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游戏精神
2020-08-26李永梅
李永梅
摘要:游戏之于儿童,是其生活本身。儿童在游戏中认识世界,在游戏中学习人际交往,在游戏中激发智慧潜能,在游戏中获得情感体验。游戏精神就是“好玩”的儿童精神。
关键词:小学语文;游戏精神;人际交往;思维挑战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13-0020-03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怎样呼唤游戏精神?李振村老师说得好:“孩子就是孩子,他们对待学习并非像成人那样有明晰高远的目标,好玩、有趣的事乐意为之,艰苦、枯燥的东西他们会本能地排斥。”“并非课堂上笑声连连就一定是‘好玩,真正的‘好玩是直抵心灵的,那是对语文发自内心的痴迷和激赏。”“‘好玩也不是对深刻和严肃的悖离。学生能够沉潜在文本深处与作者产生高度共鸣,能够感受文本的思想魅力并乐于从中“游戏”“故事”等语文活动。46%提到“要学到东西”或“有收获”,42%提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32%提到“学习具有挑战性”
综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满足这些需要的教学的特质,即“好玩儿”的本质内涵:
一、学习有深度参与,激发潜在求知欲。
二、开展有趣的语文活动,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学到本领。
三、不担心“因说错话受到嘲笑或批评”“别人,包括老师,不能打断我的发言”“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大家要守一定规矩”……既努力打造一个“愉悦、自由、尊重、理解”且“有序”的课堂环境。
二、“好玩”的策略
(一)重视智力挑战
心理学研究发现,太熟悉的东西和完全陌生的东西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知道一点点却又不是完全知道的“似曾相识”,最能激发学生的潜在欲望。这使我想起传统教学论“可接受性原则”,“教学多从学生原有水平出发”,以及前苏联杰出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倡“走在发展的前面,多从‘明天水平出发。”
例如:一位教师“跳”字的教学。
师:平时我们在哪里用到这个“跳”字?(组词)
生:跳高、跳绳、跳舞、跳皮筋……
师:因为我们用脚跳,所以这个字是
生:足字旁。(从学生的原有水平出发。大部分低年级教师就此止步)
师:除了用脚跳,还有什么会跳?
生:(思索)心跳
师:对。(指指眼皮)
生:眼皮也会跳
师:(手按脉搏)
生:脉搏也会跳。
师:感受一下(师生手按脉搏)
师:在这里的跳是“一起一伏”的意思。(不仅仅是组词理解字义,而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提升至最近发展区)
小学低年级靠“游戏、比赛、表演”等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如學科知识本身的思维挑战引发的学习兴趣更持久深远。
(二)尊重模糊理解
课堂上,那些明确清晰的回答往往能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许,殊不知,那些看似犹豫不定、模糊不清的解答同样蕴含着巨大的教学价值。
这是一节二年级的识字课,组词环节,用“克”组词,一生组词“马克”。
师:马克是什么意思?
生(摇摇头):不知道。
师:是一种笔吗?(有种笔的牌子叫派克)
生:不是。
师:想想,你是怎么知道这个词的?
生(有所忆):我查字典了,马克是德国的一种货币。
师(颇欣慰):查字典知道词语的意思,很好。
“马克”,有没有这个词,如果有,是什么意思,从现场来看执教教师也无从判断。尽管如此老师也没有用“组词尽量组常用词,组懂得意思的词”之类的语言简单否定学生,而是通过“你是怎么知道这个词的?”诱导学生组词知词义。
此教学片段的意义何在?从语文学科教学的角度看,儿童最初是通过词来认识世界的,词是儿童进一步获得知识的重要的因素,为了组词而组词,不知道词语的意思,这个词很快就会被遗忘。词汇未能进入儿童的语言系统,不能成为他认识世界、进一步获得知识的重要的因素,多半是没有生命力的。由此,组词知词义还是很有必要的。从育人的角度看,教师的循循善诱是期待是信任,学生在教师耐心的诱导中展示了自己的自学所得,诱导的是知识,更是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三)捕捉课程资源
课堂四十分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教学细节,哪怕是老师的一个动作、学生的一个回答,只要我们智慧敏锐,都可能成为语文学习的资源,让语文课变得丰富精彩。
这是一节拼音教学课,老师把ai的音、形教完之后,课堂上有这样两个教学场景。
场景一:(教师和一名学生背靠背站在讲台上)
师:谁来看着这幅画面,试着用上a|的四声说一句话。
生一:李老师爱顾守丽。
生二:李老师和顾守丽紧紧挨在一起。
生三:顾守丽爱李老师。
生四:顾守丽和李老师比高矮。
场景二: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标调歌,有a别错过,没a找o、θ|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
生(未举手就说话):老师,我也有一首标调儿歌,跟你的不一样。
师:说说看。
生:有a在,把帽戴,a不在,o、θ戴,|、u一起来,谁在后面谁来戴。
师:谁的儿歌更好听一些呢?
生(异口同声):××!
师:既然××教的儿歌得到了同学们的喜欢和赞赏,我们就请她来教教大家吧。
(××精神抖擞走上讲台,一会儿教大家齐读,一会儿男女生分开读,一会儿他说前半句,其他学生接后半句,一会儿工夫,全班学生把他教的这首儿歌记得滚瓜烂熟。)
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应积极开发有用的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而学生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教学资源。这堂课就是这样,教师给学生一个平台,他们便给我们一段精彩。
(四)联系社会生活
部编语文教材中最一致、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内容密切联系生活。那么,怎样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体现这一意图呢?
例如,《田忌赛马》一课,还是原来的马,孙膑帮助田忌通过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转败为胜,赞扬了孙膑的足智多谋,让学生学习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品质。多少年来,孙膑的智谋,被世人称颂。为了培养学生深入的多角度的极具个性的思维品质,课末,笔者给学生读了两篇文章,一篇叫《不要与田忌赛马》,文章写道,曾听说某某运动员,在自己这一级别的比赛中成绩不佳,于是努力减肥,偷偷进入下一级别的比赛,“顺理成章”取得了好成绩。又有某某青年足球队,为了提高本队的比赛能力,偷偷在球队中混入年龄超标的有经验的球员,最后在骨龄检测中原形毕露。这些人采用了田忌赛马的战术,却没有得到人们的称赞,反而被人们视为“投机取巧”。接着,文章从诚信是立身之本和不守比赛规矩谈公平竞争两个方面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不要学习田忌,更不要与田忌这类人赛马。另一篇叫《国产十大名车VS十大超女》,文章认为,别克君威这款在中国如鱼得水的车型在美国老家的处境很不如意,转战中国实属无奈之举。似乎也有一点“田忌赛马”的嫌疑。你是如何看待田忌赛马现象的?笔者请同学们摆明自己的观点,充分搜集资料,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也许教师不能常常带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生活,就让我们在课堂上,投入一颗“生活的石子”,让“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化”,让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
综上所述:呼唤游戏精神,就是还学生一个儿童的世界。把语文课上得“好玩”些,就是给学生一个儿童的语文。“游戏”是一种精神,“好玩”是一种境界,需要作为孩童师者的我们一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