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引流管在普外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讨论

2020-08-25贾国顺

关键词:普外科腹腔研究组

贾国顺

(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中医院,青海 海东 810800)

普外科患者在手术治疗中,因为,身体中会产生肠液类积液、胆汁等分泌物,甚至有的患者会出现大出血的情况,从而对患者的手术效果与进程造成影响[1]。所以,术中与腹腔引流管配合,以帮助患者提升治疗效果[2]。鉴于此,本次以92例普外手术患者为例,探究腹腔引流管应用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92例普外手术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1:25例,年龄22~71(46.5±8.2)岁;研究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2:24例,年龄23~70(46.5±7.8)岁。两组基线资料差异小(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普外科手术:(1)对患者的肺器官、心血管系统进行全面观察,并采用全麻方式,对为患者实施麻醉。之后为患者行腹腔镜术。(2)对于手术时间长的患者,可以为其开展深静脉穿刺,同时开展CVP监测、补液等辅助治疗。(3)选取头低腹高手术体位,从而完全暴露腹腔脏器。(4)创建气腹,并将阙值控制在12 mmHg左右。(5)手术期间,监护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包含体温、肌松等。

研究组:常规普外科手术+腹腔引流管: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腹腔引流管:根据患者情况,将患者的引流管放置位置与使用数量确定下来,最少留置32小时,在一般情况下,留置时间在半个月,在为患者留置引流管后对患者的治疗情况与相关系数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来。

1.3 观察指标

(1)统计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

(2)并发症发生情况:电解质紊乱、栓塞、伤口疼痛。并发症发生率=发生并症的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 21.0,计量资料采取(±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表示,x2检验;P<0.05代表组间数据差异明显。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时间

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7.09±1.11)d短于对照组(9.13±1.23)d,差异显著,(t=8.351,P=0.000<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更低,差异大,(P<0.05),见表1。

表1 并发症发生情况[n(%)]

3 讨 论

在普外科,手术疗法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3-4]。由于普外科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会有积液出现,例如:肠液、胆汁等,从而导致病情很难得到控制。同时,患者在手术后也极易有并发症出现,例如:栓塞、电解质紊乱等。如果患者术后有并发症出现,也会使病情康复时间延长,所以应辅以患者腹腔引流管治疗。

腹腔引流管应用于普外科手术中,有几下几点优势:(1)能够将手术成功率提升;(2)减少术中出血情况;(3)避免术后发生并发症;(4)将治愈效果提升[5]。但是因为患者在引流管术后要留置一段时间,再上对腹腔引流方面的认识度较低易导致腹腔引流管置入时有断裂、折叠等不良情况出现,因此应做到以下几点:根据临床显著,为患者选用与其相符的引流管;手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的留置引流管情况,并协助患者翻身,防止引流管被压迫或折叠;并且还应为患者指导关于引流管方面的知识,从而对帮助患者避免并发症出现、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康复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在普外手术中应用腹腔引流管,可帮助患者减少并发症,缩短术后康复时间。

猜你喜欢

普外科腹腔研究组
精细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围手术期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具体运用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