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景模拟培训在提高急诊护士共情能力中的应用分析

2020-08-27艾美花林一秀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17期
关键词:杰弗逊共情量表

艾美花 ,叶 菀 ,林一秀 *

(1.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3;2.厦门医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3)

急诊科为医院的窗口科室,收治的患者多发病突然、病情急且变化快,因病情不稳定和不确定患者及其家属会感到焦虑恐惧,此时尤其需要医护人员的关怀[1-2]。共情是能够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心理感受,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使双方产生共鸣[3-4]。良好的共情能力对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5],研究证实共情能力可以通过后天培训来提高[6]。我院在急诊科开展情景模拟培训,根据工作性质对急诊护士进行针对性的训练,通过真实的案例和情景体验,使得护士在临床实践中提高共情能力,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9年3—6月选择我院急诊护士60名,女性54名,男性6名;年龄 25~49岁,平均(32.08±6.53)岁;工作时间 3~30年,平均(10.41±7.47)年。纳入标准:临床在岗的急诊护士;具有护士执业证书,工作满2年以上的定科护士;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研究者。排除标准:实习、轮转及进修临床护士,中途请假未能配合完成本研究者[7]。

1.2 方法

培训前:使用抽签法将60名急诊护士随机分为6个学习小组,每组10人。根据计划护士接受为期8周的培训,每周1次,每次90分钟。

培训中:(1)注重沟通能力培养。安排具有培训资格、副主任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担任培训教师,培养急诊护士基本沟通技巧、沟通能力,提高人文素养。教师讲解共情相关知识,如共情在护理中的应用、良好共情的作用、如何进行融会贯通等[8]。护士为主体,分享自己的经验及沟通方法,交流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困惑。培训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鼓励每位护士分享共情经验,进行充分的互动,使共情理论知识与急诊护士的亲身经历相结合,加深护士对共情的理解。(2)融入真实案例和情景。根据急诊科工作性质,选定常见高危病种与易产生纠纷投诉及暴力冲突的情景编写剧本,如胸痛患者、腹痛患者、交通事故多发伤患者、自杀中毒患者以及高血压急症等就医情景,开展情景模拟培训。按照剧本对小组内的10名护士进行角色分配,分别扮演患者、家属、责任护士、医生等角色,并进行不同角色轮换,确保每位护士能体验到所有的角色。这样可使护士学会换位思考,亲身体验患者及其家属的内心感受和需求,从而提高观察能力、理解能力等情感感知能力[9]。急诊护士将共情理论融入临床工作中,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定期进行集中讨论及反馈,小组长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通过不断总结与实践提高急诊护士的共情能力。

培训后:进行反馈与总结。培训教师对每组在工作过程中反馈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导护士恰当应用共情技巧。再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充分的互动,加强小组成员间及组间交流,提高急诊护士的团队协作能力。

1.3 研究工具

采用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JSEHP)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该量表是目前国际广泛使用的评价医务人员共情能力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由安秀琴等[10]译制,由观点采择(10个条目)、换位思考(7个条目)、情感护理(3个条目)3个维度20个条目组成。采用1~7分计分法,量表总分20~140分,其中总分60分及以下、61~99分、100分及以上分别表示低水平、中等水平、高水平共情能力,评分越高表示共情能力越强[11]。分别于培训前和培训后对护士进行测评,使用问卷星平台进行匿名调查,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00%。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培训前急诊护士杰弗逊共情量表总分为(117.63±15.30)分,培训后为(126.38±10.57)分,培训后观点采择、换位思考、情感护理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培训前后急诊护士杰弗逊共情量表得分比较(±s,分)

表1 培训前后急诊护士杰弗逊共情量表得分比较(±s,分)

t值P值维度 培训后(n=60)62.85±6.66 17.70±2.73 45.83±3.36 126.38±10.57观点采择换位思考情感护理总分培训前(n=60)60.53±7.46 16.95±3.36 40.23±7.23 117.63±15.30-6.21-5.70-7.25-9.08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3.1 情景模拟培训能提高急诊护士的共情能力

研究显示,医德医风、医护语言沟通以及服务态度引起我国绝大部分的医疗纠纷,只有不足20%的医疗纠纷是由技术原因所致[12]。急诊科临床工作性质较为复杂,在短期内需要处理大量不同的病例,而每位患者均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对疾病和治疗的反应不同,所以急诊护士的共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要在最短时间内救治患者的同时还需要对其进行人文关怀。本次情景模拟培训后,护士的共情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其中观点采择、换位思考、情感护理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经验分享,理论结合实际,唤醒了护士的共情意识,促使其学会了换位思考,完善了认知结构,转变了行为模式,进而提高了共情能力[13]。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护士通过评估、分析设计的各种临床场景以及互相评价,可迅速提升沟通交流及人文关怀能力[14]。急诊护士经过相对专业的训练,在与患者沟通时常常换位思考,感同身受,更能体会患者所经历的痛苦[15],可针对不同场景表现出不同的情绪,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获得患者的尊重,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16]。

3.2 情景模拟培训能帮助护士树立自信,增强职业成就感

良好的共情能力有利于个体间的沟通交流[17],有利于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情景模拟培训中,护士扮演不同角色,体会不同患者的内心感受,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痛苦[18-19],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提高患者依从性,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减轻工作压力,树立职业自信。患者就医满意度提高,对护理工作较为认同与肯定,使得急诊护士的职业成就感大大增强,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减少了职业倦怠[20-21]。

总之,情景模拟培训能有效提高急诊护士的共情能力,值得在急诊护士培训中加以应用。但本研究为即时评价,远期效果需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杰弗逊共情量表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无人让座的总统
我要赢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