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24例登革热的临床特征分析

2020-08-26刘银辉张巧玲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登革热白细胞抗原

刘银辉,张巧玲

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 感染科,广东 佛山 528100

登革热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又名“断骨热”,是由伊蚊传播登革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目前尚无疫苗防治该病毒。提高临床医师早期诊断水平,控制登革热的流行和发生是关键。2019年我市登革热爆发流行,现将2019年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224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诊断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9 年8月至11月发病后第一时间就诊并最终入住三水区人民医院感染科的224例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登革热患者。就诊时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及体检结果,收集流行病学资料。224例患者中临床诊断符合典型登革热221例、重症登革热3例。

1.2 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下发的登革热诊疗指南(2018年版)中登革热的诊断标准[1]。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头痛、皮疹等。检测患者血清中登革热病毒NS1抗原和特异性IgM、IgG抗体,采用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试剂盒(胶体金法)进行检测,操作步骤按说明书进行。每2 d进行1次血常规检查,每7 d进行 1次肝、肾功能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4例登革热患者中,其中男99例、女125例,男女性别比例为1∶1.26;年龄13~89岁,平均年龄 (51.3±17) 岁。

2.2 年龄分布

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3~60岁,占66.5%。60~80岁老年人占29.9%,>80岁老年人占3.6%。

2.3 临床症状与体征

224例患者均有发热,热型以不规则热为主,少数为稽留热。152例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89例出现皮疹,皮疹的部位最常见是双手,多为斑丘疹、针尖样出血点或“皮岛”样表现等,常伴有瘙痒,少数奇痒,不脱屑。见表1。

2.4 实验室检查结果

2.4.1 血常规检查结果

224例患者发病第1、3、5 d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减少者所占比例分别为8.0%、84.4 %、74.1%,最低值0.89×109/L;血小板计数(PLT)减少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7 %、53.2 %、72.8 %,最低值4×109/L。见表2。

2.4.2 血清学及生化检查结果

登革热病毒NS1抗原、IgM抗体、IgG抗体呈现不同程度阳性;肝功能异常、心肌损害较多,肾功能损害较少,血钾及血钠有不同程度降低。见表3。

表3 224例登革热患者血清学及生化检查结果

2.4.3 尿蛋白阳性

尿蛋白阳性,81例,占36.2%。

3 讨论

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涉及心、肝、 肾脏、皮肤、消化、血液等多个脏器系统,与有关文献[2]报告一致,但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消化道症状比例较高,高于文献[3]报道。 出血多见,多数表现为牙龈出血,少数为鼻出血、皮下出血,多见于血小板计数减少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等凝血功能基本无异常,与何惠达等[4]报道2014年广东省暴发流行登革热伴出血的患者多有凝血功能障碍不同,不能排除体外检测试剂不同所致[5]。

患者白细胞总数、血小板计数减少,考虑与登革热病毒进入人体后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时抑制骨髓中白细胞和血小板系统,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倾向[6]。但我们亦发现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多出现在发病第3天后,急剧减少多发生在发病5天后,白细胞最低可降 至0.89×109/L,血小板最低降至4×109/L,但二者下降无相关性。故动态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对登革热的诊断非常重要,与文献[7]报道一致。

本组223例患者登革热病毒NS1抗原阳性,阳性检测率达99.6%,并且分布于病程的各个阶段,故登革热病毒NS1抗原是临床诊断登革热的良好指标之一,与梁增伟等[7]报道一致。54例特异性IgM抗体阳性,但发病4 d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仅8例,4 d后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有46例,提示在早期诊断方面,检测登革热病毒NS1抗原比特异性IgM抗体更优。

本组病例约一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肝损害和肌肉损害,损伤的机制可能是登革热病毒对肝脏细胞及心肌细胞的直接侵犯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机体免疫反应[8]。

本组病例发现存在不同程度肾脏损害,与文献[9]报道一致,但异常的比例并不高,说明登革热对肾脏功能的影响程度有限。

12%的患者血钠降低,52.2%的患者血钾下降,较叶子等报道[10]的2014年广州地区登革热患者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的比例偏高,考虑与今年的患者消化道症状明显有关。

综上所述,登革热流行季节如出现较多的发热、关节、肌肉酸痛、乏力、头痛、皮疹伴有白细胞或/及血小板计数进行性下降的患者时,临床医生除了详细询问病史、全面采集流行病学资料、了解发热外,还要注意是否有相关的伴随症状,特别是消化道症状。动态观察白细胞计数、 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早期检测登革热病毒NS1抗原,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

猜你喜欢

登革热白细胞抗原
苏州市D抗原阳性无偿献血者C和e抗原阴性率及其筛血策略*
登革热流行现状及诊疗进展
白细胞
2018—2019年昆明市191例登革热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负载抗原DC联合CIK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关于血型问题的释疑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减少是免疫力降低了吗?
登革热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