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8-24李会军施小琴庞伟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6期
关键词:骨干四肢髓内

李会军,施小琴,庞伟峰

(武警山西省总队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所谓四肢长骨干骨折指的是患者的下肢长骨及手臂长骨发生骨折,其主要包括下臂的尺骨及桡骨、小腿的排骨和胫骨、大腿的股骨。劳动参与的主体为上肢,所以上肢骨骼之间的连接必须保持灵活,骨骼形体相对小脚,由于支撑人体器官的为下肢,所以下肢骨骼的粗壮度较高[1],骨骼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也比较高。四肢长骨干骨折病症发生后,患者行走、提拉重物等生活能力会显著降低,所以必须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和固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入我院接受诊治82例四肢长骨干骨折患者将其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均于,应用等量数字随机的方式分组,实验组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18~78岁,平均45.12±6.66岁;对照组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20~79岁,平均(46.78±6.59)岁。一般资料数据不存在较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侧外固定支架形式开展临床治疗,入手术室后,取患者的仰卧位,牵引固定好骨折部位后,分析患者骨折位置及严重程度,选择适合的外固定支架进行单侧外固定。实验组针对肱骨干骨折患者,采用臂丛麻醉方式进行干预,若是患者存在开放性伤口,需要及时对伤口部位进行清洁,进而在无菌条件下开始手术治疗[2]。针对股骨骨折的患者,选取仰卧位,膝部正中行切口,对髌韧带行纵向劈开干预,采用带锁髓内钉对骨折远端部位进行固定。若是患者为肱骨干骨折,需要取患者的仰卧位后,采用C型臂X线机对患者骨折情况进行透视观察,复位骨折的骨骼组织,采用带锁髓内钉对骨折远端进行固定。若是患者为胫骨骨折,需要取患者的仰卧位,将患者放置于牵引床上,采用牵引床对患者骨折位置进行闭合复位,需要采用与患者胫腓骨骨折长度相近的髓内钉作为预备使用。于患者胫骨前外缘部分至消退部分切开后,采用嵌夹对患者的骨折端部分进行清理,剥离范围应尽可能缩小,并对患者骨折部分进行复位,采用骨钳对骨折部分进行固定,弯曲患者的关节,弯曲角度以80度左右为宜没劲儿于患者胫骨结节正中部分与髌骨的下端部分行手术切口,充分显露髌韧带内侧的胫骨结节斜坡,进而于患者胫骨结节部分行扩髓处理,采用小1号的扩髓器髓内钉上安装瞄准器,并将其置入骨髓腔,放置好髓内钉,置入完成后于髓内钉的两端进行固定,在固定过程中,需要保证动作的温柔,以免造成患者连结的胫腓骨脱落的可能性[3]。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耗时、骨折恢复时长及住院总时间[4]。

分析临床疗效,显效:在手术三个月后,患者骨折位置完全愈合,骨折部位周围关节均能够正常活动,疼痛消失,无四肢畸形情况出现;有效:患者骨折位置完全基本愈合,各个关节均基本能正常活动,疼痛缓解,基本无四肢畸形情况出现;无效:患者骨折位置愈合效果不佳,各个关节受到较大损伤,不能正常活动,疼痛严重,甚至出现四肢畸形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效果录入SPSS 22.0软件,计量资料检验行t,表示用(),计数资料表示用百分比(%),检验行x2,P<0.05是统计学意义成立的依据。

2 结 果

2.1 临床指标

经研究,实验组的临床指标主要包括手术耗时、骨折恢复时长及住院总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1。

2.2 疗效

实验组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如下表2。

3 讨 论

据分析,四肢长骨干骨折发生因素大都是由于暴力直接作用于患者长骨干部位,导致骨折现象的出现,或者间接暴力通过杠杆作用,导致远端发生骨折,长期反复性的损伤也会导致骨折病症的出现。长骨干骨折后,患者经常会存在一定的软组织损伤情况,骨折部位大量出血,伴随剧烈疼痛,患者体温会有所上升。骨折愈合过程中,合理的骨骼稳定度、充足的血液供应及预防感染等均会对骨折部位的愈合产生影响,采用带锁髓内钉方式对患者病症进行干预,能够利用这种新型的内固定技术,以髓内钉的中间夹板部位对骨折位置进行固定,发挥非应力性遮挡固定的作用,有利于保护患者的骨膜组织,在使用过程中,有利于增强骨折断裂部位的稳定性,有利于提升骨痂的生长速度,提升骨折愈合效率。

表1 临床指标对比分析()

表1 临床指标对比分析()

组别 n 手术耗时(min) 骨折恢复时长(d) 住院总时间(d)实验组 41 41.26±8.14 5.14±0.96 10.79±1.25对照组 41 93.15±9.78 8.25±1.33 26.14±2.69 t 26.112 12.140 33.135 P 0.000 0.000 0.000

表2 无效率对比分析[n(%)]

研究表明,实验组的手术耗时(41.26±8.14)min、骨折恢复时长(5.14±0.96)d及住院时长(10.79±1.25)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无效率2.44%显著低于对照组24.39%,差异显著,P<0.05,可见,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方式对患者病症进行干预,有利于缩减手术治疗时间,提升术后患者机体恢复速度,节约治疗费用,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四肢长骨干骨折患者应用带锁髓内钉方式进行治疗的疗效极佳,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骨干四肢髓内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跟踪导练(四)
核心研发骨干均16年以上!创美克在产品研发上再发力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跟踪导练(四)
骨干风采展示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
关于组建“一线话题”骨干队伍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