有受到太大冲击,反而因线上教学,拓宽了师生教学视野。因此,“农村教学”不应再是教学落后的代名词,而要成为教学发展的潜力股,坚持在线上线下教学交替或同步中,努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本次疫情使家庭教育转型与学校教育同频共振,学校要引导家长“不能随着复课而放弃应尽的教育职责”,要继续搭建家校一体联动的平台、机制和内容,持续推动家校全时段协同。
(作者单位:汾阳市教科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