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策略研究

2020-08-27朱丽仪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95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家长

朱丽仪

【摘要】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是指幼儿园教师与家长在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沟通和反馈,并运用一定的沟通策略和技巧,使双方在实施中相互配合,从而达到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虽然我国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强调了家园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但事实上,双方沟通与合作的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本文将对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策略进行研究,总结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提高交际效果的策略,从而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关键词】幼儿教师;家长;沟通策略

一、引言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两个最重要的主体,幼儿园和家庭需要有效配合,是在彼此密切联系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应该构建一种良好的家园沟通模式,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共同努力。幼儿教师是幼儿接受专业教育的引路人和幼儿园中幼儿主要的责任人,与家长都是幼儿教育的主要人物和家园沟通中的主体人物。所以,幼儿教师与家长在构建良好的家园沟通模式中起了关键的作用。对于幼儿来说,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促使幼儿能够健康成长,可以增进家长与教师之前的感情,并且能够有效配合教师的工作,而且会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用更加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幼儿;对于教师来说,积极主动与家长保持经常性沟通,可以了解幼儿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环境,进而能够帮助自己改进教育方法和提高教育能力。因此,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应该保持密切的联系,构建良好的沟通关系,共同努力,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幼儿园教师与家长沟通存在的问题

(一)沟通情境缺乏合理的选择

1.沟通地点不利于交流

沟通地点也会影响沟通效果。大多数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地点都是教室和走廊,幼儿园走廊、教室比较嘈杂,尤其是在接送孩子时,教师还要一边交流,一边照看幼儿,严重影响交流效果。对一些日常小问题,可以选择在走廊、教室进行简单的交流,可是,相对大的问题,需要进行个别交流时,就应该选择在一个安静的场所进行沟通。这是由于现实情况中,幼儿教师与家长对于日常问题一般都会选择在接送幼儿时与彼此沟通,而接送交流选择在教室和幼儿园走廊相对而言比较方便,因此,教室和幼儿园走廊成为最普遍的沟通地点。然而,教室和幼儿园走廊不利于双方个别深入交流,但是幼儿园资源比较缺乏,园所条件较差,很多幼儿园没有资金设置专门的沟通场所,甚至有些幼儿园都没有园长办公室,这种现实条件,制约了幼儿教师和家长的沟通。

2.沟通活动频度较低

幼儿园经常开展家园沟通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保持联系,为双方创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情境。幼儿园开展家园沟通活动的频度低,尤其是开展集体沟通活动的频度过于低,不能满足现实需要。这大概是由于举办家园沟通活动需要耗费资金和精力,由于政府部门把重点都放在义务教育发展上,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度不高,幼儿园也没有多余的资金用来开展沟通活动,尤其是集体沟通活动,而且幼儿园中的各种工作比较繁琐,幼儿园也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利用和开发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去开展更多的家园沟通活动,幼儿教师又由于工作繁忙,也不愿多开展沟通活动。

(二)沟通方式不科学

1.幼儿教师和家长存在错误的观念

多数幼儿园与家长对沟通有着正确认识,但是部分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某些观念存在错误方面。首先,幼儿园和家长对教育幼儿的责任心较强,但是总体上幼儿教师责任意识低于幼儿家长,这是因为幼儿家长与幼儿的关系密切,责任心故而很强,而部分幼儿教师由于观念的偏差和工作的懈怠,不能把教育幼兒作为自己的义务,没有做好本职工作,责任意识故而低于家长。再次,沟通双方对家长在教育活动中的定位不准确,这大概是因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思想比较局限,幼儿教师没有认识到家长教育经验的宝贵之处,而幼儿家长缺少自信,不敢把自己当作一名教育者。最后,幼儿教师与家长在沟通作用的认识中,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认可度较高,这是因为幼儿教师和家长都能意识到双方的有效沟通可以促进幼儿的发展,但是在提升家长教育观念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认可度相差较大,这是因为幼儿教师与家长在沟通中出现角色失调的现象,双方在沟通时出现地位不平等的心理。

2.沟通的主动性不高

主动性能够影响做事的效果,所以,幼儿教师和家长主动参与沟通活动能够增强沟通的效果。大部分幼儿教师和家长参与沟通的主动性不高,虽然多数幼儿教师和家长对参与沟通活动的态度表现积极,但真正去沟通的主动性却不高,幼儿教师和家长的这种心理,会阻碍双方之间的沟通。而且,幼儿家长的主动性低于教师,如果幼儿家长经常不主动与教师沟通,就会降低教师参与沟通的积极性。

3.沟通目的不明确

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目的明确,但层次较低。明确的目的是活动开展的前提,对活动起到导向作用。幼儿园教师与家长沟通目的都比较明确,大多数幼儿教师的沟通目的是出于工作,大多数家长的沟通目的是出于孩子,双方都有明确的沟通目的,这有利于沟通活动的开展。但是,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目的都是浅显的,不能做到更深层次的考虑。幼儿教师作为一名专业教育者,很少有人把传播教育经验作为自己沟通的目的,而仅仅是为了工作需要与家长沟通,而幼儿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教育人,也很少有人把请教教师幼儿经验作为自己的沟通目的,而仅仅是为了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与教师沟通。这种较低层次的沟通目的,长期以往,会阻碍沟通活动的开展。

