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技术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与解决对策
——基于技术合同交易数据分析

2020-08-27罗春兰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成交额科技成果广东省

邓 媚,赖 婷,罗春兰

(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广东广州 510070)

0 引言

技术市场作为四大生产要素市场之一,是我国现代市场体系、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积极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对推动广东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近年,尤其是2018年度广东省技术合同交易相关数据的比较分析,力图把握广东省技术市场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厘清现存问题,为进一步优化广东省技术市场政策体系、管理体系、服务体系,促进其快速、良性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本文相关数据来自国家及广东省统计信息网、全国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系统、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的历年技术合同交易数据报告,以及广东省科技管理部门的统计数据报告。

1 现状分析

1.1 技术市场体系建设较为健全,发展环境较优越

近年来,广东省大力促进技术市场发展,技术市场体系建设日益健全,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一是结构合理、运行有序的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在政策体系方面,相继出台了《广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意见》《全省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等政策文件,有力促进了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的发展;在服务体系方面,广东省已培育建设了广州产权交易所、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珠海横琴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和华南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和示范性的技术交易平台;在管理体系方面,初步建立了覆盖全省的技术交易工作体系,2018年全省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已增至64家。二是创新发展环境持续优化。2018年,广东省蝉联全国区域创新综合能力第一,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2 50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GDP)比重提高到2.65%;有效发明专利量等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共登记各类科技成果2 473件,为广东省技术市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技术市场规模创历史新高,技术交易质量不断提升

一是全省技术市场规模持续壮大。近年来,广东省技术市场规模连年增长,在全国的排位也逐年上升。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见表1和图1),2018年,广东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和技术交易额分别从2014年的第6位和第3位双双跃升为全国第2位,创历史新高;2014-2018年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平均增长率达26.41%。2018年全省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23 930项,较2017年增长37.35%;技术合同成交额和技术交易额分别为1 387.00亿元和1 339.41亿元,较2017年分别增长46.08%和44.24%。

表1 2014-2018年广东省技术合同成交情况

图1 2014-2018年广东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趋势

二是科技成果价值同步增加。近年来广东省技术交易科技含量不断增加,技术的经济价值在技术要素市场中实现成功转换并稳步提升(见表2、图2至图4)。2018年,技术交易中扣除仪器设备、原材料等购置费用后的技术成交额占比为96.54%;涉及自主知识产权的合同数和成交额分别占全省总量58.20%和53.71%;含金量较高的技术开发合同技术交易额达717.46亿元,占技术交易总额的51.73%,成交额和交易额均居四类合同首位;重大技术合同(单份金额在1亿元以上)成交额达889.15亿元,占成交总额的64.11%。此外,纵观近年统计数据,广东省平均单项合同成交额一直呈上升趋势,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2 2018年广东省各类型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情况

图2 2018年广东省各类型技术合同登记数量对比

图3 2018年广东省各类型技术合同成交额占比

图4 2014-2018年广东省与全国平均单项技术合同成交额对比

1.3 深圳和广州的“双引擎”作用突出

2018年,珠三角有关地市出台支持政策、创新服务手段,大力推动当地技术市场发展。如广州出台《广州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18-2020年)》,实行技术合同登记服务奖补制度;发布《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税务局关于加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的通知》,联合各区科技部门和技术合同登记点的工作人员,依托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深入高校院所和重点企业开展点对点政策宣传和面对面技术交易指导服务。珠海、佛山、中山、东莞等地市也通过增设技术合同登记点、深入高新区和企业加强技术转移服务等,有效提升了当地的技术合同交易量,合同成交额分别增长310.23%、179.78%、153.73%和94.48%。广州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在广东省各地市中排名第一,2018年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2 158项,合同成交额和技术交易额分别达719.38亿元和690.28亿元,较2017年分别增长101.22%和96.82%。合同成交额排名第2位的是深圳,达576.93亿元。广州、深圳两地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省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93.46%(见图5),作为全省技术市场发展的“双引擎”,起了十分明显带动作用。

