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管理成功的关键
2020-08-25陈合强施会强
陈合强,施会强
(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海门226103)
不同的肉鸡品种适合于肉鸡市场的不同领域,这样就能通过选择最适合的品种充分满足特定的经营需求。所有的品种在遗传选育过程中都平衡了父母代种鸡和商品代肉鸡的性能,这种选育方法能够保证这些品种在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发挥最高的生产性能标准。
影响肉鸡生长和品质的因素有健康、雏鸡品质、饲料供应、光照、通风、饲养密度、鸡只福利、营养、温度、水的供应、疫苗接种情况等。为发挥鸡只固有的基因潜力,应确保所有因素得到充分而恰当的关注。饲养肉鸡的鸡舍各不相同,每一群肉鸡都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来满足其需求。肉鸡场的管理者应了解鸡只的需求并通过实施饲养管理手册中阐述的灵活的管理方法满足这些不同要求,以确保每一鸡群都能实现最佳生产性能。
肉鸡管理成功的关键是满足屠宰加工厂客户的要求,而加工厂的要求并非一成不变,这些要求取决于所售的是什么样的鸡只及需要什么来满足严格的重量指标(包括目标重量与差异性)和肉鸡品质,违反这些指标会增加成本。良好的肉鸡福利与出色的商业表现相辅相成,得到精心照料的鸡只能够保持均匀性,其活重可以预测,它们将更加符合屠宰重量目标及随后的产品重量指标,加工时具有良好的出肉率且在加工厂中被降级的机会更少。
1 肉鸡生产
肉鸡生产只是一条完整生产线的一部分,因此不应单独考虑。在生产线的任何一个环节上做出改变都有可能对肉鸡生产的下游环节和加工性能造成严重后果。通过对客户肉鸡数据所做的分析表明,增加饲养密度或减少鸡群批次之间的间隔时间会降低平均日增重且饲料转化率较差。因此,尽管增加生产系统中的鸡只数量在财务上看起来很有吸引力,但需对这类改变带来的财务影响做适当评估,把生长速度的降低、生产性能的不稳定、更高的饲料成本和产肉量的减少等负面因素考虑在内。肉鸡的生长阶段是鸡肉生产整体过程的一部分,该过程由饲料加工厂、父母代种鸡场、孵化场、肉鸡养殖场、屠宰加工厂、零售商和消费者所组成。肉鸡管理者的目标是在经济约束的范围内取得所需的鸡群生产性能。肉鸡生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终的生产性能取决于每一步骤是否能够成功完成。为获得最佳生产性能,对各个阶段必须严格评估,在需要改进的所有地方做出改进。管理人员应对影响整个生产过程的因素和直接影响鸡只管理的因素有清楚的了解,在孵化场内、运输过程中和加工厂内有必要做出改变。在肉鸡生产过程中,鸡只从鸡蛋孵出再到养鸡场和加工厂,在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之间有一个过渡期,必须妥善管理过渡期,以尽量减少鸡只的应激。肉鸡生产的关键过渡期是雏鸡的孵化;出雏、保管和运输;培育幼龄雏鸡良好的采食行为;从辅助饲喂和饮水系统转换到主系统;出栏时捕捉并装运肉鸡。
2 现场管理
绝不能低估现场管理对肉鸡福利、生产性能和盈利的重要作用,优秀的现场管理人员能够迅速发现问题并做出反应。良好的现场管理来自于人类与肉鸡及其环境的积极互动(鸡群感知),现场管理人员必须时时观察并了解鸡群中的鸡只及环境。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密切观察鸡的行为特征和鸡舍内部的状况,这样的监测过程通常被称为“鸡群感知”,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牵涉到现场管理人员的所有感官。优秀的现场管理人员还必须能感同身受,富有奉献精神,具备良好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关注细节,有耐心。
如果仅仅监测鸡场的记录如生长速率、饲料消耗量等就会错失来自鸡只及其环境的重要信号。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培养对环境和鸡只感受的认知,了解鸡群的正常行为特征与鸡场记录,以便迅速查明和纠正鸡只状况或环境中的任何不足之处。应由同一个人在每天的不同时间观察鸡群的环境和行为,在鸡舍内完成日常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应随时观察,还应进行具体巡查。
