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作业习惯

2020-08-23黄勇

读写算 2020年22期
关键词:小学生对策

黄勇

摘 要 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经常因为马虎原因而导致本来应该考满分的数学试卷没有考好,以致于考试成绩不理想,很大原因是因为小学生的数学作业习惯不良而造成的。通过对数学作业习惯的良好培养,能够促使小学生养成细心谨慎的数学学习习惯,从而能够在作业过程中充分发挥应有的实力,取得良好的数学成绩。

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作业习惯;对策

中图分类号:D03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2-0172-02

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相对而言较为听话,因此教师不可错过这段时期的行为习惯教育。

一、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认真写作习惯

培养小学生良好作业习惯,需要先提高小学生写作业兴趣和积极对待作业的态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备齐作业用品

小学生的日常行为养成离不开教师的教导,所以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写作业前养成准备好作业用品的习惯。作业相关用品齐全才能在写作业时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够使小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作业习惯。同时,教师还要教导学生,把每样数学作业用品保管好,在使用的时候把它们放在课桌左上角,形成规范的使用方法。另外,要教导学生尽量使用自己的文具,不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能够向同桌或者其他同学借文具,因为这种做法会使小学生养成丢三落四的不良习惯,会给自身以及身边同学认真写作业带来影响。

(二)认真书写

认真书写是对小学生数学作业的重要要求,只有认真书写,才不会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犯一些低级错误。例如,一些学生在写数学作业过程中不认真,会把“6”写成“0”,把“7”写成“1”;也有一些学生会写错一些数字形体相似的数字和汉字,例如,把“干”写成“4”、“乙”写成“2”等,这些情况都会造成学生在数学作业过程中出现错误,其主要原因是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作业书写习惯。因此,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教师就要对小学生书写规范化进行培养和训练,通过规范化的书写教学,使小学生们掌握规范化的书写技巧,帮助小学生养成认真的书写习惯。教师要教导小学生在作业书写过程中要一笔一划地写,不能够为了速度而用连笔书写方式。此外,在书写时一定要保证作业内容美观大方,并且规定正确的书写格式,要求小学生在书写过程中能够字迹整洁,横平竖直,字里行间不歪歪扭扭,每写一行空一行。另外,要教导小学生书写时注意力集中避免出错,减少橡皮擦的使用频率,如果不得已使用橡皮擦,也要保证擦干净,不能够把作业本上涂得一团黑,从而增加作业整体美观度和准确。教师要把这些事项当作学生作业写作标准,要求学生们严格执行,从而确保学生在书写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对于书写不工整、字迹潦草的小学生,教师应该进行适度批评教育,促使学生在写作业过程中养成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从而使小学生能够在数学作业内容方面取得较好成绩。

(三)及时展评,及时表扬

教师应该对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采取评价和表扬的措施,使学生能够从自己的努力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于学生在数学作业中所取得的一点点进步,教师能够做出充分的表扬,用真诚和肯定的语气,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小学生需要用鼓励的方式来帮助他们成长,对小学生的鼓励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会对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对小学生而言是最好的兴奋剂,能够使小学生更加认真地完成作业。所以教师需要用规范的教导方式提高学生作业书写能力,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作业习惯和和对待作业的认真态度。因此,教师的鼓励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和态度非常重要,应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

二、及时引导,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和审题习惯

读题和审题过程中,能够使小学生弄清题目和内容之间关系,理顺知识点和解题思路,从而快速找到解题方法[2]。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小学生读题和审题能力,使小学生明确题目内容,从而通过分析问题得出答案,以使小学生作业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

通过一些学生家长反映的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在家做作业时,经常第一遍错得一塌糊涂,第二遍在监督下完成,错误率大大降低。由此可知,监督对小学生具有促进作用。通常情况下,小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监督下写作业,能够用认真的态度对待数学作业,从而减少出错误率,但小学生自己一个人进行数学作业练习时,就会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原因是他们总会思想走神,一心想着完成任务之后出去玩,造成了数学作业中出现大量错误。因此,小学生写作业过程中需要在教师和家长的努力监督下进行,教导他们在读题和审题的过程中,弄清题目和内容含义、需要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从而提高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提高小学生数学作业完成速度和作业质量。

例如,这样的数学作业练习题:6、7、8、9、16中任选三个数字写出四道加法运算题。有些学生没有认真审题,就直接写了四道运算题,6+7=13、6+8=14、7+8=15、7+9=16。由于没有认真审题,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直接用题目中的两位数进行加法运算,忽视了题目中要求用三个数写出运算。因此,正确的四道算式应该为6+7+8=21、6+7+9=22、7+8+9=24、6+9+16=31。对于低年级段的小学生,教师要教会他们正确的读题和审题方式,即通过对题目的正确理解,采用正确的方式答题。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关注题目中的重点字词,从而通过对重点字词的把握,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

三、耐心指导,培养认真做题的习惯

小学生在写作业过程中最容易被身边的事物所吸引,经常出现作业做到一半就去做其他事情的情况。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作业上大面积空白的情况,不是因为小学生偷懒,而是压根就忘记做了,去干其他事情去了。例如,小学生会在写作业时,一边写一边看电视、吃零食,慢慢地养成了不认真写作业的习惯,以致于在数学测试时,经常出现解题不认真、考虑不周全等情况,不能够充分发挥出真实水平。因此,数学教师要加强小学生写作业时的专注力,通过限制写作业时间,使小学生能够紧绷起自己的神经,从而用正确的方式开展数学作业练习过程,用比赛的方式鼓励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质量和速度。通过这种有效的指导教育方式,能够使小学生养成认真写数学作业习惯,从而能够充分发挥数学作业对小学生的练习作用,使小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数學作业。

另外,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检查数学作业的好习惯,并且在写数学作业过程中充分发挥笔算的作用,提高数学作业的正确率。由于很多学生在数学计算过程中经常用口算的方式,导致大量出错。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准备充足的草稿纸,养成用笔算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数学计算能力和准确率。同时养成笔算良好习惯,还能够使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充分利用相应的笔算技巧进行数学运算过程的检查,使出作业准确率大大提高。例如,在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两三位数加减法》数学练习作业中,经常出现911-134这样的数学题目,很多学生凭借自己的口算能力,直接进行口算写出答案,由于三位数的加减法过于复杂,经常出现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应该先进行草稿纸上的笔算,然后再把笔算的结果进行检验,再将正确答案写在练习作业上,以此养成良好的练习和作业习惯,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和作业准确率。

四、总结

总之,小学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小数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数学作业习惯,培养小学生对待作业要有认真专注,注重小学生读题和审题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小学生作业质量。同时,教师要评价和表扬学生作业情况,使学生得到肯定体会成功喜悦,以培养学生认真写作业的态度,以提高小学生作业效率,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作业习惯。

参考文献:

[1]王玉凤.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作业习惯[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1).

[2]徐翠敏.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作业习惯[J].小学教学参考,2012(3):54-55.

猜你喜欢

小学生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我是小学生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