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视角,妙用 数学史教学的策略
2020-08-27李友
李友
德国数学家克莱因提出:“历史呈现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叙说了人类认识如何步步深入,在抽象的过程中我们就能体会和把握认识提升的关键。”将数学史巧妙地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再现,是帮助儿童主动提炼数学信息、探求数学新知、解决数学问题、展现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的数学史进行教学,能激发儿童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教学生动、高效,让儿童快速、牢固地完成知识构建,也能让儿童感受到数学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体会到人类通过数学认识自然世界、改变世界的历程。实践证明,数学学习中渗透数学史,会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数学学习将因此变得更有意义、更有内涵、更加丰厚。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在数学课堂中如何运用数学史进行教学。
一、引入历史故事,构建新知网点
数学历史故事精彩而生动,常常能扣人心弦,引发学生共鸣,使人久久回味。在教学中,教师追寻历史长河中某些数学知识产生过程中遇到的人和事,基于儿童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以“儿童为本”组织教学,从儿童学习数学的认知结构的需求出发,精心选取数学史资料中与学生构建新知相近的故事,巧妙地将相关的数学历史故事引入课堂教学,引领学生在故事中开启思维,拓宽认知边界,把握知识节点,促进数学理解,更好地帮助学生厘清一个个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脉络,有序编织坚固的知识网。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时,根据学生已有的年、月、日生活经验,课前教师让学生思考这两个问题:(1)二月的天数为什么最少?(2)七月和八月为什么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教学中,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古罗马儒略历法的故事,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故事。
问题1:儒略-恺撒最初是怎样定义大、小月的?全年多少天?(单数的月份定为大月,双数的月份定为小月,全年366天。)
问题2:366天比365天多1天,怎么办?(儒略-恺撒认为,二月处决犯人不吉利,希望二月过得快一点,就在二月份里面减去一天,全年是365天。)
问题3:为什么现在八月是双月也是大月?又采取了什么办法?(古罗马奥古斯特因为自己生日的原因,将八月改为大月,七月和八月就成了连续的两个大月。这样,全年就共有7个大月,4个小月。31×7=217,30×4=120,217+120=337。337+29=366,又多出一天,还是从二月里扣除,这样二月就变成了28天。)
教学中,教师展示儒略历法的故事,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得以激发出来,对年、月、日的学习多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抽象枯燥的年、月、日知识也变得有温情。通过有趣的故事突破新知难点,学生对年、月、日也就加深了理解。
二、借鉴经典操作,掌握新知重点
剪切、拼写、折叠等手脑并用的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经过系列的操作、分析、提炼,抽象出一般的数学原理、原则及方法,从而实现解决同类问题的过程。根据儿童的天性与成长规律,学生要想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形成自己的见解,提高学习能力,必须自己动手操作,手脑并用。数学史料中记载着许多经典的学习操作法。在教学中,基于儿童动作思维的认知特点,教师要不露痕迹地把历史经典操作场景带到学生面前,唤醒儿童的活动经验,引导学生跟着经典进行表象操作,思考这种经典操作法与自己方法的异同,由此理解数学原理,掌握知识重点,增强思维的灵活度。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时,学生依据教材提示,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通过寻找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各部分关系,初步推导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介绍《九章算术》中记录的“出入相补”数学原理,鼓励学生跟着史料介绍的“多余补不足”的操作法,进行分组操作研究(如下图),边操作边记录,再分层口述操作的发现。
学生在从实物操作到借鉴经典进行操作的活动环节中,轻松寻找出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规律,个性思维得以充分展示,认知结构得以完善,明白了“出入相补”原理与转化思想运用有着本质上的联系。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后,两者之间的等量关系是推导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根本”,而懂得为什么要沿着高或高的一半或腰的一半剪拼,为什么要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则是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灵魂”,“根本”是显性的,“灵魂”是隐性的。学生会慢慢地淡忘数学知识,但是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方法思想却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新知重点,提升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终身受用。
三、再现数学名题,突破新知难点
数学名题是古人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的智慧结晶。正如数学家波利亚所言:“只有理解人类如何获得某些事实或概念的知识,我们才能对人类的孩子应该如何获得这样的知识做出更好的判断。”人教版数学教科书常以介绍什么人、什么时候创造的数学成就来呈现数学史实。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经验、情感等,结合儿童的思维特点,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再现数学名题,帮助儿童找准解决数学问题所需的各个知识点的联系与区别,引导儿童学会面对新知联想旧知,从一种方法迁移到另一种方法。数学名题的筛选和使用,会让儿童将所学的知识与方法前后贯通,真正理解各种知识与方法之间严谨的逻辑关系,进而突破知识难点,降低学习难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问题时,教师在学生学会用画图法、列表法、假设法解决简单的“鸡兔同笼”问题后,适时引入古代《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原题,学生积极参与古人解题方法的探究过程,猜想得出:(1)先假设让鸡抬起1只脚,兔子抬起2只脚,还有94÷2=47(只)脚。这时地上的兔子脚数比鸡脚数多1,脚与头的总数之差为47-35=12,兔子的只数就是12。(2)假设鸡与兔子同時抬起2只脚,这时还剩下94-35×2=24(只)脚,鸡屁股着地,只有兔子的2只脚在地上,有24÷2=12(只)兔子,有35-12=23(只)鸡。(3)假设让兔子抬起2只脚,35×2=70(只)脚,脚数和原来差94-70=24(只)脚,这24只脚正是每只兔子抬起的2只脚的总和,有24÷2=12(只)兔子,有35-12=23(只)鸡。以上三种形式的“抬脚法”不必要求学生一一猜想得出,只需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孙子算经》中讲解的“抬脚法”与自己掌握的三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通过比较、思考、沟通,学生发现画图法和列表法实际上就是假设法的基础,“抬脚法”其实也是假设法,都要通过假设、计算、推理、调整,最后得出结论,实际上都是蕴含假设的思想方法,只要找准鸡的只数、兔子的只数与脚数的变化规律,变抽象为直观,就能形成牢固的认知结构。数学名题的再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被数学名题蕴含的逻辑性所吸引,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寻找联结点,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不但难点得以突破,数学知识也学得更深厚。
数学史对儿童的教育价值是多方面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儿童视角,以儿童为中心,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积累,用心关注,用心研究,巧妙选择,有效渗透数学史。在数学史文化的滋养下,学生能增长知识,发展技能,升华情感,活跃思维,学会更加理性地对待数学问题,逐步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国欢中心小学)
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19年开放课题“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批准号KCX-2019061)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