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鼓戏《五女拜寿》中邹应龙的舞台形象塑造

2020-08-28罗勇

艺海 2020年7期
关键词:人物塑造花鼓戏

罗勇

〔摘 要〕 花鼓戏将《五女拜寿》剧目进行移植,经过精心打磨,具有浓厚的花鼓戏韵味。笔者在饰演邹应龙时,从角色整体理解人物性格和细节,在舞台演出和排练中,感悟到可以借鉴京昆的程式进行人物塑造,有利于邹应龙形象的舞台展现。

〔关键词〕花鼓戏;舞台形象;人物塑造

说起《五女拜寿》这个戏,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该剧由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在1982年投排演出,1984年拍成电影,一经上映便红遍大江南北。这部戏能够成功绝非偶然,剧人物塑造个性鲜明,戏剧冲突激烈、高潮迭起、引人入胜。最值得一提的是它的主题意蕴,此剧很好传达了中国传统道德精神,契合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将孔孟之道、伦理道德中的孝道展现得淋漓尽致。

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在20世纪80年代将该剧移植过来,经过艺术家们的创作和精心打磨,使之具有浓郁的花鼓戏韵味,成为经典保留剧目。

一、初步学习:稳着点来

在复排中,我饰演的是三女婿邹应龙这个角色。第一次与这个角色结缘我还在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读书,当时饰演的正是这个角色,教我的是周回生老师。他十分细致地给我描述这个人物是什么感觉,每场该怎么表现。怎奈当时的我技艺不精,理解力不强,有些听进去了,有些确实领悟不到位。印象中老师常常嘱咐我“演人物”“动作潇洒大气点”……

毕业后进入到单位工作,被分配在二团。因为业务需要,二团也着手排练《五女拜寿》,当时由李左老师饰演邹应龙。犹记得在学校时,我的唱腔非常青涩,而李老师的唱腔味道很正,而且非常细腻,圆润流畅,声音特别有穿透力,对唱腔很有研究,跟着李老师排练之余,我的唱腔较之前也提高了许多。李老师有问必答,对我帮助很多,长时间的耳濡目染,我对这个人物也有了新的认识。

这次复排由田既安老师担任导演,几十年的演出使他对这个戏的节奏、地位、诸多人物的性格都非常了解。他没有一味地照搬原本,而是进行了微调,使整个戏的矛盾冲突更加激烈,节奏更加紧凑。他对我的要求是“稳着点来”,我将老师的话放在心里,在表演时提醒着自己。虽是复排剧目,但我仍然有些小压力,我该如何重新演绎这个角色呢?或者说怎样把两位老师教授的内容完美地发挥出来呢?我意识到,当真正需要自己来创作时,一切都那么迷茫,尽管不知所措,但我试着从认识和理解人物出发,慢慢捋头绪。

二、角色整体:理解人物性格和细节

邹应龙,明朝官员,历史评价他为一个刚正不阿、敢于直谏、为官清廉的好官,特别是在弹劾和铲除严党的事件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五女拜寿》这个戏中,主要是表现他的生活,政治斗争只作为外因。通过史实和剧本中对他的描写,可以感受“沉稳大气、胸怀大志、不拘小节”的气质。剧中他共五场戏,我将他分为“得中”前和“得中”后两部分来进行分析,这两部分在唱、做等方面的处理上有所不同。

“得中”前邹应龙是个穷秀才,去年的科举考试名落孙山,但他并不气馁,仍志在国家,所以与其他文小生的气质不同,他多了一份坚毅豁达,加之已婚,生活上的阅历也使他更加成熟。

邹应龙的第一次出场是拿着书边走边看,直到三春告诉他之后,这才收住脚步。开口的第一句唱词是“跋山涉水不辞苦,君子虽穷心自高”。为什么他能跋山涉水不辞苦呢?因为岳父杨继康对他很器重,看重他的才华,并将养女杨三春嫁给他,邹应龙感念岳父的恩情,不远千里来给他拜寿。第二句则道出了他作为读书人的这份清高,人穷志不穷,这句话奠定了人物性格的整体基调,所以这个出场很重要,是人物整体气质的展现。这一段的处理台步不应飘,得稳住,水袖的动作也不宜过大、过多,要让观众感觉到飘逸潇洒。在唱的方面要秀雅一些,首先是行当特色,花鼓戏本是用大嗓演唱,在唱高音部分就显不秀,所以高音时用小嗓或者气声带过去。进门拜寿后,岳母就说了一句“你们从何而来,到此何事啊?”听到这话,包括岳父大人在内,三个人同时一愣。邹应龙稍一愣神,并未表现出不悦,而是把前情娓娓道来。但是岳母一句接着一句“拜寿拜寿,一双空手真是不孝啊!”“翠云哪,将三小姐,三姑爷带到厨下用饭去吧!”就显得十分刺耳,不免伤自尊,失意的邹应龙将水袖自然地垂落下来,表现出自己的难过情绪,但表演的度必须把握好,当他把目光转向三春,便更能理解对妻子的打击,何况一向对她疼爱有加的父亲也被母亲请下场,邹应龙只能宽慰妻子的心,用豁达的语气来处理,才有“娘子,这厨下有请哪!”这样的台词。最后定点扶着她肩膀给予足够的安慰和支持,做到了一个为人丈夫应有的举动和担当。

