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略特《荒原》中的陌生化方式
2020-08-25王钧毅
摘要:陌生化方式在现代诗歌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陌生化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解读T.S.艾略特的《荒原》,理解艾略特的艺术追求,探求陌生化在诗歌中的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T.S.艾略特 《荒原》 陌生化
艾略特为道德堕落与精神危机频现的欧洲社会构建了荒原这一客观对应物,诗人将现代社会的各个层面用象征的方式展现出来。艾略特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将诸多有情节和暗示性的片段有机地拼接在一起,使读者在目不暇接的同时感受到了一种无限荒凉之气氛。《荒原》揭示了欧洲人因为抛弃了信仰,而陷入情欲之海和欲望罪恶之中无法自拔,表现出一种精神堕落、无处归依的生活状态。
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最早提出陌生化理论,“艺术的目的是提供作为视觉而不是作为识别的事物的感觉;艺术的手法就是使事物奇特化的手法,是使形式变得模糊、增加感觉的困难和时间的手法,因为艺术中的感觉行为本身就是目的,应该延长。”陌生化理论强调文学作品的反常性,通过情感逻辑使表面上不相关而有内在联系的诸种因素在冲突的过程中造成陌生化的效果,超出读者的阅读预期,震撼读者的情感。艾略特在《荒原》的创作中践行了陌生化方式,通过变形、通感、虚实结合和选材的陌生化,使读者在阅读时产生了耳目一新的审美感受,主动参与作品的再创作,用想象填补作品的多义性内涵。
一、陌生化方式与艾略特的艺术追求
《荒原》创作的时间段在1919年到1921年之间,并发表在1922年的《日晷》杂志上。《荒原》创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人们仍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之中,开始丧失信仰。第一次世界大战将有着古老文明建筑的欧洲破坏得只剩下一片荒原。为了呈现这样种时代面貌,艾略特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找到了荒原这一客观对应物,并主要运用了陌生化的手法象征性地呈现了当时道德堕落、信仰丧失的欧洲景象。
1905年的秋天,艾略特在哈佛大学攻读哲学,1910年到巴黎索尔本大学从事哲学研究,1914年前往牛津大学研习希腊哲学。从艾略特的求学经历中可以了解到,他一生都在研究哲学问题,具备了很高的哲学造诣。这使他在其作品中或多或少地带有哲学的印记。《荒原》也不例外,作品中充斥着一些晦涩难懂的内容,艾略特将自己在哲学和其他学科上的见解融入《荒原》的创作中,在拓展作品深度和广度的同时,也造成了这部作品在内容选材上的陌生化,使读者很难读懂。
其次,艾略特在《荒原》中所用的意象大都诡谲奇异,例如“洞穴”“坟墓”“尸骨”等。他通过这些异乎于寻常的意象,深刻地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社会的普遍衰落和欧洲人道德的普遍堕落。作为一名诗人,艾略特深入了解当时人们的生存处境和生活状态。同时,艾略特通过引用前人文学中的典故和现象进行今昔对照,将诗歌导向了对于本原性荒原的揭示,也就是说这种荒原心理广泛存在于各个时期各个地域人们的精神层面中。这种荒原心理表现为缺乏沟通,缺乏爱心,耽于情欲,不知克制,生活无聊、空虚、毫无意义等。艾略特的《荒原》与同时期的诗歌作品截然不同,成为当时最好的诗歌作品,这得益于艾略特采用了新奇独特的事物,使读者惊讶和好奇。这也是陌生化手法所追求的。
《荒原》的陌生化还由于内容上的删减。原稿有800多行,正常刊登时被删减至433行。因此,艾略特真正想表达的内容并没有完全展示出来,意义的空白在提供给读者更多想象空间的同时,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并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融入进去,从而使读者在阅读《荒原》时有不同的阅读感受。
二、陌生化的具体使用
(一)变形方式的运用
在第二章《弈棋》中,诗人着重表现荒原人的道德堕落与精神危机。“她坐的椅子,像金碧辉煌的宝座”采用了近取譬的手法,将椅子进行夸张,这既是主体在一种放纵情欲之下的心理感觉,也是这种奢靡生活的投射。在之后的对这种生活的描述中,艾略特极尽铺陈之能事,无论是两个金色的丘比特,还是化用其他文学作品中的“细工雕刻的凹形镶板”,都对这种淫乱奢靡的生活进行了反讽,也为之后的三个淫乱的典故做了完备的铺垫。诗人表现了上流社会男女的淫欲和罪恶。“火光下,发刷下,她的长发/散成点点火星/化为语言,接着又将是一片死寂。”由长发到火星再到语言的跳跃是一种远取譬的方式,艾略特将本来优美迷人的长发在自我情感的投射之下作了诗意的变形。火星是稍纵即逝的热烈的象征,语言在这一情景之下是淫乱话语的暗示,它们都导向了最终的死寂。这是在一片死寂中的一点火花,住在耗子洞穴里的他们注定连自己的尸骨都将丢失。
