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

2020-08-27石燕芬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95期
关键词:有效整合小学数学教学信息技术

石燕芬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也更加广泛和深入。同时小学数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因此,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也成为了现今的重点,也激发了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信息技术;有效整合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因此,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相整合,可以极大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最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小学数学教学活动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信息技术的运用起到了关键作用。信息技术不仅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而且信息技术中相关的数学软件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在设计课堂及教学内容时可以引入信息技术软件的相关环节,可以让学生亲手操作数学软件进行学习。学生在操作数学软件的过程当中可以提高学习热情和效率,当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自主能力。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课本中的《多边形的面积》一课中,在计算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时,原有的教学方式可能是教学生用数方格的方式计算书上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或者在黑板上画流程图进行剪拼进行讲解。一些想象力不够丰富、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可能很难理解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时引入数学软件进行操作就可以很快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运用电子画板,提前将平行四边形准备好,并且做到可以拆分,在黑板上讲解了过后让学生自己上台对电子画板上的平行四边形进行拆分合并,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而很快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同理,学生也可以很快理解推导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这种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快速学会陌生内容,实际的动手操作還会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

二、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数学教学难点

不同的教材单元中存在不同的重难点知识,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关键知识点,推动教学工作有序进行。但学习重、难知识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容易,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有限,特别是在一些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传达知识通常靠的是语言传输以及传统手段的黑板演示,这样抽象的传递很难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清晰的认识。因此,如何将抽象、难懂的知识点变得形象生动、易于学习成为了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思考的问题。但信息技术如PPT、Flash动画等运用却可以很好地帮助数学教师突破教学难点,信息技术具有灵活性、辅助性和实效性等特点,可以将复杂抽象的数学语言转变为直观的可视化内容,解决学生难以深入理解的数学问题。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课本中的《长方体》这一章中,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模式主要停留在二维想象,对于长方体这样的三维物体在初始学习时可能比较难以理解。如果学生仅仅只是通过黑板上画出的长方体来进行学习可能比较难以理解,特别是当要求画出长方体每一面的二维图像时,学生在短时间内往往难以做出有效回答,理解能力差的学生甚至会一直卡在这里无法理解。这时教师如果使用PPT、Flash动画或者是三维立体建模软件就可以很直观地展示出长方体的构造,通过旋转还可以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到长方体各个面的图像,对于长、宽、高的理解更加深刻,这样的动图也更方便学生在下次思考时可以在脑海中迅速回忆起课堂上展示的三维立体构造,从而快速准确地答题。

三、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

信息技术的融入可以让数学的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多元,各种技术、软件的应用让学生不再认为数学是一门呆板、枯燥的学科,而是通过创建一个极具趣味的环境让学生学习知识,既拓展了学生们的思想宽度又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索求知欲。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融合的课堂不仅可以提高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思考能力,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思维多元化的发展对提高学生自主能力、创新能力都大有裨益。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轴对称和平移》这一章中,教师在黑板上很难形象地展示出几何图形进行平移时的过程,对于轴对称这样更加抽象的几何变换更是难以表达。但通过信息技术中的Flash动画以及一些短视频的展示可以很形象地表现出平移、轴对称始末的状态以及途中的动态过程,教师在教授了一些简单的变换后,可以让学生在多媒体或数学软件上自主将几何变换后的图形还原到变换前的初始状态。这样让学生在学会了几何变换的同时还掌握了逆向思维。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除了轴对称和平移之外的几何变换,例如,由上下对称联想到左右对称等等,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对之后的教学效率和质量都会带来很大提升。

四、结论

总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改变了传统课堂教育模式的一些弊端,教师不再是课堂唯一的中心,知识也不再是唯一的重点,这为学生和教师创建了一个现代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了更大的比重,学习的也不仅是单单的知识更是学习的方法以及拓展创新的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同时,教师也要提升自身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以教育信息化构建创新型教与学的模式,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中完成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S].2011.

[2]李国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探索[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6(3).

[3]夏存昔.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8(11).

[4]官秀平.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J].小学教学研究,2019(01):36-38

[5]石丽丽.浅谈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J].新课程导学,2018(3):28.

[6]刘萌.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6):56.

猜你喜欢

有效整合小学数学教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整合初探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