图5 2018年广东省各地市技术合同成交额比例

1.4 技术市场有力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

一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2018年,广东省企业输出技术成交额占全省输出技术成交额的95.46%,企业吸纳技术成交额占全省吸纳技术成交额的89.03%,技术市场为企业开展技术转移和合作研发提供重要渠道,大幅提高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产业研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企业品牌价值[1]。二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2018年,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 027.59亿元,较2017年增长28.17%,占全省的74.09%。其中,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均大幅增长,全年成交合同分别为697项和785项,成交金额分别达58.84亿元和15.92亿元,较2017年分别增长411.65%和402.21%;电子信息领域技术交易持续增长,成交额达849.87亿元,较2017年增长21.56%。可见,广东省技术市场有力地推动了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充分发挥了自主创新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引领作用。

2 存在问题

2.1 技术交易结构和区域发展不平衡

一是技术交易类型不均衡。纵观近几年广东省技术市场合同成交情况,大宗交易额主要由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合同构成,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合同所占份额不足1/4。2018年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合同成交额虽有大幅提升,同比增长分别为902.33%和122.25%,但是技术咨询合同成交额占比依旧偏低,仅占全省所有技术合同成交额的0.62%,技术交易结构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2018年,广州、深圳两地共登记技术合同21 909项、合同成交额1 296.31亿元,占全省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93.46%,而同处珠三角的另外七市技术合同成交额仅占全省总额的5.99%,粤东西北地区技术合同成交额占比则不到0.55%,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十分突出。

2.2 技术市场活跃度有待提高

2018年广东省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虽位列全国第二,但是与排名第一的北京(成交额为4 957.82亿元)还有3.6倍的差距。一是与本省经济发展不相匹配。2018年广东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占 GDP 比重仅为1.4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7%,远远落后于北京的16.35%,低于成交额排名第3位上海的3.99%。相对于广东省的经济发展速度而言,广东省技术市场的功能和效力未得到充分发挥,技术交易活跃程度需进一步提升[2]。二是转化效率有待提高。2018年广东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占R&D经费的比重为55.48%,与全国平均水平90.03%有较大差距。此外,2018年广东省各级政府科技计划项目实现技术合同成交6 169项,成交额为165.97亿元,仅占全省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11.97%,说明各级科技计划项目研究成果未能通过技术市场实现有效转移转化,技术市场的科技资源利用和转化效率仍需进一步提升。

2.3 技术市场供给资源不足

一是高校和科研机构技术转移动力不强。2018年,广东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技术合同成交额为22.79亿元,仅占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的1.64%,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作为创新源头,在技术市场中未能展现其应有的作用。二是科技成果供给不充分。2018年广东省共登记各类科技成果2 473项,较2017年减少了38项,其中,课题来源为地方计划(含省、市、区/县)的仅为1 244项。据统计,广东省科技厅每年立项的科技计划项目近5 000项,可见广东省及各市、县区财政支持的大量科技计划项目未进行成果登记。此外,在已登记的科技成果中公开的成果仅占20%左右,这些公开的成果现仅供于查询,尚未开展监测、分析和评价工作,无法直接用于成果转化。

2.4 技术市场管理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一是技术合同登记点偏少且布局有待改善。目前,广东全省64个技术合同登记点虽覆盖21个地市,但登记点数量较少,且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广州、佛山和江门,占比分别为35.94%、15.63%和14.06%;其余地市的技术合同登记点均在3个以下,其中,只有1个技术合同登记点的地市共15家,占比71.43%。这反映出广东省技术合同登记点布局有待改善。二是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目前,广东省技术转移机构力量相对薄弱,技术服务能力欠缺,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不成体系,缺乏专业化技术转移管理和服务人才,特别是缺乏既懂得成果转化,又具备法律、财务和市场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3 对策建议

新时期加快技术市场发展,要以完善现代技术市场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解决成果供给资源不足、成果转化效率不高,技术转移机制不健全等瓶颈问题,具体建议如下。

