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周时期半月形铜钺龙与有关图像性质新论

2020-08-24顾万发

关键词:雷龙龙身神兽

顾万发

图1 张家坡铜钺

图2 梁带村铜钺

图3 二里头绿松石龙

西周时期,有不少半月形铜钺有龙纹,并且有单独的龙纹和龙食人首两种。 有的还有离火纹、虎等其他特殊的图像。关于这类铜器的图像,不少学者予以论证,取得不少成果,然而尚未有非常合理的解读,兹予以论证。

一、离火形符的含义论证

这类铜钺的龙身有明显的离火形符(图1、图2)。 这类离火形符,学术界有过不少讨论,一般认为其是所谓的囧形,意义为明,不少人认为其是太阳,也有的学者认为其是星星。我们认为这一造型主体含义, 即是我们在多篇文章中论证的雷符。这一识别非常重要,持有雷电文化概念以及雷泽生殖崇拜概念是解读中国早期艺术史尤其是三代以来主体艺术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

论证其为雷符,较为复杂,主要有这么几个依据:

第一,盠驹尊的铭文有“勇雷骓子”和“勇雷骆子”,而现存这件完整盠驹尊的花纹即是离火纹。

第二,二里头绿松石龙整体是五步蛇,有菱形花纹,其与铜铃组合,同时还有一字形的绿松石,整体构成豫卦之《象》所言的“雷出地奋”造型,其中的龙即是闪电龙,铜铃依照文字学、文献学和其在多个场景的象征意义,显然表示的是雷,铃又在龙弯之位,整体构成卜辞和金文中的雷字形(图3)。商周时期铜器骨器图案的龙与雷符之组合,其中的龙,除了一般被认为属于夔龙形的龙, 正好有诸多龙是取形五步蛇的菱形花纹龙, 显然利于以闪电和雷组合解读之。 这也利于确切证明二里头该绿松石五步蛇为闪电龙。

图4 三星堆铜树

图5 三星堆铜龙

图6 三星堆铜虎

图7 三星堆铜立人

第三,三星堆文化有一件铜树,我们判断其为扶桑,其树枝上还有一条特殊的龙。 该龙的造型组成元素特殊, 由神鸟 (鸟首为神兽面)、索形龙身和人形上肢组成,其中人形上肢作为龙的下肢。 人手有离火形雷符,应与行雷法有关,同时这与震卦为手脚象征的易理是相符的。 由于木德为龙,震卦义理为东向,为木,从易理和汉代帛画看, 扶桑呼应东象苍龙,又由于自然界雷电行走高树,所以该龙是呼应雷电的。 同时由于苍龙属于雷电龙等原因,所以该铜树之龙呼应苍龙,并且该高树为扶桑而非若木。又该铜树有多个铜离火形造型(图4),在树的主体和树枝上都有,表达的即是随龙身和高树的雷,雷符与龙整体构成卜辞和金文中的雷字形。 该遗址还有拟合自身特征的菱形花纹并火字形花纹的残断铜龙, 正是雷电一体龙(图5)。这利于确认该文化有雷电信仰的文物。

图8 三星堆坛形铜器

同时该遗址还发现铜人乘虎(图6)、头有神兽蹲踞握手行法的铜立人乘神兽(图7)、其身有离火形的铜人执藤条形工具(图8)、其他装束的铜人握手行法(图9)、具有石家河文化晚期风格的铜人即东夷系氏族神祖立于以眼睛代表的神兽首的有关文物(图10)。其中的铜立人等的握手造型表示其在行雷法,其圆形象征雷,舞动则雷行,符合震卦呼应四肢手足①不少神人神兽四肢有雷电龙或雷鸟或雷符,其中依据之一即是这一震卦易理。 该铜立人首有雷兽,可获雷之能量,助行雷法,以显神威,并求得风调雨顺。。坛形铜器的一个层面立有多个铜人,身有离火形雷符并执有藤条形闪电即是重要的证据。 所乘虎,从其与石家河文化晚期以来的虎、三星堆文化的绿松石虎(图11)、中原商周时期雷虎的关联看,这个虎即是雷的象征,乘虎即属于其时盛行的“乘雷驾电”文化。 西周时期的邢侯铜钺也是重要的证据(图12),其有诸多呼应雷或曰表现雷的神兽出现,即是增加铜钺的雷电之威,与一些兕觥有诸多呼应或表现雷的神兽以增加雷震万物生的希望是类似的①。林巳奈夫先生在《殷周青铜器综览》(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 年11 月,林巳奈夫著,广濑薰雄、近藤晴香译)一书中认为不同的神兽即是不同的神,有的确实是不同的,然而多数是表达同一个主体的,他显然是忽视了易理之一卦多象的本质。邢侯铜钺中的神祖是龙形,表明神祖本身已具有了雷之特征, 这是符合其时代神祖与雷可以具有“他我”关联特征的。 其实从西水坡的人乘龙,双槐树的人乘麋鹿,商周的人乘龙、虎,春秋以来增多的神人乘龙、虎等图像和文物的考古发现讲,“乘雷驾电”文化历史悠久,只不过有的尤其是晚期不表述为雷电,而直接理解为乘神龙神虎等神兽的世俗观念了。

