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统筹管理建议
——以北京农学院为例
2020-08-25
(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2206)
一、前言
2016 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界定了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内涵,规定两者统一招生,坚持同一标准,同等培养质量,要求培养单位要完善奖助体系,强化管理及质量保障体系。这一通知为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指引了方向,使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招生、培养、管理、服务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和学籍管理日趋完善,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定位愈加清晰。但仍有部分高校未充分考虑非全日制研究生自身特点、不同学科差异、社会需求等因素,直接套用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而陈爱红等认为制定与非全日制研究生配套的培养方案则需要给予一定灵活性,达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效果(陈爱红等,2015)。
目前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与服务的研究相对较少,具体工作中存在较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资助体系、职业生涯规划与就(创)业服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等方面仍需要更多的高校智慧去逐渐完善。本研究拟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安排及科研实践、资助体系、职业生涯规划与就(创)业服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等方面的现状与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同时,为更好了解当前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统筹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与宝贵经验,对我校部分从事多年研究生管理工作的一线辅导员和教学秘书进行了访谈。通过梳理部分学院在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期望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统筹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二、调查对象
本研究以北京农学院2017-2019 级在读非全日制研究生为问卷调查对象、以部分多年从事研究生管理工作的一线辅导员、教学秘书等管理员为访谈对象。
三、调查方法
本文主要涉及的调研方法包括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依据当前学校的工作实际和相关政策通知,设计编制了面向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北京农学院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统筹管理现状调研》的调查问卷,以及研究生管理工作者的访谈提纲。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调研问卷,回收问卷98 份,其中有效问卷94 份。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涵盖当前我校在全日制研究生与非全日制研究生统筹管理中,课程设置与授课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奖助体系、职业生涯规划与就(创)业服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服务等。数据处理应用Excel 2010 (Microsoft Office)和Origin Pro 8 作图软件 (OriginLab Corporation,One Roundhouse Plaza,Northampton,MA,01060,USA)。
四、结果与分析
(一)课程安排与科研实践
非全日制研究生存在校内学习时间受限、科研训练不足等自身特点,因此,该研究更加关注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课程学习体验、科研实践和知识转化方面的现状与需求。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普遍对培养方案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时间比例设置表示满意,有69.15%的学生认为合理。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尽管非全日制研究生中在职的学生来自于各行各业,但在所学专业是否与工作内容相关的调查中,68.08%的学生认为二者的相关性能够达到50%以上,并且73.40%的学生认为,所学理论课程内容对科研实践有较大帮助,理论学习内容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
由于非全日制研究生部分属于在职人员,工作日无法在校进行学习,能够集中学习的时间多数情况下只能安排在周末,但面对周末加班和一些特殊情况(如假期调休)等,还是会觉得有很多不便,希望能够提升课程授课方式的多元性,开通多种学习渠道。在授课方式的调研中(图1),“10人以下的面授课程”和“远程网络课程”最受学生青睐,选择此两项人数比例分别为50%和51.06%,其次是“远程实时面授课”(如直播课程),选择的人数比例为43.62%。可见非全日制研究生更希望能够灵活安排学习时间,特别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自主学习。
此外,由于自身情况和客观现实等原因,非全日制研究生无法参与学校开展的日常学术活动(陈谦,2018)。调查发现,很多学生表达了这方面的需求,在被问到希望以何种途径拓展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时,71.28%的学生选择学术交流(如学术论坛、报告、讲座、会议等),68.09%的学生选择参与校外实践基地实习,而校内实验室研究占60.64%(图2)。
在调研“对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中(图3A),选择“导师指导”(64.89%)的人员比例仅次于“研究生自身素质”(74.47%)。为保障培养同等质量的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优质而强大的导师资源是无可替代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随着非全日制研究生每年生源的逐渐增加,师资力量略显不足,且存在部分导师对非全日研究生指导与管理不到位的现象(鲁祥友等,2019)。在关于非全日研究生与导师交流频率的调查中,选择每月与导师交流一次(约每学期5 次)的比例最高为42.56%(图3B)。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着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也关系到高校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与一线研究生管理者访谈后发现,多数学院因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校时间少,受校园文化熏陶不足,虽然选择利用了网络平台开展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成效并不明显。另外,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党团关系尚不在校,无法共同参与校内党支部、团支部开展的各类组织活动,思想引领强度不够。此外,我校除个别学院外,大部分学院没有专职的研究生辅导员,学生与导师日常交流不足,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工作力量明显不足。
(三)奖助工作体系
目前关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奖助工作尚无明确的规定与指导,在具体工作中,非全日研究生的奖助工作仍存在阻碍。结果发现,希望学校设置奖学金的学生比例为92.56%,希望获得助学金的选择比例为63.83%,显著高于助学贷款、临时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岗位提供等选项。多数学生希望设置奖学金,更多看重的是奖学金背后代表的荣誉与肯定,对非全日研究生具有一定激励作用。随着招生方式的改变,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生源中,部分研究生来自应届毕业生,他们没有可靠经济来源,在经济方面存在一定压力,对助学金的需求符合客观实际。
在对基层研究生管理者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学校在非全日制研究生奖助方面还没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和工作细则,可参考的工作模式较少,但如果出现经济状况比较困难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学校会统筹协调各种资源,不允许任何一位非全日制研究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就(创)业服务