2.1 进入鸡舍之前
留心时间和周围的气候条件,有助于提供信息来判定风机、加热器、湿帘和进风口应如何运行,是否与系统调节点相吻合。进入鸡舍前轻轻敲门,然后慢慢开门,鸡舍门打开时是否有轻微阻力,阻力大小反映出通风系统的设置情况即进风口的打开程度和风机的运行状态。缓缓进入鸡舍并停下,直到鸡群对你的存在习以为常,在这段时间内,不断使用你的所有感觉器官判定鸡群的状况。进入鸡舍并对鸡群和环境进行初步观察后,应缓慢地巡视整个鸡舍并进行评估,这样才能保证在整个鸡舍内,环境和鸡只行为的差异降至最低。在巡视鸡舍的过程中,要下蹲到鸡只的高度,抓起任何没有走开的鸡只,它们是否有病,有多少只鸡受影响,你在鸡群中走过以后鸡只是否会返回并填满你留下的空处,它们是否警觉而活跃,观察鸡只的健康和神态如姿势、敏捷性、眼睛和步态。
2.1.1 看
鸡只是否正在避开特定的区域,鸡只是否在喘气,喘气的情况是否只限于鸡舍的一个区域,加热器是否工作正常,温度调节点是否需要调整,水泵是否工作正常,水是否均匀地散布到湿帘上,空气中的灰尘和垫料状态是否因饮水器漏水或湿帘水流量过多而造成局部结块,冷空气是否正在进入鸡舍并下沉到地面,鸡粪是湿软或是干硬,鸡粪中是否有饲料颗粒,喂料器和饮水器的高度是否恰当,饮水器是否有漏水或不出水现象,喂料器中是否有料,饲料的质量如何。
2.1.2 听
细听鸡只呼吸道声音、风扇轴承和饲料绞龙的机械声。鸡只是否在鸣喘或打喷嚏或表现出呼吸窘迫,它们的发声如何,和前几次巡视相比鸡群的声音听上去如何,喂料器的绞龙是否一直在转动,料塔中的饲料堆是否形成空洞,风机轴承是否发出噪音。
2.1.3 感受
注意你的皮肤感受到的气流是否有贼风,鸡舍中的温度怎样,空气在脸上的感觉(闷、潮湿、冷、热)如何,空气的流速很快或根本没有空气流通,颗粒破碎料中是否有粉尘,颗粒料在手中和喂料器中是否易碎,垫料状态(捡起并感受垫料的状态,如垫料在压紧后黏在一起不再散开表示水分过多,可能是通风不足所致)如何。
2.1.4 闻
闻环境中的气味如氨味,空气是否陈腐,饲料闻起来怎样。
2.2 定期检查鸡只
眼睛清澈没有受刺激迹象;羽毛清洁没有竖起来;嗉囊是否有饲料,是软或硬,是否有垫料,有助于说明鸡只的采食情况;胸部无瑕疵没有水疱;附关节和脚底应清洁,没有刺激留下的标记,无脚垫;皮肤无瑕疵,没有抓痕或附关节妁伤的痕迹;肛门清洁,没有稀粪便迹象。这些观察结果有助于对各鸡群或鸡舍得出一个总体印象。把这些“鸡群感知”信息与实际的鸡场记录相比较,鸡只的状况是否符合预期目标,如果发现任何异常之处,必须进行调查,制定行动计划来解决出现的任何问题。
2.3 评估育雏开端
雏鸡入舍后前48 h检查嗉囊饱满度,达到理想的嗉囊饱满度指标。如果嗉囊饱满度低于目标,说明雏鸡的采食与饮水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必须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为了确保肛门温度保持在理想的39.4~40.5 ℃,雏鸡入舍后4~5 d检查肛门温度。
2.3.1 嗉囊饱满度
雏鸡一旦开食、开水,就应立刻采食和饮水且嗉囊充满饲料。雏鸡入舍后在关键时间阶段检查嗉囊饱满度有助于建立早期食欲,入舍后的前48 h 应检查其嗉囊饱满度,前24 h最关键。入舍后2 h进行初次检查有助于发现其是否已找到饲料和饮水;之后在入舍后8 h、12 h、24 h和48 h(见下表)分别进行检查以判断雏鸡的食欲发展情况。在鸡舍3~4 个不同区域围栏边分别抽样检查30~40只雏鸡,轻轻触摸每只雏鸡的嗉囊,如果雏鸡找到了饲料和饮水,嗉囊应饱满、软而圆润;如果嗉囊饱满,但还能明显触摸到饲料的原始物理状态,说明雏鸡饮水量不足;如果嗉囊饱满度低于目标,则需考虑下列因素如雏鸡入舍前鸡舍是否得到适当的预温,雏鸡入舍时空气、垫料温度及相对湿度是否正确,育雏区域光照强度是否达到最佳,鸡舍通风量是否均匀,雏鸡的采食和饮水是否有阻碍,是否90%的育雏区域都覆盖有育雏垫纸并在其上撒上饲料,采食和饮水位置是否正确,是否少量多次地进行饲喂等。
表 嗉囊饱满度参考指标
2.3.2 肛门温度
