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

2020-08-24陈学强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6期
关键词:运动神经腓总传导

陈学强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0115)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导致糖尿病这种“富贵病”发病率急剧增长。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尤其糖尿病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包括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功能障碍,包含脊神经、颅神经及植物神经病变,其中,以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最具代表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展到最后甚至会导致残疾,因此必须要尽早治疗[1]。本文通过对我院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研究,来探讨中医治疗的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入住我院2018年6月~2019年4月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病变患者60例进行研究,将其中30例患者作为西医组,另外30例患者作为中药组。其中西医组女14例,男16例,平均年龄55.12±4.51岁;中药组女15例,男15例,平均年龄54.68±4.1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地域上的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是单一变量,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分别向患者注射甲钴胺和维生素B1注射液,其中甲钴胺注射液剂量为500 µg,维生素B1注射液剂量为100 mg,注射方式为肌肉注射,注射频次为每日1次。

在此基础上,对于中药组患者还给予中药治疗,中药疗方为益气活血通痹汤。使用的药物如下:地龙10 g、木瓜10 g、僵蚕10 g、川芍10 g、白芍15 g、丹参15 g、鸡血藤15 g、桑枝15 g、黄芪30 g。如果患者血瘀情况较为严重,还可以增加桃仁10 g、三七粉2 g;如果患者气虚情况较为严重,可以增加太子参20 g。将上面的药物用水煎汤服用,每天服用两次,连续服用一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其中治疗效果共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没有效果、效果较好、效果明显。没有效果指的是患者接受治疗后症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腱反射也没有好转,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无变化;效果较好指的是患者接受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腱反射有所好转,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小幅增加;效果明显指的是患者接受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腱反射恢复正常,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大幅增加,增加幅度超过3 m/s。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对比

治疗之前,西医组患者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为40.4±1.31 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为37.64±2.96 m/s,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为37.48±3.52 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为36.13±3.48 m/s,中药组患者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为41.2±0.91 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为38.14±2.86 m/s,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为37.28±3.32 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为36.13±3.28 m/s,两组患者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感觉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对比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西医组患者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为43.4±2.61 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为40.48±3.06 m/s,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为39.48±2.51 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为39.13±2.46 m/s,中药组患者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为46.2±1.11 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为45.12±3.56 m/s,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为45.28±3.25 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为44.73±2.18 m/s,中药组患者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药治疗可以提升患者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西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为70.00%,中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4%,中药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药治疗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对比()

表1 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对比()

组别 时间 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 感觉神经传导 运动神经传导 感觉神经传导中药组 治疗前 41.2±0.91 m/s 38.14±2.86 m/s 38.14±2.86 m/s 36.13±3.28 m/s治疗后 46.2±1.11 m/s 45.12±3.56 m/s 45.28±3.25 m/s 44.73±2.18 m/s西医组 治疗前 40.4±1.31 m/s 37.64±2.96 m/s 37.48±3.52 m/s 36.13±3.48 m/s治疗后 43.4±2.61 m/s 40.48±3.06 m/s 39.48±2.51 m/s 39.13±2.46 m/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 论

中医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优势能够增加身体的免疫力,增加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减少疾病复发的几率,中药可以有效起到根除病情的作用,但在使用中药期间,尽量不要使用辛辣刺激性强的食品,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对于治疗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综上所述,针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中药治疗效果更佳,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运动神经腓总传导
超声引导下神经水分离治疗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1 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研究
腓总神经损伤致踝关节功能障碍的伤残评定结果分析
神奇的骨传导
腘窝段腓总神经及其分支MR检查方案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股骨上段骨折手术的效果分析
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