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MOOC)对高校教学改良研究

2020-08-25王嘉欣郝嘉欣肖文慧凌正

青年时代 2020年16期
关键词:慕课教学改革互联网

王嘉欣 郝嘉欣 肖文慧 凌正

摘 要:2020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收官之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教育的兴起给高校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MOOC教学依托联通主义理论,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助力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笔者以安徽大学为例,通过实践体验、问卷和访谈等多种途径,深入研究MOOC教学发展现状,以在校大学生的视角为MOOC教学成效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和最终优化该去向何处等问题提供建议。

关键词:慕课(MOOC);教学改革;联通主义;“互联网”+教育

一、引言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随着我国现代教育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MOOC这一“互联网+教育”的全新模式逐渐发展起来,它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改进高校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以满足数字时代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MOOC的发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知识资源共享与教育公平,同时推动了高校教育系统的革新与发展。

二、MOOC的概念及特点

MOOC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译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通过网络进行在线课程开发的一种教学模式。MOOC以联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为基础[1],联通主义表述了一种适应于社会需要的学习模式,学习不再是同化和顺应的个人活动,学习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2],联通主义与实践的结合就是MOOC。MOOC课程不同于传统的大学课程,MOOC具有开放性、大规模、自组织、和社会性等特点[3]。

(一)开放性

MOOC以兴趣导向,不分国籍,知识宝库由全社会共享,不受年龄、性别、身份等限制,学习者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喜欢的一门或多门MOOC课程。

(二)大规模

与传统课程相比,MOOC的参与者较多,一门MOOC课程在线人数少则几千人,动辄上万人,课程学习不受人数限制。MOOC不是个人发布的一两门课程,MOOC教学资源丰富,含有大量不同学科性质的课程,那些由参与者发布的课程是大型的、大规模的。

(三)自组织

MOOC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出门,不受时空限制,授课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时间进行课程录制,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按需学习,自由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在网络环境下,随时随地进行课程学习。

(四)社会性

MOOC平台具有话题讨论区,教师可以围绕课程内容设定话题,学生进行讨论,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社会性互动增强了MOOC学习者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提升[4]。

(五)借助网络

MOOC是网络课程,不是传统的线下课程,课程资源发布于互联网上,在网络环境下就可以进行学习,只需要借助网络和一台电脑,就可以享受全球各地的一流课程。

三、MOOC教学对高校教学的影响

联通主义和MOOC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是21世纪教学网络化和信息化的一种新趋势,适应于当前社会结构变化,也适应于当前学习的需要。在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MOOC的应用与发展也给高校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下面笔者将以安徽大学为例,详细探究MOOC教学对高校教学带来的影响。

(一)对课程教学的影响

1.增强了课程教学的多元化和趣味性

根据问卷收集的结果来看,安徽大学的MOOC教学有录播视频(88.89%)、直播讲解(51.11%)、在线测试(37.78%)、话题讨论(48.89%)等方式,形式、方法多样。MOOC使课程教学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可以通过与知识相关的视频、音频、图片进行教学,以此来调节课堂氛围,增强课程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

2.提高了课程教学的灵活性

受疫情影响,现在安徽大学所有学生均在家里通过优慕课或安徽大学网络教学综合平台进行线上学习,不受地点的限制。MOOC教学是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时间地点,打破教室束缚,教师可以方便快捷的收集和发布教学资源,使课程教学更加灵活方便。

3.有助于课程教学的拓展和延伸

从问卷结果来看,通过MOOC学习进行课外延伸的同学占比55.56%。而MOOC平台确实有丰富的課程教学资源,并且教学资源共享,通过MOOC课程,学习者可以获得更多的优质课堂资源,让学习者在掌握了解了课程知识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具体情况进行课程知识的延伸学习,以达成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强化教学效果。

(二)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1.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与教师的沟通访谈,笔者了解到MOOC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也对教师提出了挑战。“互联网+”的教学方式,对高校教师的计算机水平提出一定的要求,高校教师需要将自己授课的教学资源与MOOC教学的平台进行整合,将教学设计与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结合,从而提升了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2.促进教学方式的改进

传统教学方式是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而MOOC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性,教师只是教学的引导者和促进者。MOOC教学与时俱进,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和终生学习的需要,是传统教学模式很好的补充,有利于改进高校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适应网络教学的新模式。