检查雏鸡肛门温度是确定环境条件是否正确的良好方法之一,出雏后4~5 h雏鸡肛门温度应在39.4~40.5℃,雏鸡入舍后4~5 d至少应在鸡舍的5个不同地点检查至少10只雏鸡的肛门温度,特别应关注鸡舍内湿度比较低或比较高的地方如墙边或育雏伞下面。检查肛门温度时,轻轻地抓稳雏鸡使其肛门朝外,将耳温仪探头放到肛门处裸露的皮肤并记录温度,避免在雏鸡肛门湿而脏时检查。运雏车到达鸡场时,从运雏车的不同区域检查雏鸡体温(车的前、中、后各抽取1盒,每盒5只雏鸡),有助于了解雏鸡运输过程中温度是否均匀、环境条件是否正确以及雏鸡到场时状态等有价值的信息。
2.4 关注关键年龄阶段的管理目标
2.4.1 雏鸡到场以前
对鸡舍和设备进行全面清洗和消毒,确认生物安全措施的效果。预热鸡舍,执行最小通风。雏鸡到场前应将温度和相对湿度至少稳定24 h。整舍育雏温度为30 ℃、区域育雏育雏伞边缘为32 ℃,地面温度28~30 ℃。相对湿度60%~70%。自动及辅助饲喂系统和饮水器必须到位,在雏鸡入舍前不久要装满。雏鸡到场前要冲洗水线。雏鸡的饮用水温度应在18~21℃。在地面上均匀铺撒2~5 cm厚的垫料。
2.4.2 雏鸡到场以后
检查并监测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和通风),保证它们适合于雏鸡的开食和活动。确保设定了最小通风量,以保持温度和相对湿度,排出废气,提供新鲜空气;避免贼风,对低龄雏鸡地面高度的实际风速应小于0.15 m/s。光照强度必须保持在能够促进采食和饮水的程度,光照必须均匀分布在整个育雏区。雏鸡入舍后应观察其行为1~2 h,以确认环境条件适当,雏鸡可以方便地采食和饮水。对雏鸡进行抽样称重(每个舍取3 盒)并计算平均体质量。
2.4.3 0~3日龄
通过良好的育雏管理促进雏鸡食欲。根据鸡只的行为和鸡龄调整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和通风)。入舍后7 d 内提供23 h 光照和1 h 黑暗。肛门温度应达到39.4~40.5℃,应从鸡舍的5个不同地点至少采集10只雏鸡来检查肛门温度。在前48 h内检查嗉囊饱满度,以确定雏鸡是否找到了饲料和水;应从各鸡群中采集约30~40只雏鸡进行检查。
2.4.4 4~6日龄
根据鸡只的行为和鸡龄调整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和通风)。通过观察自动喂料器中的鸡只行为和活动,撤除垫纸上和辅助料盘中的饲料,以便促成从辅助喂料器和饮水器到自动喂料器和饮水器的顺利过渡。如使用育雏围栏或半栋鸡舍育雏法,应逐步扩大育雏范围,让雏鸡在5~7 h时能够走遍整个鸡舍。
2.4.5 7~13日龄
根据鸡只的行为和鸡龄调整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和通风)。7 d对鸡只进行抽样和群体称重,至少称量各鸡群的1%或100只鸡(取其多者),7 d时的重量应至少是1d 重量的4 倍。正确管理从育雏料到中期料(10~13 d 左右)的过渡;监测饲料的物理质量。根据鸡只的生长情况调整饮水器和喂料器的高度。7 d 后至少提供连续4 h 的黑暗期。
2.4.6 14~20日龄
根据鸡只的行为和鸡龄调整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和通风)。14 d 对鸡只进行抽样和群体称重,至少应称量各鸡群的1%或100 只鸡(取其多者),根据鸡只的生长情况调整饮水器和喂料器的高度。
2.4.7 21~27日龄
根据鸡只的行为和鸡龄调整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和通风)。管理从中期料到后期料(25 d 左右)的过渡,确保各种日粮之间过渡顺利,饲料供应没有中断现象;监测饲料的物理质量。21 d 对鸡群进行个体称重。至少应称量1%或100 只鸡(取其多者),计算鸡群的均匀度。根据鸡只的生长情况调整饮水器和喂料器的高度。
2.4.8 35日龄到最终
根据鸡只的行为和鸡龄调整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和通风)。每周继续对鸡群进行个体称重,至少应称量各鸡群的1%或100 只鸡(取其多者),计算鸡群的均匀度。根据鸡只的生长情况调整饮水器和喂料器的高度。
2.4.9 加工前的管理
抓鸡前连续3 d 提供23 h 光照和1 h 黑暗,抓鸡时降低光照强度。计算停料期,包括在鸡舍中停止饲料供应时间、抓鸡时间、运输时间和停留时间。调整饲喂设备的位置,维持饮水供应,确保抓鸡设备清洁干净,保持有效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