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区居民对家庭病床知晓度的调查研究
2020-08-24胡娟
胡 娟
(苏州市姑苏区吴门桥街道南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苏州 215008)
家庭病床概念最早于1961年提出,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由医护专业人员为需要住院的患者提供主动的居家医疗服务。报道显示,家庭病床的疗效与住院病床相似,但明显降低了患者的费用支出而且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1]。同时,家庭病床也存在一些风险,包括感染、服药风险等[2]。而随着人口老年化结构的来临,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需要家庭病床来延伸医院病床的医疗服务。但在社区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很多居民并不了解家庭病床的存在及作用,所以,我们随机选取了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的其中一个社区作为调查对象,以了解居民对家庭病床的了解程度,为后期针对性的加强家庭病床的宣传做前期准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的社区中,随机选取一个,入选标准为:(1)住户不低于2000户,同时不超过8000户;(2)常驻人口的比例超过80%。
1.2 方法
采用电话随访和上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了解住户对家庭病床的了解程度,以是否了解家庭病床的模式,将被调查对象分为两组:知晓组和非知晓组,对于非知晓组予以即刻宣教。
1.3 收集资料
被调查对象是否了解家庭病床、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是否接受家庭病床的卫生服务模式及对家庭病床的满意度等。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的计数资料以率或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以SPSS 13进行。以P<0.05作为显著性差异的标准。
2 结 果
所调查社区有2000户,常驻人口90%。76%的家庭抽查了1名家庭成员为调查对象,其余的家庭调查了2名或以上的家庭成员。总调查人数为3580名。其中有450名被调查对象知晓家庭病床模式,不知晓组有3130名。被调查对象年龄构成为20~73岁,平均56±24岁,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知晓组年龄明显偏高。而在被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上,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被调查对象的一般特征[±s,n(%)]
表1 被调查对象的一般特征[±s,n(%)]
知晓组 非知晓组 P人数 450 3130 <0.001年龄(岁) 70.2±35 50±26 <0.001性别(男) 221(49%) 1753(56%) 0.13大学及以上学历 229(32%) 1377(40%) 0.08
在知晓家庭病床的被调查的对象中,大多数都能接受家庭病床的服务模式;在不知晓组中,经过简单的介绍后,也绝大多数接受家庭病床的模式。对于家庭病床的风险,无论是知晓组还是非知晓组都显示极低的知晓率,即使在对非知晓组对象进行简单的宣教后。见表2。
3 讨 论
家庭病床在疗效上可以与住院病床相似,但可以明显的降低费用支出且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3]。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显示,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接近2亿,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的加剧,对家庭病床的需求将会与日俱增,市场价值可达数百亿元。因此,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家庭病床的概念,可以充分合理的分配医疗资源,节省患者及国家的医疗支出。但是否接受家庭病床的医疗模式,将由患者及其家属决定,因此在做出决定之前,了解家庭病床的概念及意义将是做出合理决定的前提。
在此研究中,我们选取了本卫生服务中心所辖的一个社区作为研究对象,以电话及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索居民对家庭病床的了解程度。研究发现,50岁以下的被调查对象仅有1%的知晓率,在50岁以后的被调查对象中,随着年龄的增加,了解的人数有增多的趋势,究其原因,可能随着年龄的增大,去医院接触医务工作者的几率增加,对这种医疗模式开始了解,这种推断也在本研究的非知晓组中得到验证,在非知晓组,通过相关的宣教后,被调查对象明显的提高了对家庭病床概率的了解且表示出了对此中医疗模式的认可。虽然,被调查对象很容易家庭病床的优点,这些优点正是让他们接受此种医疗模式的决定因素,但是,被研究者们普遍对家庭病床可能存在非风险知晓度较低;甚至在正在接受家庭病床的家庭中,对家庭病床的风险也不够了解。
虽然家庭病床在社会老年化进程中显示出了发展的潜力[4],但本研究显示,在我们选取的小区中,居民对家庭病床的知晓率低而且即使了解,仍欠全面。既往研究显示,家庭病床的需求量公式是:N=0.06×LC(N:家庭病床需要量;L: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C: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0.06是系数)。据此公式,我们推算出本小区理论需要的家庭病床数是126张,而目前实际床位数是23张,所以我们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应该加大家庭病床概率的宣传,让我们的居民全面深入的了解家庭病床的医疗模式,增加家庭病床数,充分发挥家庭病床的优势[5]。
由于本研究仅调查了一个小区的居民,样本量有限,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扩大所选的社区数目,使研究结论可信度更高。而另一方面,所选小区正是本社区卫生中心所辖片区,可以针对性的反映本社区卫生中心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可对我们的实际工作提供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