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究
2020-08-26齐巧云
齐巧云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中国职业教育的主要矛盾集中反映为职业院校办学模式上的矛盾,即‘校企合作’之间的矛盾。”[1]改革办学模式成为实现教育与产业融合的核心。现代学徒制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德国的“双元制”是现代学徒制的典型示范。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建立分段育人、多方参与评价的培养模式[2]。2014年国务院出台政策将现代学徒制试点列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举措[3]。2015年8月,教育部遴选165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17个试点地区、8家试点企业、100所试点高职院校和27所试点中职院校[4]。利用现代学徒制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1 国内外文献梳理
国外关于现代学徒制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末。国外研究者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政府、企业和学徒三个主体进行现代学徒制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宏观层面的研究主要包括政府职责、宏观政策以及体制、机制的制定和完善;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企业动机和学徒利益[5-7]。国外学者采用多视角和多元化的形式对现代学徒制进行社会学、经济学及教育学等方面的研究。
国内关于现代学徒制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内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理论研究阶段(2010~2015)和实践探究阶段(2016~至今)。国内学者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中国现代学徒制内涵、特征、现代性及保障现代学徒制实施的体制机制建设等[8-11]。实践探索阶段的研究包括各职业院校进行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实践和探索。总的来说,国内关于现代学徒制的研究成果虽多,但理论研究缺乏创新,实践研究过于表面化[12-16]。
2 商务英语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以简单的“订单培养”代替现代学徒制
目前,商务英语专业主要采用订单式培养的校企合作方式。校企签订培养协议,学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课程评价体系,规定专业课程的开设类型和开设时间,负责完成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学生在第六学期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习期间由企业导师全面负责。这种学校教学与企业实习完全分开的培养模式不能实现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使得理论教学过程与外贸实操过程完全分离,无法真正做到“工学交替、岗位成才”,也无法形成校企协同育人的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2.2 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不完善
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课程标准、教学标准、评价标准、师资标准、企业标准等相关标准不健全,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应围绕职业岗位群制定,将岗位标准、教学标准和评价标准制度化,形成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化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系统、完整地掌握岗位群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
2.3 “双导师”制度不健全
主要表现为:一是选拔制度不健全,对于“双导师”的选拔缺乏明确的标准。二是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缺乏交流,各自为政。三是考核机制不健全,对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都缺乏明确的考核办法。
3 商务英语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和探究
商务英语人才是指能够在国际商务领域以英语为沟通工具进行商务活动的人才。合格的商务英语人才既有过硬的英语专业技能,又具备丰富的商务知识[17]。为了培养出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提高职业院校的商务英语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行现代学徒制势在必行。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依托滁州职教集团办学优势,携手滁州富达机械电子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外贸试点班”,实施现代学徒制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图1)。
图1 商务英语专业现代学徒制框架图
3.1 构建体现岗位标准的人才培养体系
商务英语专业“外贸试点班”人才培养体系依据外贸业务员职业能力要求和岗位标准,按照双元育人的原则构建,包括专业类别、招生对象与学制;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校企职责;岗位标准;课程体系;教学组织与考核评价以及师资力量等组成。
专业类别、招生对象与学制。“外贸试点班”主要采用校企联合招生的形式面向全体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招生,学制三年。企业进校园进行招生宣传,采用“笔试+面试”的方式,实施招生招工一体化机制,学生一经录取,便于企业签订用工协议。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英语功底,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具有较强国际贸易实际能力和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能参与国际商务竞争与合作,从事进出口业务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校企职责:引入专业的岗位标准,即“学徒训练标准”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主要特点之一。根据需要将岗位标准、教学标准和评价标准的纳入标准化建设。
