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如何赋能大学生医疗保险绿色发展

2020-08-28舒莹莹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赋能医疗保险大学生

摘 要:医疗保险作为我国为防止大学生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提出的重要保障制度之一,但近年来大学生对其使用的满意度却偏低。文章以安徽省A高校为例,基于调研结果,针对大学生医疗保险中存在的问题,利用互联网等科技元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充分发挥科技完善资源配置的作用,赋能医疗保险绿色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医疗保险;赋能

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在经历了“免费公费医疗”“商业与公费医疗保险相结合”和“商业保险、公费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三者相结合”三个发展阶段后,医疗保险日渐成为大学生活的“标配”之一,但学生对其满意度却不高。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已高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其“降低信息搜集和交易成本”等优势吸引大学生群体成为网民中不可忽视的群体之一。同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进一步指出要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如何应用互联网等科技要素解决医疗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难题,实现科技赋能大学生医疗保险绿色发展,对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维护高校校园和谐均具有重大意义。

一、基于调研数据的A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及问题分析

以安徽省A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研对象,使用问卷网设计问卷,剔除12份无效问卷后,共计收回1371份有效问卷。

(一)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

根据省教育厅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印发《安徽省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意见(试行)》(教办[2008]6号):自2008年9月1日起,全省高校大学生实行住院及门诊特大病统筹与普通门诊统筹相结合的“双统筹”保障方式。由各高校负责本校大学生普通门诊的就医管理及医疗费用报销等业务,并协助做好本校大学生住院及门诊特大病就医管理的相关工作。

(二)大学生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

经整理调研数据发现,虽然大学生医疗保险日渐成为大学生活“标配”,但理赔难等“顽疾”仍存在。集中表现如下。

1.宣传渠道单一,大学生对医疗保险了解程度低

大学生医疗保险宣传集中为以辅导员为核心、班级班会为主要形式,宣传频度低,大学生对医疗保险了解少。如图1所示,30.2%的大学生表示对医疗保险完全不清晰,52.5%大学生表示略微清晰,仅有15.5%的大学生表示比较清晰,非常清晰的大学生则只有1.8%。医疗保险宣传渠道的单一,辅导员对医疗保险知识储备的参差不齐使得大学生对于医疗保险的了解程度普遍偏低。

2.报销流程复杂,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利用率低

一是医疗保险报销时间相对固定,寒暑假报销难。学生开学期间,高校定期发布医疗保险报销时间,由辅导员转通知班级学生。报销时间周期约为一个月。错过报销时间的学生,只能等待下一个月报销。另一方面,因为寒暑假的季节性因素,15.2%的大学生每学年假期期间会发生疾病住院等。但因高校放假,无工作人员在校负责报销事宜,学生只能先自行垫付医疗费用,等待开学返校后再申请医疗保险报销。

二是医疗保险报销材料个体化差异大,大学生难以准确掌握每次报销需提交的全部材料。一旦理赔材料不符合要求或缺少任一理赔相关材料,学生必须折返就诊医院等各方补充材料,甚至是多次往返,耗时长,效率低。21.9%的大学生因报销程序复杂而放弃报销,这显然严重背离了医疗保险分散风险、补偿损失的职能。其次,如图2所示,78.6%的大学生每学年医疗保险报销次数为0次,仅有21.4%的大学生会进行报销,且20.3%的大学生每学年平均报销金额均在1000元以下,医疗保险利用率低。

3.校医院服务水平有限,总体满意度不高

一方面,大学生医疗保险就诊地点以校医院为主,大学生对其医疗水平和提供的药品等满意度低。如图2所示,大学生每学年报销金额在1000元以下的大学生占报销总人数的83.9%,报销金额普遍偏低,尤其是地理位置靠近郊区的A高校类,学生就诊的医院主要为校医院。但校医院多为退休的老医生,接待诊治的范围局限为感冒、发烧等轻症治疗,基础医疗设施较为陈旧、药品单一、缺乏激励机制导致服务态度及质量均较差,虽然可报销比例高,但学生就诊意愿低。其次,校医院无法满足的就诊需求,学生急需到校外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医院治疗,部分学生因不熟悉、未在定点医院就诊导致报销比例降低,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医疗成本。如图3所示,47.5%的大学生认为参保的医疗保险与自己的实际需求不匹配,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总体满意度不高。