转至第二场中,地点虽在柴房,但是营造的环境很温馨和谐,邹应龙正在看书,悠然自得,三春在旁边绣花。除了丫鬟翠云对他们关心照顾,其他丫鬟皆是冷嘲热讽,邹应龙选择充耳不闻,还安慰三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何必与丫鬟使女辩是非”。面对二姐夫妇的无理取闹则讽刺他们一身的铜臭,不可理喻,说话根本就不在一个点上,对牛弹琴。在这一段的表演上,要更洒脱豁达,进一步深层次地体现邹应龙这个人物与众不同的气质。

第三场是本剧的小高潮,由于杨继盛之事,岳父杨继康受到牵连,被削职为民,抄没家产,一家人各奔东西……在事情发生前,二姐先告状,岳母信以为真,说怠慢了贵客要他们赔礼道歉,邹应龙解释原委,二人反被逐出府门,突遭变故,也令邹应龙夫妻寒心不已,毅然离开,临走时扫视堂上一眼,暗示等着看吧!最后拂袖而去。

到这里就是他在“得中”前所遇到和发生的事。从来到岳父家受冷落,到柴房用豁达的心态对待所发生的事,再到最终被逐出家门,这些都是很消极的事情,但体现在邹应龙身上,便展现了他积极面对问题的特质。

第六场是本剧的转折点。此时的邹应龙已经高魁得中,被封七省巡按微服私访,所以他的出场在形体和整个心理状态跟前面有很大的不同,手持扇子,书生意气,潇洒、硬朗、儒雅的形体动作下透着一股官威,稳重而又大气。台步稳健不凌乱,突出人物的分量感,唱腔上突出字的力度感,小弯小窍可以少点,声音放出来唱,甚至还可带有沧桑点的意味。一句唱词“行来不进金陵府,先会我妻回门庭”将对妻子牵挂在心的感觉表露出来。剧中他三番两次用戏谑、调侃的方式来“试探”妻子的真实想法,结果都遭失败,当中有句唱“严嵩认我为门生啦,才有这金印在手称我心”要把这信息透露给她,表演要风趣、夸张才能引起她的怀疑。这段我主要用眼神来交代,先用眼睛看观众一眼,把注意力带到三春的身上,当她看着我的时候我斜她一眼,撩褶子换边望向观众,回头我又暗暗地注视她,每一眼都要交代清楚,而且都有独特的含义。通过这些逗趣体现了夫妻间真挚的感情。

当岳父母还是要他弃官不做时,他一句“这七省巡演么,我是做定了的”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这官是对自己努力的肯定,关键是用这个身份做掩护,方便扳倒严嵩、为忠臣洗涮冤屈调查取证,且后面的中心唱段也解释了为什么要念这句,描写了他在朝堂和严党斗智斗勇、假拜严嵩施巧计把他打,每走一步都是那么惊心动魄。唱词层层递进,唱到“拼死我敢奏万岁,落一个青史明标、为国锄奸、方称我心怀”时,情绪爆发更是达到了顶点,将他的人生志向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这种豪情壮语别人又怎么会懂,于是回头来又把唱落到了三春身上,对她深情表白,夫妻二人也重归于好。

三、一点思考:坚定信念

剧中在邹应龙身上没有展现大起大落的矛盾冲突,都是些平常事,交织着夫妻间的情感和家族间的亲情,辅以朝堂争斗的暗线,两者齐头并进,刻画了一个有血有肉、具有浓浓家国情怀的邹应龙形象。要塑造好一个成功的戏曲人物形象是非常难的,牵涉到对剧本的理解、角色的理解,特别是要熟练运用程式化动作来演绎人物。

在邹应龙这个角色的身上,我们也可以发现很多现实生活中要面对的问题,人生在世谁又能不遇到一点挫折呢?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处理和面对,是像二姐夫妇那样唯利是图、遇事就跑?像大姐夫那般贪图富贵、攀附权贵……我的答案是:都不是。在遇事的时候应是用积极、豁达开朗的心态面对,用智慧去处理。要相信,我们的背后还有亲人在支持,家始终是我们坚强的依靠,只要坚定信念,勇敢地走下去,終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责任编辑:张贵志)

猜你喜欢

人物塑造花鼓戏
论数字时代湖南花鼓戏的整合传播
资兴:花鼓戏进校园
湖南花鼓戏
浅谈锣鼓在花鼓戏中的作用与发展
当代情境中的乡村牧歌——评花鼓戏《虾戏稻香》
从唐传奇到电影的文本变迁
湖北远安花鼓戏当代生存状态思考
回家之路
《大师与玛格利特》中空间变换对人物塑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