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似无为,实则自主的班干部培养策略

2020-08-27李燕妮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95期
关键词:无为而治自主班干部

李燕妮

【摘要】本文结合初中班级管理现状,将“无为而治”思想引入初中班干部的培养工作中,打破传统“师控型”班级管理理念,弱化教师管理权,通过宏观调控引导班干部的管理行为,顺应班干部的自身发展规律,确立其主体地位。

【关键词】无为而治;自主;班干部

“无为而治”源于老子提出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所谓“无为”,即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发挥臣民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切忌过多干预、拔苗助长,大胆放权给臣民去治理国家。这一理念与教育领域提倡的自主管理理念极为相似,“无为而治”培养班干部,要求班主任退居幕后,放权给班干部,顺应班干部的个性化发展与自主管理理念,必要时引导、协调并及时修正班干部的管理行为。通过自主管理培养班干部的综合素质,提升班级管理效率,减轻班主任工作量,便于教师将更多精力投放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一、各司其职,促使班干部自主管理

当前班级管理多延续“师控型”管理模式,教师处于绝对控权地位,教师与班干部多以“施令者”与“执行者”关系的存在。长期来讲,这种传统管理模式不利于班级健康发展。 “无为而治”管理理念对教师与班干部的权责地位进行重新划分,确立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进行分层权责划分,自主管理班级;教师需要退居二线,做好幕后协调者、监控者、指导者的角色。

笔者在班级管理中,本班所有班干部职位都由全班学生民主选拔确定,奠定各个班委在学生中的公信力。班委确立后,开始明确不同级别班委的具体职责:首先是常务班长,负责班级管理事项的整体规划、引领、组织与班主任之间的沟通交流;接着是常任班干部,主要由学习委员、文娱委员、体育委员、劳动委员、纪律委员及各位课代表组成,他们负责具体的事项,各司其职,当出现不能决定的事情时与常务班长沟通,由班长负责协调工作;最后是监管小组,每月组织一个小组进行监管工作,主要负责对当月班长与班干部的行为和功绩进行监督评价,督促班委尽心完成班级管理工作。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当是“牧羊人”的角色,向班干部传达班级管理目标的方向走势,由班干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行讨论、决定、实施具体任务,做好“领头羊”的职责。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从台前移到幕后,不仅使班干部心中确立了一份班级责任感,还培养了班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班干部的自主管理模式下,不仅将班级管理制度规范化,提升班干部的自主管理能力,还大大减少了班主任的压力,使班主任拥有更加充裕的时间准备教学工作,从而实现学生与教师共同成长的双赢局面。

二、任务驱动,激发班干部创新潜能

“无为”治理,培养班干部的前提是具有明确的管理目标,初中班干部通常对管理目标表现出迷茫的态度,他们内心渴望为班级作出貢献,却不清楚自己具体需要做些什么。此时,班主任需要发挥“无为而治”的幕后职责,从观察者与引导者的角度出发,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定期推出相应任务,要求班干部基于任务驱动,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标。

比如,我班有段时间纪律风气散乱,自习课不遵守纪律,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每周值日时总有人采取敷衍的态度,将班级卫生搞得一塌糊涂。面对这种状况,班干部虽及时出面职责和沟通,但收效甚微,班干部因此束手无策。鉴于此,我向班干部下达了一项任务,要求班干部重新制定有效班规,一切奖惩措施由他们决定,新班规将试验两周,两周后班干部可以在此基础上修改班规。在任务驱动下,我班干部人员开始组织起来,发挥创新思维,从学生的角度制定奖惩措施。从早读、课堂纪律、自习课、课间操、卫生管理、签到点名等方面都制定了特殊的日常条例,班级积分形式不再是简单的增减积分,而是参考了当前热门的商业手游奖励机制,设定了徽章、段位和排行榜的形式,表现良好者可以累积一颗星星,当星星累积到一定数量时,可以提高段位;表现不佳则会扣除一枚星星徽章,累计后降低段位,从而起到惩罚目的。

这种创新的奖励机制相对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可以推动学生遵守班级规定,督促自己通过努力获取进步。在管理目标的任务驱动下,班干部将会规划自己管理路线,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获取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从而激发班干部的创新管理潜能。

三、定期评价,提升班干部自律能力

多数初中班级对自主管理理念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自主管理就是彻底放权给学生,任其自由发挥,教师采取不干涉态度。基于“无为而治”管理理念,教师应当在班级中设立评价监督机制,对班干部进行定期量化评价,及时修正初中班干部不良行为作风,提升班干部的自律能力。

我班在设立班干部团队时,便已规定了小组监督委员。小组监督委员来自于干部以外的其余学生,每个月抽取一个小组执行监管评价工作,小组人数需要与班委人数持恒,每人负责监管一名班委对象,记录对方本月的管理情况。其余学生可以向监管委员投诉某位干部的不良行为,或者分享某位班干部的优秀表现。每月月底我班都会组织一次班委评价会议,会议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由班委在讲台上讲述本月班级的表现情况,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二个环节由监督委员上台,针对自己负责监督的班干部表现情况进行阐述和汇报;第三个环节由教师总结,对优秀行为及时表扬,表示肯定,激励班干部继续努力,对不足之处及时修正,提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进行指导,帮助班干部总结经验教训。

在班级定期展开评价会议,施行班干部监督评价机制后,班干部将会更加严谨认真地对待班级管理工作。当班干部严于律己时,就可以带动整个班级积极向上,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

综上所述,鉴于新形势下教育理念的转变,“无为而治”管理班干部策略符合初中教学“以人为本”“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同时也使教师减轻了管理压力,为学生提供了自主管理班级的机会,从而实现学生与教师共同成长的共赢局面。需要说明的是,“无为而治”并不仅仅需要初中班干部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与创新性,还需要教师在幕后做好监督引导工作,帮助班干部形成正确的管理观念,达到培养班干部的综合管理能力的目的。

【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初中班干部的培养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15140)】

【参考文献】

[1]陈红兵, 杨龙.道家的“无为而治”及其可持续发展意义[N].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7(02):29-33.

[2] 郭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析班级管理中的“无为而治”[J]. 知识窗(教师版),2017(01):43.

猜你喜欢

无为而治自主班干部
竞选班干部
“无为而治”引领下的班级自主管理
论“清单式管理”:现代治理改革重要标志之一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竞选班干部
班干部的烦恼
选班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