在第三章《火诫》中,现实中的场景在艾略特的笔下通过畸联方式进行了变形。在想象的构建之下,无论是泰晤士河,还是城市,都染上了腐败和死亡气息。现代男女荒谬的游乐散去之后,时间在诗人心理的投射之下變得漫长。死寂和混乱的背景下,诗人内心沉重而绝望,泰晤士河被污染的细节在诗人的眼前不断扩大。“空酒瓶”“废纸片”“丝手绢”“硬纸盒”“香烟头”等人们夏夜游乐留下的生活废弃物,使诗人仿佛听到了尸骨的咯咯声和嗤嗤的笑声,呈现了一幅令人不寒而栗的荒原景象。
(二)通感手法的使用
在文学创作中,古希腊诗人荷马最早使用通感修辞手法。十六、十七世纪的“奇崛诗派”和19世纪的浪漫主义诗人,都擅长运用通感手法。19世纪末的象征主义诗人在创作中将通感当作主要的艺术手段,并提出了“通感说”。波德莱尔认为,大自然的各种芳香、颜色、音响虽各具特质却互相呼应,甚至可以互相转化。同时,外界的事物也可以与人的精神互相对应。艾略特作为象征主义代表诗人,他的《荒原》中也不乏使用这种手法。在第二章《弈棋》中有这样的描述,“象牙的、彩色玻璃的小瓶……在芳香氤氲中的感官。”其中的感官不仅仅是嗅觉,还是视觉、听觉等不同感觉的混合。这表现了在香水气味的作用之下,人处于一种感觉和理智被蒙蔽的状态,而自甘堕落,放纵自己的情欲。在第五章《雷霆的话》中,“当火炬映红了一张张汗涔涔的脸/当花园里只留下一片寒霜般的寂寥/当受尽了人间冷酷无情的极度痛苦。”其中的“寒霜般的寂寥”就运用了通感的手法,从触觉转移到意识觉,使寂寥这种抽象的感受具体化为经历寒霜时的触感,表现了荒原人在失去信仰之后无聊空虚、虽生犹死的境况。“报时的钟敲着缅怀往昔的钟声/还有从空虚的水池和枯竭的井底唱出的歌声。”此句中从视觉转移到听觉,“空虚的水池”和“枯竭的井底”本不可能会有人唱歌,这可能是诗人的主观想象抑或是从其他地方传来的歌声。这样的组合偏离了我们平时的认知,增加了审美感受的难度,拉长了审美时间,延长了审美过程,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这歌声是绝望凄凉的哀叹。
(三)虚实结合手法的使用
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思想情感与具体的景物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现实中的景物描写与想象、回忆中的场景相结合。一种是以抽象的思想情感为虚,以具体的景物描写为实;一种是想象与回忆的场景为虚,以现实中的景物描写为实。“一个女人紧紧拉起她乌黑的长发……还有从空虚的水池和枯竭的井底唱出的歌声。”在这一段中艾略特将一组意象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欧洲社会的荒凉和失落。诗人通过一系列的情感词,如“如泣如诉”“空虚”“枯竭”等,将主观情感加诸这些外在的景物上,将自己的内心绝望和失落的感受在现实中找到了对应物。女人、蝙蝠、高塔、水池和水井是实写,是现实中的景物。而“一座座高塔在天空中翻滚颠倒/报时的钟敲着往昔的钟声”则是虚写,是诗人在想象和回忆中的场景。虚实结合的手法使诗歌避免平铺直叙,在虚实之间来回穿梭跳跃,使诗歌灵动而又充满张力。
(四)选材的陌生化
第一章《死者的葬礼》最后部分有这样的诗句:“去年你栽在花园里的那具尸体……不然它会用爪子把尸体又刨出来!”艾略特在原注說明,这四行诗化用于魏布斯特《白魔鬼》中的挽歌,艾略特借助疑问句的形式来传递确定的信息,以加强抒情语气,强有力地表达鲜明的爱憎态度。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讲现代人虽生犹死。但死在作为生命源泉的“水”里,又暗示着再生的希望。诗人引用了腓尼基人弗莱巴斯因为情欲溺死于水的文学典故,采用寓言的方式展现了欧洲人的生存困境和对未来的展望。
第五章《雷霆的话》第六段中,艾略特用“腐朽的洞穴”“坍圮的坟墓”“野草”“枯槁的尸骨”“孤零零的公鸡”等意象,表现了教堂成为埋藏尸骨,栖息鬼魂的所在,营造了一种绝望凄惨的氛围。并在其中穿插了骑士到荒原中心寻求圣杯和长矛的故事,以及公鸡啼鸣示意鬼魂和恶魔离去的文学典故,呈现了作为象征的教堂已经行将就木,在现代欧洲式微,人们失去信仰之后茫然无措、虽生犹死的生存处境。
三、结语
艾略特的《荒原》在艺术成就上超越了现代派的其他诗歌作品,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是因为艾略特在其作品中运用了陌生化的创作手法。他对诗歌的语言做了创新和拓展,实现了陌生和疏离的效果。另外,艾略特的《荒原》在读者的审美体验和再创作之下不断地扩大了阐释的可能性,陌生化的方式也使读者更加积极地参与阅读过程,延长了对作品的感受过程,获得了新鲜的美感体验。因而艾略特的作品得以经受时间的考验,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
参考文献:
[1]茨维坦·托多罗夫,编选.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M].蔡鸿滨,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2]T.S.艾略特.荒原——艾略特文集·诗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3]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王钧毅,男,硕士研究生,青海民族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外文学比较研究)(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