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旅游英语课堂教学方法探讨
2020-08-26唐丽丽
唐丽丽
摘要: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高职院校的教学更加侧重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在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还应注意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诸多学科中,旅游英语涉及各行各业,如何提高高校旅游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英语素养,是教师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对此本文进行了相关的讨论,希望可以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旅游英语;教学方法;策略探讨
在进行高职院校旅游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若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就需要对学生的英语素养进行相应的培养。这首先需要教师借助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进行口语锻炼;最后为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借助相关电影讲述知识,培养学生素养。本文就以上内容进行相关讨论。
一、借助相关内容,创设相应情境,提升学生理解能力
对于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若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在进行相关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相关的情境,使学生传神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巧妙的结合相关的道具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借助信息技术,结合相应的视频,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为接下来的旅游英语创造相应的便利条件,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教学情境,比如在旅游大巴上,有相关学生扮演导游,教师与其他学生扮演游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此过程中作为导游应该如何表现,随后让相关的同学进行英语讲解,同时还可以借助相关的道具进行情境演练,比如利用餐具等,让学生思考在餐厅可能发生的对话,鼓励学生进行发言,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意识到学生更喜欢直观想象,所以在教学可以适当借助信息技术展示相应的课件进行相关的讲述,向学生讲述当处于名胜古迹中该如何讲述,在面对酒店客房服务人员时,又该如何应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二、利用口语教学,创设相关环境,培养学生英语思维
同时在教学时,教师还应该意识到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和相关的教学环境有密切关系,正所谓“环境影响人”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还要注意打造英语课堂教学氛围。可以巧妙的进行口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同时鼓励学生创设相关的对话情境,进行英语对话,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积极参与其中,拉近师生距离,培养学生逐渐的形成英语思维。
在进行相关的课堂旅游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意识到若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需要帮助学生确立英语思维,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英语口语进行相关的教学,为了使学生对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可以适当进行翻译,随后让学生之间进行相应的对话。随后教师还可以与学生进行相关的对话,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相应的评价,随后教师还可以就在导游遇到紧急事件时,该如何应对进行相应的英语口语表达,随后让学生进行相应的翻译,并思考具体的解决方案,鼓励学生全程使用英语对话,借此培养学生形成英语思维。在教学设置实际的教学情境,以培养学生英语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进行相关的教学。
三、借助英语电影,进行知识讲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同时作为教师还应该意识到学生心思多变,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该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要前提,可以适当引入相关的英语电影,借助电影,讲述相应的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相关的内容对相应的情境对话,语言,神态以及相应的动作进行相应的讲解,同时在教学时使学生知晓酒店服务英语的正确使用方式,可以让学生进行模仿,提高实践能力。
例如在进行相关的高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欧美电影《曼哈顿女佣》,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相应的酒店片段,为学生讲述相应的背景信息,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相关的片段进行发言,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随后教师还可以对其中学生较为陌生的词汇进行讲述,随后还可以让学生两两一组,进行相关的对话模仿,帮助学生真实的感受相关的英语知识,加深自身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当改变教学情境,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应对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相关的评价,并提出相应的问题,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思考;同时教师在教学时还应该对酒店的管理知识进行讲述,可以借助电影《十三罗汉》的相关片段进行讲述,观察相关演员的动作以及神态,知晓该行业一些特殊情况并对可能被巡查员打分的项目进行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綜上所述,在进行高职院校旅游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若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这首先需要教师借助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进行口语锻炼;最后为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借助相关电影讲述知识,培养学生素养,为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创造相应的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黄桂凤.多元化教学方法在高职旅游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探究[J].英语教育,2014(33):39-40.
[2]李会琴,王林.旅游英语教学方法与问题[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175-17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