3.促进教学理念的创新

MOOC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促使教师接受新的教学理念,由之前的“以老师为中心”到MOOC教学模式下的“以学生为中心”,让学习者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和中心,有效地提升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对学生能力的影响

1.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问卷结果显示,有87.5%的同学认为MOOC学习影响了自主学习能力,MOOC学习以学生为中心,是一项高度自主性学习的过程。没有教师的监督,没有时间的约束,没有地点的限制,学习形式更加灵活。MOOC学习需要学习者通过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充分调动了学习者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习者的思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2.提高了学生信息源查找能力

在此次问卷调查中,笔者发现有52.5%的同学认为MOOC学习提高了自己知识查阅,信息源查找的能力。知识不断进化,学生对未来个人发展所需知识的学习能力比对当下知识的掌握能力更重要[5],掌握信息源查找能力比掌握知识更重要。在MOOC学习过程中,教师会在平台上发布学习任务,学生需要根据问题查找课程相关资料,通过多样化的学习资源的查找有利于学习者的知识查阅、筛选和整合能力的提高。

3.提高了学习者获得更多知识的能力

在此次调查中,有82.22%的同学认为MOOC学习丰富了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者在MOOC平台上,通过对慕课的自由选择,可以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按需择课,丰富学习内容,获取大量丰富的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利于课程知识的内化和扩展

(四)对学校教学管理的影响

第一,MOOC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学校传统的教学体制的改革,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推动学校MCOOC平台建设[6]。

第二,有利于学校加强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结合高校自身优势,选择具有本学校特色的课程进行开发,建设最具特色的MOOC共享平台。

第三,为学校教师提供MOOC教学培训,高校教师在面对新的网络教学模式时,会觉得较为陌生,为了让教师熟练掌握MOOC教学平台应用于课堂上,学校教学管理部门需要制定出相应的MOOC培训制度,对高校教师进行培训。

四、对高校MOOC教学的改进建议

目前,MOOC教学发展态势良好,对高校教育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我们要认识到为持续提高高校教学质量,这一教学模式仍存在改进的空间。笔者作为MOOC教学的亲身试验者,在学生视角下为其发展提供一定的改进建议。

(一)丰富教学交互方式,提高师生参与度

慕课教学中,要不断提升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方式,提高学习者课程参与度,提升慕课教学质量[7]。一方面,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比如,线上回帖问答,促进师生间和生生间知识共享与实时的沟通交流;另一方面,提高参与度,积极的参与能够提升学习者的主人翁意识,鼓励他们利用互联网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关注教学体验,提供师生反馈渠道

在慕课教学模式中,在前期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安排教学课程、准备教学资料。教学开始后,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由平台记录,收集到的信息要实时反馈给教师,方便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搭建师生向平台的反馈通道,改善硬件限制,为平台发展提供改进建议。

(三)丰富课程资源,发挥慕课辅助作用

就目前教学发展而言,慕课更多的是发挥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辅助作用,在学生充分适应“互联网+”教育模式后,再采用慕课独立教学模式。尽管互联网技术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相当一部分学习者更多把慕课当作是信息发布源而已,并未形成有效的“互联网+”学习方式[8]。现阶段笔者建议由专业教师指导,采用小组合作模式,在慕课辅助下完成课程学习。

五、结语

MOOC教学被称为“教育领域的革命”,依托互联网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传统课堂教学以外的学习的新可能,同时,也极大地冲击着传统教学模式。以安徽大学为例,我们可以看出,MOOC教学对高校教学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积极的辅助性影响,但是随着MOOC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也对高校教学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相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高校在日后的教学中,应该促进MOOC模式與传统模式相融合,丰富教学交互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以及总体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雪贞.新媒体时代大学英语教学[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4):57-60.

[2]George Siemens.Connectivism: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C]//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 Distance Learning,2005.

[3]李青,王涛.MOOC: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2(3):32-38.

[4]方旭.MOOC学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3):46-54.

[5]王佑镁,祝智庭.从联结主义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取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6(3):5-9.

[6]陈晓茹.浅析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下高校“慕课”的建设与发展[J].速读(下旬),2015(6):292-292.

[7]张忠意. 我国高校慕课教学质量保障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9.

[8]朱敬,蔡建东.欧洲慕课利益相关者峰会系列报告的技术文化分析及其对我国大学慕课的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20(1):41-52,111.

猜你喜欢

慕课教学改革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