三、促进幼儿园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沟通情境

1.创设舒适的家园沟通场所

幼儿园是沟通发生的主要场所,对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幼儿园要注重对沟通场所的设置。对于资金相对比较充足的幼儿园,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创设专门的沟通场所,以方便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个别交流,或者精心布置幼儿教师和家长经常沟通的场所,为幼儿教师和家长创设出舒适的沟通场所。例如,幼儿园可以把教室的环境布置得更加整洁,在走廊合适的位置摆上小椅子,方便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幼儿教师与家长感受到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

2.增加家园沟通活动的开展频度

家园沟通活动的开展频度如果不能满足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需要,会直接影响沟通的整体效果,因此,应该增加家园沟通活动的开展频度。首先,应该引起社会各界对家园沟通的重视,有关部门应该学会利用各种资源,加大对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宣传力度。例如,利用地方上的新闻媒体,向群众宣传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价值;利用社区资源,向幼儿家长宣传有关家园沟通的基本知识;利用道路标语和墙壁文化,向群众宣传家园沟通的重要性。如果整个社会对家园沟通重视度提高,就会引起政府的关注,相关部门便会加大对家园沟通的支持力度,幼儿园方面自然就会增加各种家园沟通活动的开展频度,尤其是集体沟通活动。其次,幼儿园应该合理安排开展各种沟通活动的时间,制定出具体的实施计划,而且还应该学会开发和利用园内的现有资源,举办家园沟通活动,同时还要运用奖励或惩罚机制,引导教师多在班级里开展沟通活动。最后,幼儿教师在自己的工作计划中,应该把举办家园沟通活动列到日程表,利用合适的时间,实施自己制定的家园沟通活动计划,开展本班级的家园沟通活动,进而增加班级沟通活动的举办频度。

(二)优化沟通的方式

1.树立正确的沟通观念

幼儿园教师和家长要明确教育好幼儿是教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双方责任均等。所以,幼儿园应该做好教师的工作,运用奖励或惩罚机制,帮助幼儿教师增强责任意识和明确自己的责任,调动幼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幼儿教师也应该进行自我反省,摆正自己的位置,自觉承担起教育幼儿的责任,与家长共同合作,教育好每一位幼儿。幼儿家长不应该认为教育好幼儿仅是自己的责任,教师作为幼儿的教育者,本身在幼兒的教育方面就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所以,幼儿家长应该学会配合教师工作,带动教师与其共同承担教育幼儿的责任。

2.提高参与沟通的主动性

幼儿教师和家长都积极主动参与沟通,会增强沟通的效果。调查中显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参与沟通的主动性不高。为此,幼儿园方面应该通过对幼儿教师进行专门的教育,提高幼儿教师参与沟通的主动性,鼓励教师在工作繁忙之余,运用恰当的方式,主动与家长沟通,幼儿园方面也可以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让家长重视与教师沟通。幼儿教师应该发挥一名专业教育者的引导作用,用自己的行动、语言去感染幼儿家长,提高家长参与沟通活动的主动性。

3.明确双方的沟通目的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目的层次越高,双方沟通的效果就越好。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目的都是浅显的,没有上升到幼儿教育的高度。因此,幼儿教师和家长都应该要提升自己看问题的高度。幼儿园方面应该开展对教师的教育活动,帮助幼儿教师意识到自己是一名专业教育者,与家长沟通的目的不能仅为工作,应该落实到提升幼儿的教育。幼儿教师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要以一名专业教育者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看问题的高度,而且,还应该注意引导家长把沟通目的放在幼儿的教育问题上。幼儿家长可以通过积极主动地与教师沟通,慢慢向教师学习,在教师的影响下和自己的努力中,提升自己看问题的高度,把与幼儿教师沟通的目的放到增加科学的育儿经验、提升自身教育水平上来。

四、结论

家园合作的顺利进行需要靠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来完成。沟通是传播信息的枢纽,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时,不应该局限于简单的沟通方式,忽视其它的沟通方式,应该学习在沟通中根据不同的情况。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改善沟通现状的具体策略,希望能为顺利解决沟通存在的问题提供有效的实施方法。

【参考文献】

[1]孙有胜.优化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J].文教资料,2018(6):160-161.

[2]周红.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7(3):50.

[3]戈柔.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障碍的成因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8(2):52.

[4]邹艳娜,唐慧,梁淑贞等.关于“家园沟通”的调查与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16(2):48.

[5]杨秀菩.北京市宣武区部分小学家校沟通情况调查[J].中国德育,2017(2):41.

[6]盖秀霞.亲子活动,家园有效沟通的重要途径[J].幼教园地,2018(7):91.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家长
当代家长不易做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家长错了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四个恐怖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