3.1 建立高质量的技术市场供给体系

一是增强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转化动力。完善和落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相关政策措施,解决资产管理、收入分配和科技成果转化之间的冲突问题。推动以事前产权激励为核心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将事后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奖励前置为事前国有知识产权所有权奖励,激发职务发明人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力。推动以自主作价投资为核心的科技成果处置权改革,支持高校资产管理公司开展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对科技人员实施股权激励。通过政策引导,增强高校、科研院所参与技术供给的积极性,充分释放创新源头活力[3]。二是以大项目引进辐射带动成果供给。充分利用军、部、院、省联动机制、揭榜制项目组织方式等大力引进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依托大项目在技术链、产业链上下游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科技成果的源头供给。三是利用创新券释放中小企业需求侧活力。以科技创新券撬动中小微企业创新投入,有效引导中小企业通过创新券形式向高校院所购买科技成果、技术服务以及开展产学研合作等活动,有效引导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资源向中小微企业转移转化,从而带动技术服务合同和粤东西北合同登记量占比的提高。四是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联盟。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联盟。以共建高水平技术转移转化载体和平台为基础,主动承接港澳及国内外重大创新成果落地转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转化高地,辐射带动粤东西北共同发展[4-5]。五是加强广东省科技成果登记与信息汇交工作。推进科技成果信息在线登记和汇交, 加强与国家科技成果库、重大科技平台的对接,将更多“国家队”研发力量和资源引入广东;重点推动各级财政投入和非财政投入产生的科技成果进行登记,建立科技计划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对登记成果的信息公开、分析监测、供需对接、二次开发、孵化育成、金融支撑等服务,使科技成果登记真正实现服务技术市场、加速成果转化的作用。

3.2 提升技术市场服务水平

一是出台奖补政策促进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参照江苏等省市的做法,组织开展对技术输出方、技术转移机构、技术经纪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点的奖补工作,加快建设和完善广东省技术转移体系,高质量推进技术市场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6]。二是大力发展技术转移机构。整合华南技术转移中心等技术转移载体服务资源,打造线上综合枢纽平台,汇聚整合全球技术成果、人才、机构、资本等资源,实现与其他地区的网上技术交易平台之间进行互联互通,建立一个多层次的资源共享的技术市场公共服务网络。同时,推行创新券政策,通过支持省内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业者购买优质科技服务,大力培育壮大一批服务能力强、专业水平高、信用信誉好且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重点技术转移机构,积极引导优质科技服务机构为粤东西北地区提供服务,促进全省技术市场平衡发展。三是加大力度引进和培养技术转移人才。组织开展技术经纪人职业认定,编写相关培训教材,举办技术经纪人培训活动,对获取职业资质的技术经纪人进行登记备案和定期资质考核;引导高校开设技术转移相关课程,围绕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技术并购等领域培养技术转移专业化人才[7-9];探索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出入境、工作、居住、物流等便利化的政策措施,柔性引进港澳两地与技术转移密切相关的金融、商贸、法律、知识产权运营等专业人才[10]。四是组织开展技术交易展会。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技术交易会和成果对接会,扩大供需对接渠道,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活跃技术交易市场。

3.3 规范技术市场管理

一是加强技术交易和合同登记管理。做好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的规范管理和全省统筹布局,进一步引导登记、强化服务和明确标准,特别是加强对于技术咨询合同、工程类合同的登记,进一步提升全省技术合同登记数量和成交额。加强技术市场服务机构规范化管理,开展监督评估和考核评价,依据评估结果加大激励引导力度。提升登记服务质量,强化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增值服务及深度服务。二是做好技术市场动态监测。开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的评价监测和动态发布工作,加强对地市、行业、重点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动态评估和数据分析,逐步建立技术转移服务业专项统计制度。三是广泛开展培训宣传工作。举办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等专题培训,面向科研单位、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大型企业宣传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免税政策,提高企业认定登记的积极性。

4 小结

成熟的技术市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条件。当前,广东省正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具有广东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模式,推动重大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全力支撑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珠三角地区更要打造成为全国极具活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并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规划下,与港澳两地协同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要实现这些目标,广东省必须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要务,着力构建完善的技术市场政策体系,推动建设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技术市场管理体系,促进全省技术交易持续释放和全省技术市场持续繁荣。本文就是基于对广东省技术合同交易的数据分析,从政策体系、管理体系、服务体系三方面入手,结合当前广东科技系统的重点业务工作,提出促进广东省技术市场发展的系列对策建议。但研究过程偏重于数据分析,对政策体系缺乏深入研究,对管理体系把握不够全面,对市场体系研究缺乏实证材料,所以提出的相关对策建议存在偏颇,尤其是在紧扣成果转化这一核心要义时力有不逮,这将要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深入和强化。

猜你喜欢

成交额科技成果广东省
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十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
2018年前20家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按成交额排名)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上市公司2014上半年涨(跌)幅、换手率、成交额前50名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1万亿美元——广东省预计2013年GDP
2013年A股换手率、成交额前1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