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的相关性
2020-08-28蔡红彦王德光
蔡红彦,王德光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肾脏内科,安徽 合肥)
0 引言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产生自身抗体、累及全身多个脏器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炎症疾病。SLE的发病机制为遗传、环境和激素的复杂相互作用导致的免疫失调和对自身抗体的耐受性破坏,从而导致自身抗体的产生、炎性反应和器官损害[1]。炎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SLE患者脏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需要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度、累及器官的部位和程度、有无并发症来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高疾病活动度的SLE患者机体器官损害往往更加严重,所需要治疗的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用量较大,疗程更长;若SLE疾病活动未得到控制,则容易反复发作,进一步加重器官的损害,甚至累及更多器官组织,且预后较差[2-3]。因此早期、快速评估SLE疾病活动度对治疗SLE具有重要价值。NLR是系统性炎症反应的新颖的评估指标之一,可作为全身炎症反应的常用标志物。已有相关研究表明NLR与类风湿关节炎、ANCA相关性血管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活动性具有相关性,本文拟探讨NLR与SLE疾病活动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纳入2009~2019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及肾脏内科确诊为SLE的初诊初治患者154例为研究对象。应用本院的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收集所有患者的住院病历,本研究通过了安徽医科大学医学伦理委员会。
S L E纳入标准:(1)均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ACR)制定的SLE分类标准;(2)均为未经治疗的初诊SLE患者;(3)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
SLE排除标准:(1)存在感染性疾病、肿瘤、心血管疾病、尿毒症、血液系统疾病患者;(2)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如类风湿关节炎、成人Still病、干燥综合征等;(3)近期有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患者;(4)近期有输血史患者;(5)数据不完整的患者。
1.2 研究分组
采用SLE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2000)评估患者疾病活动度。根据SLEDAI评分进行分组,SLEDAI>9分为重度活动组,SLEDAI≤9分为轻度活动组。
1.3 一般资料
记录患者入院时的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资料,以上资料均来自患者在院病历。收集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实验室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Count)、淋巴细胞计数(Leukomonocyte Coun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C3、补体C4、24 h尿蛋白(24-hour Urine Protein)、血清白蛋白(Albumin, Alb)、血肌酐(Creatinine, Cr)、尿酸(Uric Acid, UA)、尿素氮(Blood Usea Nitrogen, BUN)、SLEDAI评分等。
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通过Shapiro-Wilk试验检测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非正态计量资料采用M(P25, P75)表示;正态分布的两组间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两组间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 秩和检验;定性资料两组间采用卡方检验对两组间的率进行比较;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或计数资料的相关性;评价NLR作为评估SLE疾病活动性指标的准确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 ROC)的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当P<0.05时,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SLE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
本研究共收集2009~2019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并初诊为SLE患者154例,其中男13例、女141例。年龄中位数30岁(范围23.25~45.75岁),见图1。
图1 SLE患者的男女比例
3.2 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3.2.1 SLE患者临床表现
SLE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及组织,其中最常受累的包括肾脏、皮肤、血液系统,肾脏受累率53.2%,皮肤受累率51.3%,血液系统受累率47.4%(见表1)。
表1 SLE患者临床表现(n, %)
3.2.2 轻度活动SLE患者与重度活动SLE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
根据SLEDAI-2K评分进行分组,将SLE患者分为轻度活动组和重度活动组,两组的实验室结果均在表2中描述。轻度疾病活动的SLE患者年龄中位数为31岁(24~45岁),而重度活动组年龄中位数为30岁(23.25~45.75岁),年龄在轻度活动组及重度活动组患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865)。重度活动组SLE患者NLR值明显高于轻度活动期SLE患者(P<0.05)。此外,重度活动组SLE患者的24 h尿蛋白、补体C3、补体C4、白蛋白及SLEDAI积分明显低于轻度活动组(P<0.001),而血沉明显高于轻度活动组(P=0.001)。
表2 轻度活动组与重度活动组实验室指标比较(±s)
表2 轻度活动组与重度活动组实验室指标比较(±s)
?
3.3 NLR与SLE患者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NLR与SLE患者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如表3所示,NLR与PLR(r=0.533,P<0.001)、24 h尿 蛋 白(r=0.286,P<0.001)、C反应蛋白(r=0.206,P=0.01)、中性粒细胞计数(r=0.427,P<0.001)和SLEDAI评分(r=0.197,P=0.014)呈明显正相关;NLR与淋巴细胞计数(r=-0.578,P<0.001)和血小板计数(r=-0.154,P=0.007)呈显著负相关。然而,NLR与补体C3及补体C4无明显相关性。
3.4 NLR用于预测SLE疾病活动度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
绘制ROC曲线明确NLR对SLE疾病活动度的预测价值。从图2可以看出,NLR预测SLE疾病活动度的最佳截断值为1.546,其敏感性为87%,特异性为64%,AUC值0.614,95%CI(0.525,0.703)。
4 讨论
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异性,最常累及的器官除肾脏以外,还可表现为血液、皮肤、神经、心血管、耳鼻喉、消化系统等损害。本研究发现SLE患者以女性多见,肾脏、皮肤、血液系统受累率最高,分别为53.2%、51.3%和47.4%,因此对于怀疑为SLE的患者,建议积极完善尿常规、肾功能、血常规等检查协助早期诊断。本研究有部分患者以发热、关节痛等系统性表现起病,常由于患者的忽视而延误诊治。另外本病也累及心血管、神经、耳鼻喉等全身各脏器。对于发热抗感染治疗不佳、临床表现累及多脏器的患者,需及时完善免疫系统相关检查,避免漏诊、误诊。
表3 NLR与SLE患者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图2 NLR预测SLE疾病活动度的ROC曲线
SLE作为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在SLE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炎症是SLE发病中关键因素。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由细胞因子产生,反过来,细胞因子可以促进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进一步活化,从而进一步促进炎症的产生及加重。白细胞及其亚型在预测炎症反应过程具有重要价值。NLR是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与单个白细胞参数相比,其稳定性较高,从而成为最近的研究热点。
NLR是个容易获得和分析,且能够反映系统性炎症反应的有效指标之一,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在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疾病中,NLR值越高,往往预示着预后越差、复发率越高、疾病严重度越高。此外,NLR在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逐年增多,国外专家的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的NLR值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研究表明,NLR与系统性硬化症、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疾病活动性和严重程度有关,且NLR与CPR、ESR等炎症指标呈正相关。
为了排除药物、急性感染、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对SLE患者血常规的影响,该研究纳入了不伴有其他疾病的初治SLE患者,同时将SLE患者根据SLEDAI评分进行分组。结果显示重度疾病活动组SLE患者的NLR值明显高于轻度疾病活动组(P=0.015),且NLR值与SLEDAI评分(r=0.197,P=0.014)及C反应蛋白(r=0.206,P=0.01)呈正相关。
本研究还根据SLEAI评分将SLE患者分为重度活动组与轻度活动组,通过ROC曲线,我们发现NLR与SLE疾病活动性相关,当NLR取截点为1.546时,判断SLE疾病活动度的敏感度为87%,特异度为64%,AUC值0.614,由此说明NLR对于SLE疾病活动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具有临床应用简单快捷、价格便宜、可重复性好等优点,对血常规这个传统检查项目上开发新的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5 结论
本研究认为NLR可作为一种炎症标志物,用于评估SLE患者的疾病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