图9 三星堆铜人

图10-1 三星堆铜神祖

图10-2 三星堆铜神祖

图11 三星堆绿松石雷虎

图12 邢侯铜钺

图13 金沙铜人

图14 金沙太阳神鸟金饰

第四,离火纹是否可以表示太阳,我们认为从卜辞和金文中的明字、 盟字的写法和意义看,似乎有这种可能性。 不过我们认为明字和盟字形中不少是日月组合,这提示我们,以囧形与月字组合的囧字形可能是太阳的另一种写法, 但是卜辞中单独的太阳之写法并没有这一囧字形写法, 至多有菱形等太阳大气光象的写法(依然属于太阳范畴)。 这表明卜辞中明字写法中的囧形可能是以雷符表示明意或者以之代替太阳的。 同时有的盟字中没有月,只有囧,这表明盟字中不一定必须有日月为明的意义,这样看,该囧字形本身即可能有明的意义。 从商周图像看,显然囧形可以表示雷,所以以之表示明亮也是可以的,囧字与月字组合的盟字出现时, 还有不少日月组合的盟字, 有理由相信这时盟字中的囧字确实可能是代替太阳的一种表示。 至于盟字在春秋以后的一些变体和一些古体字,则需要更为详细的论证, 少量盟字古体中确实有日月为明的写法。 另商代的一些猪形铜磬中有离火形,为雷符,应是表示磬若雷音的, 本来易之义理中震卦即可为雷音。

第五, 商周时期表示太阳的旋符和表示雷的离火纹较为相似, 实际有区别。 金沙铜人首的造型即是太阳纹(图13),其是太阳氏族的巫师,其握手则是表示其在行雷法, 与 国墓地的两个铜人类似。 国墓地的铜人有一个是有介字形羽冠的,显然是太阳家族的人,其行雷法与之不矛盾,像金沙铜人一样。 金沙四神鸟图像的旋纹(图14)同样表示的是太阳而非雷符。

二、离火形雷符与龙组合的含义

从所述的论证看,离火形一般表示雷,这样的离火形雷符位于龙身或龙旁, 实际即是与龙构成卜辞和金文中的雷字形, 用以表明其整体组合是来自神界的雷电。 这一龙的S形蕴含着S 形闪电, 同时由于苍龙属于雷电龙,所以苍龙也属于这样的龙。 卜辞以来的神字含义表明,以闪电表示神的总称,是具体表示总称的典型案例。 有学者认为闪电只是神的一种特殊表现,可能是本末倒置之论①郭静云:《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渊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年。。

图15 闪电龙与雷符组合图像

龙与雷符构成的图像实际是反映雷电的,商周以来,其基本形式有这么几种(图15):

第一,龙为菱形花纹的闪电龙,其与雷符构成常见的规范化的雷电组合。

第二, 龙周身有火字形花纹, 显然是雷龙,但是其周边依然有雷符,整体依然构成类似卜辞及金文中的雷字形。 这样的情况应该是对于雷的一种强调表达,整体数量较少。 其中的雷龙本身又同时有闪电龙含义。

第三, 有的龙, 结合本身花纹的自然特征,整体既有菱形花纹,又有火字形花纹,整体拟合的是雷电,而非其一。

第四,有的龙本身没有菱形花纹,属于我们平时所谓的夔龙,然而其周边有雷符,显然是雷电组合,这样其本身即是闪电龙了。 西周时期有少量所谓的窃曲纹中有离火形雷符,其表明窃曲纹有的表示的是闪电, 这与诸多窃曲纹有龙元素以及窃曲纹弯曲处有蝉形符或与雷火符有关造型之情况是相符的。 还有的雷龙周身为离火形雷符,较为特殊。

在雷电龙中,多数雷电龙首是神兽形式,少数是人面的, 像弗利尔博物馆商代一件铜盉,其中主体造型即是人面龙身。 该龙身有菱形花纹和火字形花纹, 显然是雷电一体的神龙,由于其是人面,可以认为是雷电一体龙的拟人化。 从虎食人卣的雷龙与两条鱼组合的商人鸮雷泽生商神话含义看,在商代,雷龙、闪电龙、 雷电一体龙有时可以直接表述为神祖, 所以人面铜盘中的人面龙也有可能同时是对于商人神祖的表现。

