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在校护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调查
2020-08-27王恩漫
王恩漫,张 涛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商丘 476000)
积极心理品质是指个体在先天潜能和环境教育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正向心理特质[1],包含个体的思想、情感、行为等一系列积极的品质,如自信、乐观、坚强等[2]。这些心理特质影响或决定着个体积极取向,为个体拥有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高职护生在校期间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当中女生众多,感情脆弱,容易情绪化,在面对各种压力时,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如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高职护生毕业后将成为医院健康照护的主力军,他们的心理状况不仅影响自身心理健康、学习、就业和人际关系,还会影响护理对象,关乎患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如何培养护生积极心理品质,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出优秀护理人才,成为当前护理教育者需要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三年制高职护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现状进行调查,旨在为高等护理院校制订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以商丘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生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全日制在校护生;理解能力正常,无精神疾病;了解调查目的,并自愿参与调查。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1)护生一般资料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年级等人口学资料,共7个题目,为自设问卷。
(2)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该问卷由孟万金[3]编制,包含认知、人际、情感、公正、精神超越、节制6个维度。该量表共62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非常不像我、比较不像我、一般、比较像我、非常像我,依次计1~5分,分数越高,表明越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各维度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Cronbach’s α系数为0.652~0.922,提示该问卷内部一致性较好。
1.2.2 调查方法 按照知情同意原则,在调查开始前,由调查人员讲明填写要求及注意事项,护生在25 min内独自完成,当场回收。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590份,剔除错填、漏填等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49份,有效回收率为93.05%。
1.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描述性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高职护生一般资料
549名护生中,一年级205人,二年级174人,三年级170人;年龄17~25岁,平均(20.93±1.193)岁,其余如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学习成绩等资料见表1。
表1 高职护生一般资料(n=549)
2.2 护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
高职护生积极心理品质6个维度得分从高到低分别为人际(3.96±0.52)分、情感(3.81±0.53)分、精神超越(3.76±0.55)分、公正(3.71±0.49)分、节制(3.53±0.54)分、认知(3.47±0.57)分,见表 2。
表2 高职护生积极心理品质各维度得分情况(n=549)
护生20项积极心理品质得分最高的前5项依次是心灵触动、真诚、爱与善良、好奇心、团队精神,得分最低的5项依次是勇敢与坚持、幽默与风趣、热爱学习、领导能力、自制。
2.3 3个年级高职护生积极心理品质得分比较(见表3)
表3 3个年级高职护生积极心理品质得分情况(±s,分)
表3 3个年级高职护生积极心理品质得分情况(±s,分)
年级n 总分认知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F值P 207 180 170 3.68±0.47 3.81±0.52 3.93±0.43 13.147<0.01 3.52±0.43 3.71±0.54 4.01±0.41 9.026<0.01情感3.81±0.46 4.07±0.43 4.13±0.49 13.264<0.01人际4.05±0.49 4.04±0.46 4.28±0.51 12.457<0.01公正3.69±0.53 3.73±0.56 3.82±0.44 11.523<0.01节制3.26±0.48 3.39±0.57 3.45±0.53 13.312<0.01精神超越3.79±0.59 3.78±0.53 4.08±0.51 7.587<0.01
3 讨论
3.1 护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高职护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总分为(3.74±0.48)分,处于中等水平,6个维度中,人际维度得分最高,认知维度得分最低,20项积极心理品质得分最高的前5项依次是心灵触动、真诚、爱与善良、好奇心、团队精神,得分最低的5项依次是勇敢与坚持、幽默与风趣、热爱学习、领导能力、自制,与杨黎等[4-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人际维度得分最高,可能因为护生是一个以女生为主的特殊群体,女生大多情感丰富、感情细腻,易从感性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同时也说明护生更看重人际关系;也可能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将来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学校教师非常重视沟通交流能力、责任心和爱心等品质的培养有关。认知维度得分最低,原因可能由于很多护生报考时第一志愿并不是护理专业,而是通过调剂转为护理专业,这使得他们对护理职业产生排斥心理,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时更倾向于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很少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缺乏创造力。任艳等[6]调查显示,择业意愿影响护生学习动机,护生从事护理职业的意愿越坚定,学习积极性越高。此外,高职护生在校时间短,课程较多,教师往往注重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学习,而忽视了对其领导能力、审慎和自制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3.2 高职护生积极心理品质存在年级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级的增长,高职护生积极心理品质水平呈增高趋势,说明高职护生积极心理品质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与受教育时间有关。高等医学教育既可以增长护生专业理论知识,还可以使护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和积极的心理品质,从而全面提高护生综合素质,这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一致。研究结果还表明,经过实习的三年级护生积极心理品质总分均高于其他两个年级护生。这可能与他们在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实习时,心理品质受医院工作环境和医务人员优秀品质、职业道德影响有关;也有可能与护生对未来生活充满向往,表现出更加积极的心理倾向有关。有资料表明[7],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与就业形势、专业认同度和获得信息的渠道有关。
4 建议
4.1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改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只关注少数学生的心理问题、活动形式只注重剖析问题行为的现状,在学校普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围绕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目标,有计划和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通过开展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心理话剧和海报设计比赛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人际交往、职业规划、创新创业教育,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护生积极心理体验,引导他们发现自身潜能和优点,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从而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2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有研究发现[8],通过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提高其认知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幽默感。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社会实践、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提升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有资料显示[9],参加文体活动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情绪,消除因抑郁、焦虑、困惑等引起的消极情绪,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学生产生积极心理体验,增加其愉悦感,消除其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消极情绪,促进其健康成长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
4.3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培养护生积极心理品质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通过专家讲座、微信群或网络等平台,向护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通过专题网站、心理博客等形式宣传积极心理学知识,引导护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加强校院合作,通过邀请医院专家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让护生了解社会需求和岗位职责,发现自身优势,树立信心,激发学习积极性。与医院密切合作,关注实习生积极心理品质状况,对薄弱环节进行加强,促进其形成积极心理品质。
5 结语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护理工作与患者身心健康息息相关,护士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护理服务质量,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通过正确有效的途径培养护生积极心理品质,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对培养满足社会需求、高素质、高层次优秀护理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