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在小班律动教学中的运用

2020-08-23郁亚静

读写算 2020年22期
关键词:律动小班情境

郁亚静

摘 要 律动是音乐范畴内一个重要的领域,它是伴随音乐进行的身体艺术表现活动。在幼儿园中开展律动教学,其作用是为发展幼儿的节奏感和动作的协调优美,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理解、表达音乐美。在情境化的氛围中,幼儿与生活环境对话,大胆地表现自我。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提高律动教学的有效性,使幼儿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关键词 小班;律动;情境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2-0030-02

幼兒园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目的在于“初步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而律动是音乐范畴内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它是幼儿园所有伴随音乐进行的身体艺术表现活动。通过模仿、探索、创造、表演这些形式,增强幼儿的节奏感,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理解、表达音乐美。

在集体活动中,一直倡导要提高活动的实效性。那么,对于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小班幼儿而言,如何让小班律动更生动有趣呢?怎样避免直接教给幼儿动作,让他们单纯来模仿律动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教师们去思考。有一些律动教学可以运用情境化的教学,有目的地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来激发幼儿对于活动的兴趣,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接下来,笔者以小班律动《游公园》为例,说说笔者的感受。

一、情境激趣,感受乐曲

小班幼儿年龄小,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注意力易分散。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幼儿对活动充满兴趣就会充分投入,使整个活动过程生动而出彩。活动一开始笔者就根据课程的需要布置了一个花园的情境,布置了一些高低错落的花草,并撒了一点点香水。幼儿刚进入活动室中,就被这个场景吸引住了。小朋友纷纷表达:“哇,好香呀,你闻到香香的味道了吗?”“这么多花好漂亮啊!”“今天教室里像一个大花园了。”此时教师马上引导孩子们,今天天气真好呀,又香又美丽的花朵都盛开了,我们去公园里去逛一下吧。于是,教师带领幼儿在《游公园》的音乐声中,一起逛一逛、走一走,并引导幼儿仔细听乐曲的节奏,节奏慢的时候走慢一点,节奏快的时候走快一点。

由此可见,小班幼儿的思维处于直觉行动性阶段,他们的学习是在具体的感性的活动中通过多种感官进行的,他们的认识活动大部分是在行动中获得的。情境化的场地布置,从视觉、嗅觉上都刺激着幼儿的感官。在活动一开始就牢牢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更是激发了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律动活动,就是让幼儿能听到乐曲后,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出来自己对乐曲的感受,对于乐曲的欣赏和感受是尤其重要的,特别是乐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调高低。这首乐曲《游公园》节奏旋律较为简单,是典型的AB段式音乐。所以活动一开始就要让幼儿整体欣赏感受,让幼儿对乐曲有初步的了解,知道了这首乐曲是愉悦的、放松的。另外,在这个环节中设置了快走慢走游戏。通过游戏,幼儿自然地感受到了乐曲节奏的快慢。这个部分的设置,幼儿能充分感受到这首乐曲前面一段是欢快的节奏,后面一段是舒缓的节奏。

二、敢于表现,适时指导

小班韵律活动的目标定位为:幼儿基本上能跟随音乐的节奏做上肢和下肢的简单基本动作和模仿动作,学会一些简单的集体舞,初步体验用表情、动作、姿态与他人沟通的方法和乐趣。在音乐声中,孩子们会跟着乐曲的旋律做动作,教师要进行适时的指导,但是教师不能高强控制进行一刀切的指导,不能强调幼儿做一样的动作,只需他们跟着音乐节奏合拍地做出动作即可。在这个律动活动中,乐曲和动作都是比较简单的,可以理解为一段音乐表示为欢快地走一走,一段音乐表示为停下来闻花的动作,而表现出多种闻花的动作和姿态,就是这次活动的重难点所在。

那么如何解决活动中的重难点呢?此时情境化的场景又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幼儿:花香真是太好闻啦,你会怎么闻香味呢?引导幼儿去找一找喜欢的花,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闻一闻吧。于是,幼儿分散找自己喜欢的鲜花闻一闻,教师参与幼儿的活动并进行指导,引导幼儿说一说,做一做动作。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表现,如果发现表现生动的幼儿,就让她来做给大家看看。适当引导幼儿,如果看到长得很高的花需要踮起脚尖仰起头来闻;当看到长得矮矮的鲜花,则需要蹲下来低下头闻;闻长得矮矮的花时,可以蹲在地上闻,还把手放在鼻子边上,这样可以闻到更多的香气,花香非常好闻,陶醉其中的表情是怎样的……鼓励大家试一试,学一学。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来赏花,律动活动更为精彩丰富,活动中幼儿的交往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充分利用了布置的情境,幼儿像真实地在公园里闻花香一样,闻得很是陶醉,并且根据花朵的摆放位置,做出了高低不同的姿态。在生动、轻松、逼真的环境与氛围中,幼儿自然地做出了不同闻花的姿态,表情也是丰富多彩。活动中,师幼共同探索,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律动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三、创编动作,快乐游戏

传统的韵律活动大多是教师示范,一个一个动作教授于幼儿,再加以不断重复地练习这样的灌输式学习。老师把最终目标定位于幼儿尽快能掌握律动的动作,最后跟着老师完整跳出来,这样的形式通常会忽略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态度和体验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通过一系列的实践中笔者发现,单纯的模仿虽然能让幼儿记住动作,并能完整表现乐曲韵律,但时间一长,幼儿的兴趣和主动性就消失了。在幼儿基本了解乐曲特点,能跟着节奏做出动作后,可以进一步让孩子自由地进行创编。根据幼儿喜欢模仿动作的特点,启发幼儿一起创编新动作,这样,幼儿能自发的积极地参与仿编活动,体验到活动的快乐。

在律动活动中,教师适时提醒幼儿做动作,并做出愉悦、陶醉的表情,还启发幼儿模仿想象可以开汽车、坐摩托车、开飞机、可以骑自行车去公园……从“去公园的路有一点远,我们除了走路还能怎样去公园呢”这个话题活动引发了全体幼儿积极联系生活经验、大胆创编的活动热情。对于这个话题孩子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自然的会想到可以做开汽车、开飞机等动作。于是他们在第一段欢乐的乐曲声中,有的握着“方向盘”开着“小汽车”去了公园里,有的张开双臂,开着“小飞机”去了公园里,还有的小朋友双手放两侧,手臂往前后拉伸,小嘴里说着“呜呜,咔嚓咔嚓”的声音,开着“小火车”去了公园里,这些动作幼儿表现生动而自然。这些事物贴近生活,都是幼儿在生活中常见的,因此,他们在活动中情绪也非常的高涨而欢乐。

律动《游公园》这个活动中,根据课程需要创设了一个公园里开满了鲜花的情境,幼儿仿佛身临其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渲染中,能有效地培养幼儿的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将幼儿的艺术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在情境中,幼儿跟着音乐自由地做着喜欢的动作,感受律动的乐趣,充分发挥想象力,激发了幼儿表现音乐的欲望,幼儿参与活动是轻松愉快的。通过幼儿与生活环境对话,进行创编等活动,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淡化了教与学的界限。在学中玩,玩中学,在情境化的氛围中进一步提高了律动活动的有效性,使幼儿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猜你喜欢

律动小班情境
和谐律动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动静之间
律动之美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再寻绿野仙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