另, 还有的半月形铜钺之龙的纹样是心字形和U 形 (图16), 从西周春秋诸多案例看,这两者组合或者单独都可以表示雷火,本身也与鳞、翎眼是拟合的,有这样花纹的龙即是雷龙。 还有的龙身花纹是近似S 形和半月形(图17)。 依据我们的认识,近似S 形,实际是闪电形, 半月形实际是西周以来出现的火字形雷火的变体或其组合元素, 整个图像仍然是闪电和雷火的组合。

图17 郰子铜钺

图18 铜钺 (林巳奈夫,《中国殷周时代の武器》第196 页图二九八)

图19 日本泉屋博古馆藏虎食人铜卣

图20 郑州小双桥商代遗址铜构件

图21 叶家山铜钺

图22 灵台百草坡铜戈

我们注意到这些铜钺中, 有一件铜钺的龙,其食一人首(图18)。 这类神兽食人图像,属于经典的雷泽生殖崇拜文化图像, 依照我们的已有论证,这一与氏族神祖(即是始祖之神父)神诞神话有关的图像中的龙,即是表示雷或闪电的。 换言之这样铜钺中的龙与反映商人玄鸟神祖雷泽生商神话的虎食人卣(图19)构图中的虎有一致的地方。这样铜钺中的龙应该是直接表示雷或者闪电或者雷电的龙。 另,虎食人卣之虎可以是呼应雷并具有接受雷的能量传递给神祖的神兽,不过从侯家庄王陵墓门“龙牛虎”组成的雷电车舆和郑州小双桥铜构件(图20)之雷电食神祖构图看(闪电是以五步蛇来表现的),虎也可以直接表现雷。

图23 弗利尔博物馆藏铜刀雷龙食神祖纹

图24 铜刀上的虎纹与龙纹图像

西周半月形铜钺中的龙为雷龙,龙食人首是一个重要证据, 实际上还有不少类似的证据,像叶家山遗址出土了一件西周半月形铜钺的主体图案为虎食一人首(图21),其与所述铜钺的龙食人图案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基本一致。尤为重要的是,该虎所食神人两腮有一火字形符号, 这正是我们早已论证的雷火造型。 该雷火符在不少饕餮或者其他呼应雷的神兽中都有发现, 在雷龙身上更是非常多见, 在灵台出土的一件西周兵器的人首之两腮上也有这样的雷火符(图22),显然该人首应该是获得雷之能量的神祖①这样的神祖立于兵器可以借助雷威避兵。。与灵台兵器神人首基本一样的神人, 有弗利尔博物馆藏一件西周铜刀之龙食人图像中的人 (图23),其不但两腮有雷火符,并且与身有火字形花纹的雷龙组合, 正是与虎食人一致的经典的自从龙山时代以来就出现的神兽食神人结构。该神人下端还有一条龙首, 整体与西周时期诸多玉器中神祖与雷龙融合的造型非常一致,这自然提示我们西周春秋以来的诸多玉器中与图腾神鸟、雷龙融合的神人基本都是神祖。这样的话, 该铜刀的神人与灵台兵器神人两者可能是同一个氏族的神祖。弗利尔博物馆藏铜刀的“雷龙食神祖” 图像与虎食人卣图像的表达方式显然都属于雷泽文化, 这更利于证明半月形铜钺的龙图像都与雷电有关并且即是雷龙, 半月形铜钺之虎是表示雷的神兽。同时,弗利尔博物馆还藏有一件半月形铜钺,有虎形,该虎的两腮即有雷火符, 这更明确地证明半月形铜钺的虎图像都是表示雷的。

三、结语

商周时期还有不少铜刀有龙以及虎图像(图24), 实际都是与雷或者闪电有关的,兹不赘述。从这些题材看,不少龙身不是菱形花纹或者火字形花纹, 但是依然属于雷龙或者闪电龙。 这有助于证明商周铜器主体饕餮或标准化饕餮之龙身, 虽然绝大多数没有菱形花纹、火字形花纹,但是依然应该是呼应雷的神兽,有时甚至与雷龙、雷电龙会互相借助对方有关造型和特征各自表现, 这或表明其之间有时会出现“他我”现象。

钺有雷电,实际与表现铜钺之劈杀与雷电本身具有的霹雳之杀、 快若闪电等特性是可以高度关联的,同时以之可以显示斧钺锋利、威力和主人之威。钺之雷电霹雳是春天、春生的象征和启动,钺又为金,在五行有所启蒙的时代,其呼应西和秋收,所谓秋神蓐收执钺是也。春生秋收正好可以代表一年,如是,方有钺为岁。

猜你喜欢

雷龙龙身神兽
话说“神兽”不简单
如果《山海经》里的神兽被唤醒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龙身蛇形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
Cлово месяца
吼声像打雷的雷龙
浑沌之死
一封奇怪的信
孙女学画
雷龙的叫声像打雷
龙身蛇形太极拳的价值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