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内科与口腔科联合观察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牙周病相关性

2020-08-28谢汶甫项琳苏韦明勇韩世智石小琼张姗彭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5期
关键词:口腔科牙周病螺杆菌

谢汶甫,项琳苏,韦明勇,韩世智,石小琼,张姗,彭薛

(1.四川省科学城医院 消化内科,四川 绵阳;2.四川省科学城医院 口腔科,四川 绵阳)

0 引言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幽门螺杆菌生存于人体胃幽门部位,是最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一,世界有多半人口受到过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而在有些国家几乎90%的人都感染过这种细菌,人们通常是在幼年时就受到感染,5岁以下达到50%。逐年来的研究表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高血压、牙周病、肾囊肿及胆囊结石有一定相关性[1],与多种口腔疾病(如牙周炎、龋病等)都有密切关系[2-3],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降低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的疗效[4],近年来有人针对口腔幽门螺杆菌的清除进行了深入研究[5-7],研究者提出中药漱口剂、多聚赖氨酸复合体含漱液及喷液等对口腔幽门螺杆菌都有积极的杀灭作用,有的清除率甚至高达86.96%。

胃和口腔幽门螺杆菌的同源性,目前尚存在争议[8],本研究结合消化内科对于幽门螺杆菌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识和研究,且现拥有切实有效的根除胃内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案,根除率高达93%以上,故我科与口腔科联合通过对从2018年1~9月前来我科就诊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其检查值>4.0为阳性,≤4.0为阴性)存在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经口腔科检查的患者150例,同期选取口腔科就诊患有牙周病经我科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其检查值>4.0为阳性,≤4.0为阴性)的患者150例,两组患者共计300例,年龄18~70岁,联合观察牙周病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为研究根除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能否提高口腔牙周病的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

2018年1~9月在四川省科学城医院消化内科、口腔科就诊,患有牙周病的患者150例、存在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150例,共计300例,年龄18~70岁。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与方法

牙周病组:选择2018年1~9月在四川省科学城医院口腔科就诊患有牙周病的患者150例,年龄18~70岁,到我科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其检查值>4.0为阳性,≤4.0为阴性)存在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123例;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组:2018年1~9月在我科就诊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其检查值>4.0为阳性,≤4.0为阴性)有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150例,年龄18~70岁,前往口腔科检查患有牙周病的患者117例。两组患者共计300例,两组间患者性别、年龄无差异。

2.2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经过消化内科与口腔科9个月的联合观察发现,牙周病患者经检测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为82%,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患者经检查牙周病患病率为78%(见表1、表2)。两组的幽门螺杆菌值分布无明显差异(见表3)。发现牙周病经检查合并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经检查合并牙周病的幽门螺杆菌值分布无显著差异性,说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牙周病有相关性,见下表1。

表1 牙周病组(n)

表2 胃内Hp感染组(n)

表3 两组Hp值分布情况表(n)

4 讨论

牙周疾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类牙齿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牙周病的早期症状不易引起重视,造成牙周组织长期慢性感染,炎症反复发作,不仅损害口腔咀嚼系统的功能,还会严重影响健康。

近年来,学者们对口腔幽门螺杆菌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牙周炎与口腔幽门螺杆菌之间相关性的探索研究也逐渐增多,但胃和口腔幽门螺杆菌的同源性目前尚存在争议[8],本研究结合幽门螺杆菌生存于人体胃幽门部位,是最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一,世界有多半人口受到过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而在有些国家几乎90%的人都感染过这种细菌,人们通常是在幼年时就受到感染,5岁以下达到50%,结合消化内科对于幽门螺杆菌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识和研究,且现拥有切实有效的根除胃内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案,根除率高达93%以上,故我科与口腔科联合通过对从2018年1~9月前来我科就诊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其检查值>4.0为阳性,≤4.0为阴性)存在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经口腔科检查的患者150例,同期选取口腔科就诊患有牙周病经我科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其检查值>4.0为阳性,≤4.0为阴性)的患者150例,两组患者共计300例,年龄18~70岁,经过9个月的联合观察牙周病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结果,总结出牙周病患者经检测胃内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82%,胃内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经检查牙周病患病率为78%,两组患者间的幽门螺杆菌值分布无明显差异,发现牙周病经检查合并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经检查合并牙周病的幽门螺杆菌值分布无显著差异性,说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牙周病有相关性,为研究根除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能否提高口腔牙周病的治疗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5 结论

经过消化内科与口腔科9个月的联合观察发现,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牙周病具有相关性,由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治愈性,为提高口腔牙周病的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为研究根除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能否提高口腔牙周病的治疗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其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口腔科牙周病螺杆菌
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效果探讨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牙齿移动对静止期牙周病动物模型牙槽骨的影响
锥形束CT在口腔科的临床应用价值
喝生姜水预防牙周病
探讨优质护理在缓解口腔科恐惧患者不良情绪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