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道德与法治课堂氛围 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

2020-08-23尹合龙

数码设计 2020年2期
关键词:道德素养课堂氛围

尹合龙

摘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小学教育将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小学阶段,也是塑造一个具有高尚品格的学生的重要阶段,那么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应根据小学生的行为特点,研究制订合理的教学策略,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道德与法律;课堂氛围;道德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2-0115-01

Abstract: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primary school as an important stage of students' learning, primary education will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the primary school stage,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stage to shape a student with noble character. As an important course,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should be studied and formulated according to the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so as to create a relaxed and pleasant classroom atmosphere,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more knowledge,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moral quality,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moral quality Students can get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Key words:Morality and law;Classroom atmosphere;Moral quality

1  開设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教学活动中,不光是要教育学生知识的学习,还应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那么道德与法治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的一门学科,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小学生社会经验少,知识比较匮乏,这个时候正确的道德法制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生接受德育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基石,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核心素养。在以后的人生当中能够成为明辨是非,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的人才。所以作为基石教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小学教学中就尤为重要了。

2  如何营造道德与法治课堂氛围 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

教育教学活动是为了储备人才,在当下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如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增强国家竞争力,教育部提出了“核心素质”的概念,并对课程进行了修订。而实际教育的关系中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的融合。它可以深刻地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模式和发展方向。教师应以核心素质为理念,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注重从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合作意识、道德修养四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营造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氛围,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2.1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做到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自身发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自身道德素养的培养,教师应当秉持以德育人的教学理念,将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心思想及核心目的与核心素养培育相互渗透,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学生深刻理解立德树人在生活中的作用及对自身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例如合理利用网络、切勿沉迷网络;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孕让座、不乱扔垃圾等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持良好的道德操守。

2.2创设教学情境,搭建素养培育平台: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同样道德与法治教育课堂的开展离不开现实生活,在平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分析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实际生活的能力,学生生活的实践,并且依据现实生活创建教学情境,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及策略。例如,在了解掌握“社会规则”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上街道,维持交通秩序,如制止行人闯红灯、非机动车闯红灯或走机动车道等行为,帮助学生理解社会规则,加强法制观念,去福利院帮助残疾孤寡老人,照顾老人生活,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在情景教学和社会实践中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

2.3利用科技发展,开展网络教学:科技的日新月异,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样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创造性的利用科学教学会有很好的效果,例如多媒体的发展就能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所要接受的知识,利用多媒体设备的教学能够有效减少课堂的枯燥感,丰富教学内容,给以学生更直观有效的表达,帮助学生理解,更好地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宣传片如《超级工程》《大国崛起》等纪录片,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祖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认识国家发展理念,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安全,共同为努力建设美好祖国而奋斗。

2.4科学设立教学课题,引发学生思考: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是比较枯燥的,那么老师要打破常规的教学思路,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及现实情况,教师可以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合理的设定目标也有助于教学工作的推进。可以选定学生感兴趣并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近的内容进行授课,如在讲述网络相关法律的时候,可以用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消息扰乱社会秩序的情况举例,该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会有怎么样的处罚。适用于何种情景。这样就能激发学生思考,老师可以先让同学自由讨论,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回答,老师点评,讲述知识要点。还可以通过举办辩论赛的形式,让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习知识要点。

2.5注重课堂交流,营造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氛围:在教学活动中课堂的教学氛围也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加强学生与教师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热情的提高,更好地帮助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与学生要及时沟通,引发学生提出观点,把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得有活力,不要老师苦口婆心在上面教,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这样就不能提高教学质量。老师教和学生学都没有乐趣可言,达不到教学目的,所以老师一定要通过不断的交流,增加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

总结: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要创新教育模式,结合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注重师生交流,营造教学氛围,以现实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和策略,合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资源,及时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学习道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认识,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培养创新型综合素养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顾润生. 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界定与误区分析——基于课程内容的思考[J]. 中小学德育,2018(02):23-25+22.

[2]毛芳芳. 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应把握的三个关键点[J].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9(05):23-25.

[3]赵洪琴.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J]. 文教资料,2019(11):198-199.

猜你喜欢

道德素养课堂氛围
如何全面提高小学生素养
大学生“媒体素养”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调查研究
如何培养技工院校学生的英语兴趣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
基于人才培养的思想品德教学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