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主体互动,优化结合
2020-08-27杨静敏
杨静敏
一、 教学过程中主体的概念
“主体”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是:事物的主要部分。概括而言,教学过程主要是由“教授”与“学习”这两大要素构成,教师与学生在“教授”与“学习”的双边活动中分别担当教育主体和学习主体。在一些常见的教学系统理论中,“三主体论”较为流行,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环境形成了“人、人与物”之间的系统,这三者并不是互不相交的三条平行线,而是相互依存的三角形关系,而其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人格平等、活动互联、作用互关、依存相续于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存在,若任缺其一,则不能实施教育活动、无法构成教学过程。
二、教学过程中主体现状分析
一直以来,关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讨论长期存在,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以教师为中心
在最传统的教学观念中“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上呈现出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一堂课40分钟,教师拼命地教,学生努力地记,“鸦雀无声”“笔耕不辍”似乎成了当前课堂气氛的最佳代名词。在传统“师尊”的思想影响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是超然的,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学生此番话“这道题的答案肯定是这样的,这是老师上课时讲的,不信,你去问老师。”学生认为只要所想的是与老师所说的相悖,便是错误的。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质疑能力、主动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便逐渐消磨,只会从属,甚至盲从。学生依赖甚或受制于教师,失去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就失去了“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更有甚者会对教师“灌输式”的说教产生逆反与抗拒心理。
2.以学生为中心
在一些教育观点中,也有将学生主体极端化的做法,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则退居二线,处于从属地位,不起作用或所起作用有限。这种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不加约束,美其名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对学生的一些错误的见解,不予以纠正,说成是为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一堂作文指导课中有这样的一幕:老师让学生描述一个乞丐去买面包的场景,一位学生如此描述:“当乞丐穿过马路的时候,一辆奔驰飞速驶来,这时空中出现来一道美丽的弧线。”在场听课的不少老师都为那道“美丽的弧线”而瞠目时,那位老师如此评价:“嗯,不错。”或许这位老师碍于区公开课的场合不便对学生深入评价或纠正,但相信这些现象在常态课堂中特别是低年段的课堂中也并不鲜见。我们要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他们的主体性的发挥,这是毋容置疑的;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学生是一个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尚未正确形成的个体,当学生在课堂学习环节中出现纰漏或谬误,是需要教师及时“干预”,否则学生或会无法发现谬误的存在,甚至以错为对,很难获得正确的知识技能,难以真正发展。
3.新的变化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现今已进入“信息爆炸”时代,学生获得信息的来源与途径不再局限于教师与课堂,而且由于年龄、兴趣、适应能力以及自主利用碎片化时间等方面的原因,学生获得信息的频率、对各种信息的接受广度或会比教师更高、更广,所以学生也能轻易地获得更海量的学习资源,甚至可以先于教师,优于教师。
不论是单纯以教师为主体或单纯以学生为中心的单一主体教学模式,都容易造成教学活动的极端化,不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产生联系、构建信息传递的过程,从信息的有效传递、情感态度的主观接受等角度而言,理想的師生关系应该是相对平等、民主、合作、双向的,不应忽略任何一方的存在作用与主观能动性。只有通过师生间平等开放的互动交流,畅通有效的信息传递,优化结合,才能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和谐统一,实现师生素质的提升与发展。
三、教师和学生在主体教育中的关系
(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终身学习能力是新时代对每个公民的要求,也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让学生具备在投身社会后能不断自主发展、提升的能力,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这就要求教师教学行为和效果的着眼点从以往注重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转移到注重学生“会不会学”“怎么学”。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明确“要学什么”,获得所需要的知识、能力,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方法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自身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知道题目的正确答案,不如教会学生懂得解题的技巧,其作用和影响来得更加深远。
(二)教师是学生认知发展的启发者
俄罗斯著名心理学家马亚斯金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应表现为:在问题的情境中,师生合作进行能动的探索与发现未知事物的活动。”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行为,不是教师将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问题、任务或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引导其主动完成学习的过程。
1.让学生成为发现者
现代认知学者司马贺在《人类的认知——思维信息的理论》中指出“学习过程是对一系列符号的学习、存储及以后的提取和应用的过程。学习不能只靠记忆,还应学会利用,能创造。”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通过聆听、识记等方式接受知识,还要独立思考,亲自发现事物本质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教师可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对事物认知过程的思维引导,提出揭示事物本质的有价值的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2.让学生成为提问者
中国学生的解题能力之强是世界公认的,在不少的世界级的解题比赛中,中国队伍均获得骄人的成绩。但是,在历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却鲜有中国人的踪影。这说明了在不断的做题、解题的机械练习中,学生们只培养出解题能力,却缺乏了提问能力。爱恩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只有懂得提问题的人才是善于思考的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人。犹太人素来注重提问和交流式的教育传统,在教学中衡量学生成绩的优劣不堪其能否按标准答案回答,而是看提问者能否提出有深度的问题。这是一种让人增长智慧的学习方法。教师应创设积极的思维情景,创设情景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发现课上要研究的问题。
此外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应适时归类,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对于价值不大或比较深奥的问题教师应予以鼓励并引导学生利用课下时间通过看书、查资料、上网等途径自己找到答案,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3.让学生成为积极的对话者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各自的思想、看法及接受水平,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人制宜地组织教学。教师可利用课堂空闲进行巡视,对领悟能力差的学生进行补充讲解。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双主体,彼此间的沟通是平等的,相向的。教师作为主动谈话的一方,应针对学生的水平提示新的想法,新的思维角度,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学生作为被动谈话的一方,能积极陈述自己的思考,讲述自己的困惑,或大胆质疑。
(三)教师是学生审美能力的培育者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多数学生同样有追求美的渴望,但由于年龄、阅历、思想、审美情趣等个体差异性,以及文化鉴赏层次受社会世俗影响,因而对高层次美的内容缺乏感知。不少学生只知吴亦凡、杨超越,却不知莎士比亚,巴赫。还有部分学生的审美情趣不高,审美趋俗,缺乏刻苦钻研学业的高涨热情,追求时髦,向往奢华,缺乏起码的艺术修养,把谈恋爱作为炫耀的资本,把不健康的录像、刊物作为谈资。
教学过程中必须强化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用科学的策略和不懈的探索去唤起学生对美的渴望和追求。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语言即是通往心灵的路。”而教师主要就是靠“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教育,实际上“身教”是间接的,而“言传”才是最主要直接的教育形式,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用语甚至课余生活用语对学生的语言习惯、逻辑思维的培养与形成都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美的语言,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学的美,从而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学的情感;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体验;能引起学生对美的向往,提高學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四)教师是学生体验成功的创造者
教师的课堂角色之一,就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比“引导者”更高一级的角色是“诱导者”,通俗地说就是“骗子”。有这样一种说法:最好的教师就是最大的“骗子”,同是又是最伟大的“骗子”。不失时机地肯定学生,“你是最聪明的”“你很有自己的想法”“你的字写得真工整”,让学生在美丽的善意的“谎言”中体验成功,让学生从成功中获得学习的自信,产生快乐的学习心境。
四、结束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日常教学中构建并实施“双主体”教学模式,关键在于教师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和过硬的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恰如其分的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并未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教与学的互动相长。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吴国平.反思中国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2]吴苾雯.毁了孩子一生的一件小事[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3]肖宪,张宝昆.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犹太人教育揭秘[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5,1.
[4]丁建志.主题教育[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
[5]林华民.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M].华语教学出版社,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