二、对科技赋能大学生医疗保险绿色发展的建议

(一)将医疗保险纳入高校网络平台,加大线上宣传普及

充分发挥互联网科技优势,将大学生医疗保险纳入到高校网络平台(包括高校PC官网及自营移动网络平台,如微信公众号等),形成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宣传模式。高校应在线上平台定期发布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梳理大学生医疗保险常规报销流程、明确大学生医疗保险常见报销材料等,利用互联网科技的“记忆性”及信息搜集的便利性,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大学生医疗保险报销等相关知识,缓解高校相关部门及人员线下重复性应对大学生医疗保险常规咨询的压力,使其精力集中在非常规的大学生医疗保险报销上提升工作效率。其次,高校应定期邀请相关专家线上或线下开展医疗保险讲座,普及大学生医疗保险常识、阐明医疗保险作用等,并同步录制视频转至高校网络平台的大学生医疗保险模块。最后,高校可以在定期组织大学生医疗保险知识竞赛或校内活动等,为大学生深入了解医疗保险赋能,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医疗保险对于保障大学生及高校稳定的重要意义。

(二)政府牵头,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险线上报销系统搭建

大学生医疗保险涉及的学生群体基数庞大,加之其“准公共品”特性决定了其在推行过程中必须由政府牵头,医院方、高校及大学生三方参与,通过完善线上报销系统的搭建,如图4所示,解决大学生医疗保险线下因无法一次性提交全部报销材料导致的反复奔波、错过报销时间、寒暑假原因等导致的理赔难。通过线上报销系统,首先,大学生可以先提交已有的报销材料,由高校定期进行线上初步审核,不齐则返回学生处再补充,待材料齐全后在线上转至医疗保险报销方进行最终审核;其次,打通报销方与医院方的线上信息交流渠道,报销方在审核过程中,一方面,如有需学生就诊医院方补充的材料,可直接线上发起材料补充申请,由院方直接补充,避免学生在二者之间充当材料的搬运工;另一方面,如有需学生补充的材料,可直接返回高校、退回学生完善;然后,对于大学生线上报销材料全部审核通过后,报销方即可通知学生提交纸质材料,学生视情况选择自行提交或邮寄提交。最后,报销方审核纸质报销材料无误后,即可进行医疗保险金的报销。通过线上报销系统化繁为简,打破医疗保险报销的时间及空间限制、提升报销效率,赋能大学生医疗保险报销地顺畅开展。

(三)建立健全校医院线上就诊、评价体系,完善考核制度

校医院作为多数学生就诊的首选之地,首先,学校应在加强对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引入线上就诊、评价体系。通过开展线上就诊,将诊疗过程透明化,使得诊疗过程、所开药品等均可追溯,建立学生就诊电子档案。基于此,一是学生后期如再次就诊时即可随时随地查阅既往病情、服用的药物,方便医生了解学生病史、对症下药,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可能性;二是便于医疗保险报销方与校医院之间进行就诊信息沟通,提升医疗保险报销效率;三是便于高校等各方对校医院进行监管,进而督促校医院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线上就诊评价体系,利用收集大学生对校医院服务质量等各方面的评价,并将此纳入校医院考核指标,完善对校医院的考核制度,以评促建,提升校医院服务质量,使学生患病愿意去校医院就医、就医有医疗保险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保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Z].2008-10-25.

[2]李岚兰,申思思,王俊,孙志东,文赟筠,颜理伦,汤质如,李绍华.安徽省大学生医疗保险运行情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04):393-395.

[3]曹镇,“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模式创新[J].劳动保障世界.2019(15):38-39.

[4]殷强.大学生医疗保险参保现状及问题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0(04):135+138.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Z].2020-4-9.

作者簡介:舒莹莹(1992-)女,汉族,安徽省合肥市人,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商业保险等。

猜你喜欢

赋能医疗保险大学生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增效机制与实现路径
韩国临终关怀事业与医疗保险制度研究
韩国临终关怀事业与医疗保险制度研究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大蓝鲸”系统:打造增强型的新广播
争鸣|少儿音乐教育需重新为音乐“赋能”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增长轨道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