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转变理论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复检依从性及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0-08-27王小阅
王小阅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市 300211
冠心病(CHD)心力衰竭发病急、病情凶险,好发于老年人群,该病的死亡率较高,病程绵长,患者长期受疾病困扰,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严重,同时威胁生命健康[1]。循证医学证明,在心力衰竭稳定期定期复检,予以科学、规律等干预锻炼,对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具有积极作用。因此,为缓解冠心病心力衰竭病情,除了采取相应的治疗外,护理手段同样重要,而此病最大的威胁便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因此涉及出院后患者的自我护理,在CHD心力衰竭康复中至关重要。行为转变理论模式(TTM)是以社会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根据患者不同行为阶段心理需求,予以针对性行为支持,有目的的行为转变模型,进而多方位引导人们转变不良生活方式,促进人群健康的目的。本文以复检依从性及自我管理为切入点,探索行为转变理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2019年6月我院86例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53~75岁,平均年龄(63.54±5.71)岁;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52~73岁,平均年龄(64.49±5.48)岁。对比以上资料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即简单讲解慢性心力衰竭的预防方法和病情特征,出院后正常随访,每半年1次,随访以询问为主。观察组采取基于行为转变理论下的自我护理,具体为:(1)意图前期: 此阶段大多数患者认为运动锻炼、生活方式改变、定期复检与CHD心力衰竭转归无关系,无改变意向、动机。在此阶段可采取自我效能激励法,通过分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患者对CHD 疾病危害认知,树立正确疾病治疗观,让患者意识到行为改变对疾病治疗、血糖血脂控制的作用,促使患者积极转变观念。(2)意图期: 该阶段患者想改变行为,但无法持之以恒。在这个阶段可通过向患者发放教育手册、播放视频、集体授课、同伴榜样教育等方式,帮助患者树立改变不良行为习惯的意图。(3)准备期:为“正在准备改变”,鼓励患者提出行为改变控制目标、计划及步骤,正确评估其在行为改变中的知觉障碍,推荐患者采取记录本方式,详细记录饮食改变、运动锻炼、定期复检、情绪调控等情况。(4)行动期:设定实施目标、行为转变策略、自我承诺等干预措施,循序渐进开展干预项目;并通过定期随访,积极肯定及鼓励行为转变良好患者,提高转变自信心。(5)维持期:患者出院前统计详细信息,待出院后采取更为密切的随访。此次随访任务可分为两种,一种为电话随访,另一种为专人随访。电话随访可2周1次,询问患者护理计划坚持情况以及期间遇到的障碍;专人随访3个月1次,进一步达到约束患者行为的作用,使其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控制慢性心力衰竭。
1.3 观察指标 护理结束后,对比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对比内容为情绪、交往、躯体、心理4项,每项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对于质量越高。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了解患者干预前、出院后12个月,遵医嘱服药、疾病知识、适度运动、急救知识、自我心电图监测等的实施情况,且评分越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强。观察两组患者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复检情况,分按时、不按时、拒绝复检3项,统计复检依从率。
2 结果
2.1 复检依从性 观察组3、6、12个月复检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复检依从性[n(%)]
2.2 自我管理能力评分 干预后,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变化分)
2.3 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随访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随访干预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冠心病(CHD)已进入严重阶段,发病时具有反复性,因此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极大降低,且近年来死亡率也在逐年上升,引起医患广泛关注[2]。对于冠心病心力衰竭,住院期间即便控制了病情,出院后缺乏专业医务人员指导,患者自我疏忽,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意识松懈致不规律作息、不定期复检、合理饮食等,增加再次住院率,因此,自我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行为转变理论是一种渐进、复杂、持续的行为干预模式,可分为意图前期、意图期、准备期、行动期、维持期。本文在意图前期及意图期,通过向患者推荐有关读物、发放教育手册、同伴榜样教育等方式,以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帮助患者树立改变不良行为习惯的动机、意图。准备期通过向CHD心力衰竭患者提供规范性行为指南,明确转变目标;评估知觉障碍,找出患者行为转变的薄弱环节。行动期是为患者提供替代方法,改变患者生活方式,增强改变动力及信心。维持期在出院前制定计划,与出院后患者自主实施。实施期间增加随访次数,以约束其松懈心理,保证该计划得以坚持,提高了行为转变信心及依从性。本文干预后,观察组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复检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与曾任英等[3]效果一致,表明行为转变理论能有效提高患者对自我管理能力及复检行为的影响。
调查还发现,观察组出院后12个月随访,患者生存质量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原因在于行为转变理论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帮助患者从意图前期逐步向维持期过渡,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同时医护人员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从医院扩大至社会以及家庭当中,通过多种方式使冠心病心衰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服务真正做到。患者不仅受益于临床治疗,而且可通过不良生活习惯地改变利于自身健康。黄柳华等[4]研究认为良好生活方式、健康的行为习惯对提高CHD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作用。谢少飞等[5]将行为转变理论应用于社区高血压患者,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服药依从性。与本文结果一致,观察组患者情绪、交往、躯体、心理4项生存质量评分得到全面提高,从而验证了行为转变理论对患者疾病和生命质量的综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