关于“是否需要学校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或就(创)业服务”的调研,学生反馈出现明显分歧,统计结果显示各占50%左右。在进一步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创)业指导的服务类型”的调研中,排在前三位的选项分别是校内双选会(50%)、提供企业招聘信息(42.55%)、职业规划指导(35.11%)。可见,目前多数非全日制研究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比较清晰,具有较明确的目标,相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更加需要拓宽招聘信息的接收渠道,进一步了解就业市场现状。
(五)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服务
有研究表示在面临学业上的挑战时,心理背负着更多的压力,如果不能科学有效地处理,很容易产生心理困扰甚至是心理疾病(肖岸,2018)。调查结果显示出非全日制研究生年龄普遍比全日制研究生大。非全日制研究生中25-30 岁年龄段的人数比例约45.74%,30 岁以上的人数比例为28.73%。结果说明多数非全日制研究生所处年龄,不仅是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承担着家庭中的较多责任。
目前,我校心理咨询中心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开放,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非全日制研究生到校内咨询中心咨询的比例极低。尽管如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或咨询服务的类型”选择中(图4),校内心理咨询中心的比例最高为58.51%,其次是学校定期的心理测评服务(51.06%)和心理健康教育公共选修课程(42.55%)。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在整个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们也更加关注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校内服务资源有较高需求。
五、关于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几点建议
(一)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课程思政”改革,强化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对于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具有更加丰富的阅历、复杂的背景、思维方式比较固化的特点,因此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思想引领与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重要(谢亮亮,2018)。而我国高校对非全日研究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仍然不够充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较薄弱(宋朝阳,2018)。这些都是在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改革逐渐深化,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依然要利用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理论知识传授,帮助学生提升理论基础,用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头脑。此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日常“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熏陶,结合学校“课程思政”改革,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导师、任课教师、研究生辅导员、学生党员的作用(谢亮亮,2018),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主动掌握非全日制研究生日常思想动态,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翟鸣,2014),为强化非全日制研究生思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驾护航。
(二)因材施教,将培养计划部分内容进行“私人订制”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生源结构随着招生方式的改变而产生了变化,除社会在职人员外,还有直接报考非全日研究生的应届毕业生、社会人员(如未就业的往届生)和从全日制招生考试中自愿调剂到非全日制的应届毕业生(刘岩,2019;杨培志,2019)。因此,根据不同的生源特点,在不违背学校人才培养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凸显个性化。在本次调研中,由全日制调剂到非全日制的考生比例为38.30%。这部分学生相对于在职的社会人员,虽然在课程内容的学习方面,有较好的连贯性和知识基础,但缺乏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对行业发展趋势的认知会比较片面,解决行业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足,针对这一特点,可以适当增加实习基地的实践学习,从实践中锻炼自己的科研思维,提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在职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授课方式的选择上可以加强自主性和多元性(马明,2018),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通过网络自学,拓展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的积累,通过与导师和同学之间的学术交流与探讨,加强学术思维的训练和研究内容的推进。此外,由于在职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对行业生产中的一些瓶颈和难题具有一定的了解,在毕业论文课题的选择上,可以结合他们的具体工作,既促进了工作效率,也加强了学习动力(戴智勇,2018)。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通过适当增加公共选修课程资源,为学有余力的人员提供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渠道。
(三)完善非全日制研究生与研究生导师评价考核体系,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质量
研究生培养实施导师负责制,导师是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第一责任人,既然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同一标准,同等质量,那么意味着导师在非全日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要比以前投入更多的精力。而客观事实是,我们的研究生导师面临着本科生教学、研究生教学、科研、家庭等多重压力,随着研究生的不断扩招,在师资相对缺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每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为非全日制研究生配备校外导师。
此外,基于客观现实,我们急需完善研究生及研究生导师评价考核体系,以便更好促进研究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继续完善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标准,适当引入淘汰机制,保障资源合理分配。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在非全日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充分调动导师工作积极性,明确导师责任,提升导师待遇,关注导师身心健康等。
(四)制定日常管理与服务工作细则,促进“三全育人”工作落实
2017 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则之一是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即我们常说的“三全育人”。自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并轨后,“三全育人”工作必将覆盖所有研究生,因此我们除了要关注培养过程中的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还要做好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建立并完善长效育人机制,尽快消除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之间现存的管理服务差异,完善工作制度,健全管理服务细则,整合校内与社会资源,全面保障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质量。当前,非全日制研究生依然没有受到与全日制研究生同等的社会待遇。即便是对于校内的管理服务政策,调研中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也纷纷表示,希望能够享受到与全日制研究生同等的奖助待遇、科研资源、就业服务、心理关注等。随着不断地探索与改革,相信校内的各项管理服务保障会不断创新,以适应研究生培养的新形势、新发展、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