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2020-08-28江苏省苏州学府中学谢东莉

数学大世界 2020年21期
关键词:勾股定理先学先学后教

江苏省苏州学府中学 谢东莉

一、集中团队智慧,形成备课合力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采用年级学科组集体备课,可以达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效果。同行在一起各抒己见,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剖析、打磨、整合。做到“四备”:备课标、备学情、备知识、备能力。注重分析课本内容的教学价值,挖掘课标的教学目标,整合课本中的知识板块,预设课堂中的教学过程,合理设计练习等,使每次集体备课向着专业化、时代化渗透。通过集体备课,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导学案。

二、打造不同的课型流程,形成有效的教学机制

为了达成“先学后教”的效能,数学学科组根据学科的特点,将课型定位成“自修课”“交流课”和“反馈课”三种形式。

首先,自修课将时长定为18分钟以内,主要开展这样的几项活动:

第一,前置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导学案,让学生有阅读数学知识的抓手。数学阅读是学生认知数学新概念的关键,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关键所在。可以从生活实例切入,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切入,让学生在亢奋状态中探究知识。

第二,通过导学案,给出一些数学概念命题的判断,简单地检查阅读概念的理解,从而让学生获得初步感悟、体验,让收获与疑惑并举。

第三,学生用简单的文字将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与体验、收获与疑惑概括起来,写在导学案规定的位置上,为下一个环节的学生、教师实时互动和点评提供材料。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导学案的自修课内容可以这样设计:

(1)Rt △ABC 的主要性质是:用几何语言表示,若∠C=90°。

①∠A 和∠B 之间的关系:_;

②若D 为斜边中点,则斜边中线为_;

③若∠B=30°,则∠B 的对边和斜边的关系:_。

(2)自己动手做一做(勾股定理证明):阅读课本,按课本方法剪4 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书上的图形,然后根据面积证明勾股定理。

其次,交流课是数学课堂的基本模式,它可以打破教学时长,让学生对知识探究入木三分。主要的活动方式是:

第一,让学生根据自己在导学案上用简单的文字概括出来的感悟与体验、收获与疑惑为话题,对存在的疑惑进行互动讨论。

第二,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学生提出的困惑。教师应该成为讨论成员之一,在不同的小组中进行引导,让学生都能畅所欲言。

第三,各小组推荐代表,到讲台上剖析,交流对存在的困惑的认识。教师一方面在“学生成长记录本”上作好记录,另一方面还要以学生的身份适时地参与到解疑的探讨中,使话题向纵深挖掘。

例如,对勾股定理的交流课的设计:

通过观察下图,假设图形中小方格的边长是1,与同学交流,完成下表:

图形A 的面积 B 的面积C 的面积A、B、C 面积的关系图1图2图3图4

学生存在的困惑:

(1)通过图中正方形的面积可以得到它们与三角形的边长有何关系?

(2)由四个结论,如何归纳得出勾股定理?

最后,在交流课白热化后开展反馈课,时长约为20 分钟以内。

第一,组织学生评价出若干个最佳质疑话题人和最出色分析人并记录,作为今后评先评优依据。

第二,教师再次对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考点进行分析和拓展,让学生明确把握,然后进行课堂练习,以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课堂练习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总之,“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极大地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在课前,教师是设计者,在课堂上,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而学生则是课堂的主体,是探究者、分析家。这才真正体现了现代教育教学的理念“以生为本、教育为先”。

猜你喜欢

勾股定理先学先学后教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勾股定理》拓展精练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正视“先学后教”教育理论的弊端
先学后教探索数学课堂新模式オ
对勾股定理的三点看法
用勾股定理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