企业:企业制定岗位职业标准并提供主要的培训场地是现代学徒制的必要保证。富达公司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制定外贸业务员岗位标准(见下文)及企业实训管理标准。为了加强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制定了《实习实训日常管理制度》。
学校:学校主要负责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及教学组织与管理;协助企业进行校外实训管理。
岗位标准:根据企业业务发展的需要,富达公司制定了外贸人员的岗位培养标准:包括政治思想素质要求,专业理论要求和实际工作能力要求。
3.2 按照“双元育人”机制组织和实施教学
3.2.1 设置课程体系 美国劳工部制定的产业能力模型指出个人效益能力、学术能力及工作场所能力是进入职场必备的基础能力[9],德国双元制要求学校开设的课程与企业培训在每个职业领域都有明确的对应关系。课程内容既要符合企业所需的岗位标准,也要符合行业通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双方根据企业岗位标准设置“双元课程”、制定专业教学方案。
图2 课程体系
根据校企双方的资源配置情况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个性拓展课程内容整体规划,按序教学。校企合作开发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过程导向为基础进行模块化教学。
3.2.2 建设“双导师”队伍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高职教师与企业师傅组成“双导师团队”,落实“双元育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企业是主导者,“双导师”团队通过深度调研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等(表1)。学校通过企业调研和顶岗实践等方式和手段加强培养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在此基础上选拔专业理论知识深厚、责任心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的专业教师入选“双导师团队”;合作企业选拔政治素质高、技术业务好及表达能力强的企业师傅担任企业导师,企业明确企业导师的职责和权利,企业导师承担的教学任务纳入企业的年终考核,并可享受带徒津贴。学校打破现有教师编制,建立流动教师编制并设兼职教师岗,学校将学校导师到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教师的年度考核并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
表1 专业顶层设计中的“双导师”任务分解
3.2.3 教学组织与考核评价 采用TPRF质量监控体系进行教学组织与管理。现代学徒制以“双元育人”为基础,以“校企共管、多元评价”原则为准绳,建立职业院校、企业和第三方参与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TPRF)。质量监控体系包括现代学徒制实施的目标与过程监控机制和校、企及第三方参与的多元评价与反馈机制(表2)。通过该质量监控体系可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顺利实施。
表2 TPRF质量监控体系
根据分段教学的要求,商务英语专业“外贸试点班”第一、二学年主要在校内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第五学期,主要学习职业核心课程,并进行校外阶段性实训;第六学期,学生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在合作企业从事相应岗位的定岗实习工作,为期四个月。具体操作如下:建立与专业培训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建设了理实一体化实训室,购买了剑桥商务英语、商务英语翻译、外贸函电及国际贸易实务等的模拟操作系统,以保障课程的教学需要。四门专业核心课程全部安排在理实一体化实训室,主要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学生在第五学期进行实训:理论部分由学校老师负责指导,集中模拟实训主要由企业导师进行指导和评价。第六学期,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习期间,完全由企业导师负责技术指导和综合评价。
为了提升学习效果,实施灵活的教学方式。在学习的内容和时间安排上,充分考虑企业的需要,合理安排学生顶岗、跟岗学习任务,既能解决企业用工矛盾又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真正做到“工学交替”。
建设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外贸试点班”的考核评价机制根据商务英语专业特点,明确评价目标、主体、指标及实施办法、流程和结果反馈,实现动态调整。教学过程考核方式根据课程标准,实行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基础知识的考核主要由学校导师负责,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基础专业知识;岗位技能的考核主要由企业师傅负责,根据岗位标准进行核心能力考核,两个部分的成绩构成学生的学业成绩。
图3 校企一体化分段教学示意图
图4 专业课程考核示意图
学分和学制实行弹性管理。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专业核心课程学分与相应的岗位学分对等,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完成课程学习取得学分或完成某个岗位的某项任务完成学分。如外贸英文函电课程3.5学分,学生可以选择通过完成一学期的课程学习取得3.5学分,也可以选择跟随企业导师圆满完成一项外贸跟单任务取得学分。其次,结合国家出台的1+X证书试点制度,学生取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可以折算相应学分。比如:学生取得外贸单证员资格证书,就可以获得外贸单证这门课程的2个学分;取得BEC初级可以获得剑桥商务英语(初级)课程的3个学分,BEC中级替代剑桥商务英语(中级)课程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