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院现代学徒制学生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

2020-08-27王沁南顾德林许利华韩元龙沈爱民金琰斐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17期
关键词:医务医学生抗疫

王沁南 ,王 琳 ,顾德林 ,许利华,韩元龙,张 伟 ,沈爱民 ,金琰斐 *

(1.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011;2.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南通 226010)

2019年末至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抗疫形势严峻[1]。在疫情面前,全国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三万余名医务工作者更是抱着“一去不回”的心态奔赴武汉疫区,其中“90后”占极大比重。这些毕业不久的年轻一代在这次战“疫”中成为中流砥柱。学生是未来的希望,关注学生疫情期间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医学生的心理状态,是科教工作的重中之重[2]。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之一,现代学徒制康复医学专业已招收6届学生,现代学徒制农村医学专业是第一次招生。本研究于2020年2月28日对现代学徒制康复医学专业和农村医学专业(以下简称现代学徒制)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疫情期间学生的心理状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研究对象为93名在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实习的现代学徒制学生。2020年2月28日,学生通过班级微信群在线填写调查问卷。截至2020年2月28日24:00,共收集问卷88份。其中,农村医学专业(四年制中专)三年级学生50份,康复医学专业(五年制大专)四年级学生38份。农村医学专业男生9人,女生41人;康复医学专业男生6人,女生32人。两者经卡方检验(P=0.785)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参考国内外正式出版的有关新冠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已有问卷调查方案[3-5],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由专家审阅、修改后用于正式调查。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问卷内容不涉及姓名等隐私信息,符合相关法规和主管部门要求,避免敏感话题调查,为保证调查质量,同一IP地址只能作答一次。

1.3 评价指标及标准

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性别、专业),对抗疫现状的态度(是否对新冠肺炎有足够的了解、对我国抗疫工作是否满意等),专业心态(是否考虑改行、是否愿意参与志愿者活动等)3部分。问卷后两个部分共10道单选题,每题4个选项,分值为0~3分,满分30分。≥20分为心理状态良好,10~20分为心理状态一般,<10分为心理状态较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个专业学生心理状态比较

农村医学专业(四年制中专)与康复医学专业(五年制大专)学生问卷总分及心理状态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个专业学生问卷总分与心理状态比较

2.2 学生问卷得分情况

两个专业学生问卷得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得分情况见表2。

3 讨论

3.1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学生心理状态值得关注

新冠肺炎不仅对人民群众的身体造成伤害,还对群众心理造成影响。由于群众对新冠肺炎认知度较低[3],因此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大学生作为知识水平比较高的群体,对疾病的认识水平也相对较高[4]。但是,在面对疫情、社会、家庭压力时,也会产生消极、负面情绪[6]。越是接近临床,心理压力就越大,面对疾病、死亡的无力感及恐惧感,职业责任感,无时无刻不在挑战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底线[7]。处于实习阶段的医学生,即将走上临床,面对这次疫情,他们的心理状态值得我们关注。

3.2 现代学徒制学生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大无畏的精神

本次调查两小时内共收集有效问卷88份,大部分学生在一分钟内完成,保证了调查结果是所有参与调查者最原始的想法与感受。其中,心理状态良好73人,占82.95%,说明大多数学生疫情期间仍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对于新冠肺炎,77.72%的学生认为自己有一定认识,说明医学生较强的学习能力使其在面对疫情时更自信、更乐观。88.64%的学生对我国抗疫工作持满意态度,90.91%的学生认为疫情在6月前结束,说明其对我国卫生防疫工作抱有极大信心,对现阶段抗疫工作取得的成果十分满意。65.91%的学生面对疫情时很少感到害怕,63.64%的学生会鼓励身边的人,这个比例相对较低,可能与学生年龄较小有关。调查中,所有学生均未想过改行,55.68%的学生在家中经常进行专业课的学习,说明这次疫情并未使这些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产生退缩想法。96.59%的学生愿意参加抗疫志愿者工作,并表示愿意在工作以后投身抗疫一线。70.45%的学生坚信以后医务工作者将更受人爱戴。

表2 学生问卷得分情况[n(%)]

3.3 科教工作仍需进一步完善

本次调查结果让人欣慰,这些18~20岁的年轻人表现出对祖国卫生事业的信心和医务工作者大无畏、敢于奉献的精神,不论专业、不论年级,学生对医务工作都有着极大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个别人存在的问题,或许是疫情带来的心理负担,或许是负面新闻导致的消极情绪所致,这也提醒我们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开展心理疏导。为此,下一阶段的工作将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1)组织线上培训,学习新冠肺炎诊疗知识,加深学生对新冠肺炎的了解。(2)召开视频班会,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消除学生恐慌心理。(3)针对个别心理状态较差的学生,进行电话心理辅导,直接与心理医生沟通。(4)医院科教科、医务科领导视频慰问学生,增强学生归属感。

猜你喜欢

医务医学生抗疫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Two angels for teens amid pandemic 疫情下的青少年天使
致逝去的医务者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