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内风”理论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亚急症临床研究

2020-08-25靳宏光

关键词:急症针灸血压

齐 锋,靳宏光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

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被临床称为高血压危象。目前高血压亚急症是指血压显著升高,但不伴有靶器官损害[1]。高血压亚急症作为心内科、急诊科常见疾病,以越来越多受到内科医生的关注。我科经过数十年的临床观察,不断总结、积累高血压亚急症的临床工作经验,发现针药结合能够有效、迅速缓解高血压亚急症的血压及症状。具体方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疗区收治患者80例。

1.2 入组标准

符合高血压病亚急症西医诊断标准者。血压≥180/120 mmHg,接受中医针灸治疗,年龄小于80岁。

1.3 排除标准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严重靶器官损害者。

1.4 研究及治疗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治疗组:在西药卡托普利12.5 mg舌下含服基础上,同时针刺内关、人迎、合谷、太冲。方法得气后针尖略向指尖方向,则立见效。无针感则效差。留针30 min,期间每隔10 min行针1次。对照组:舌下含服卡托普利12.5 mg。两组性别、年龄、血压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5 疗效判定

1.5.1 治疗有效率判定

显效:1小时评价平均动脉压下降20~25%,临床症状逐渐改善;有效:2~6小时内将血压降至160/110 mmHg,临床症状缓解;无效:2小时内血压和临床症状无缓解,加重:出现靶器官功能损害。

1.5.2 主要症状有效率

主要症状头晕、头痛的临床疗效。

显效:1小时临床症状逐渐改善;有效:2~6小时临床症状缓解;无效:6小时内临床症状无缓解;加重:出现靶器官功能损害。

1.6 统计分析

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 结 果(见表1、表2)

表1 针药结合即时性疗效比较

表2 主要症状疗效

3 讨 论

近几年,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且年龄越来越低,根据世委组织统计,在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约为8%~18%[1-2]。我科以“内风”为理论基础,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理论。认为眩晕病为“风、火、痰、虚、瘀”的病因导致肝风内动即内风病机。故根据“内风”理论选用合谷和太冲开四关以平肝熄风,同时配合人迎和内关共同起到降压的作用。根据急则治标的原则,针刺平肝熄风正式根据该原则的具体应用。本研究显示在降压评价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症状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故可以看出针灸配合药物治疗作用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综合分析,考虑针灸在降压方面起效快,药物在降压方面虽不及针灸起效快,故可见针灸在降压、改善症状均优于对照组。但本研究研究样本量仍较少,故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急症针灸血压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卡托普利舌下含服与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观察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针灸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急诊科高血压的临床研究分析
3例急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敏锐的观察力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