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对农村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信息化融合联动长效机制

2020-08-23蒋浩永周福红李子杰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15期
关键词:明光

蒋浩永 周福红 李子杰

摘 要:为进一步规范提升和充分发挥信息化示范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筑牢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阵地,明光市农业农村局结合自身特点,建立信息化融合联动长效机制,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明确农村信息化服务基地和益农信息社应职责定位,分清应急性工作、常规性工作、持续性工作和基础性工作,以农机农艺农信融合发展为推手,主抓农产品出村,整合资源,发挥主力军作用,凸显农业信息化联动发展的主阵地,做好各类应急性工作。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融合联动长效机制;益农信息社;明光

中图分类号 F3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5-0137-03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standardize the promotion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informatization demonstration base, and to build a solid agricultural and rural informatization work position, the agricultural and rural bureau of Mingguang city, in combination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has established a long-term mechanism of informatization integration and linkage to respond to public security emergencies. The rural information service base and the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ociety should distinguish the acute work, routine work, continuous work and basic work, take the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gronomy and credit development as the driving force, focus o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out of the village, integrate resources, play the role of the main force in agricultural and rural areas, highlight the main position of the joint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and do all kinds of emergency work.

Key words: Rural informatization; Integration linkage long-term mechanism;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ociety; Mingguang

為进一步规范提升和充分发挥信息化示范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筑牢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阵地,明光市农业农村局结合自身特点,建立了信息化融合联动长效机制,应对农村突发公共安全事件。

1 农业信息化联动发展

新冠疫情突发,农村防控任务艰巨,是防控工作中的难点和痛点。如何通过“3云”(云端上的农业物联网[1]、云端上的益农信息社[2]、云端上的农技服务)并进,运用信息化独具的“3A”(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员)服务特点,凸显信息化“3性”(网络的泛在性、信息的聚合性、信息的权威性)是信息化基地和益农信息社首要考虑的应急性工作。

1.1 “3A”服务 首要条件是加强农村基础网络建设,提升4G、5G覆盖率。在用好有线、移动,短信、微信,网站、电视等平台的同时,建议恢复和加强农村大喇叭,建设入户网络小喇叭,平常是农技、新闻、娱乐宣传阵地、发生突发事件时就是官方权威信息发布阵地。

1.2 “3性”任务 网络泛在带来信息聚合,但其负面效应是信息的可信度,此时信息化基地和益农信息社就体现出权威、官方、真实的作用。

1.3 “3云”并进 继农业物联网、益农信息社云端化,可靠运行且实用化之后,明光市农技推广中心引领农业信息化[3]先行一步,应对疫情防控需要,引入NAS技术管理单位内部资料并云端化,形成农业技术推广工作“3云”并进的良好局面。

1.3.1 云端上的农业物联网 明光市农业物联网建设较早,存在设备老旧、平台本地化、无人维护、运行费用高等问题。2019年市农技推广中心整合项目资金对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更新了老旧设备,重新设计了农业物联网平台,并将服务器云端化。经过近半年的运行,系统稳定可靠。

1.3.2 云端上的益农信息社 在益农信息社建设过程中,按照“云、网、端、点线上线下结合,人、物、货、培上行下行共进”的推进原则,提出“云端上的益农信息社”创新模式,电脑硬件瘦客户端设计,中心式布置,方便系统维护,杜绝不良信息违规发布。目前141个益农信息社云端设备运行稳定可靠。

1.3.3 云端上的农技服务 计算机、局域网[4]、互联网[5]、物联网和“云”在现代农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日常办公管理和运作时会产生大量的文件、图纸、照片、影音等文档资料,仅靠单机PC、微信群、邮箱、网页已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办公的需要。要使整个单位内部的数据得到统一管理和安全应用,就必须有一个安全、性价比高、应用方便、管理简单的物理介质和信息化技术来存储和备份企业内部的数据资料。为此,市农技推广中心引入适应小、微型单位的NAS技术,以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突破微信文件传输30M的限制,保障数据安全备份,实现单位内部的文件交换——照片、文档、常用软件等共享,不因职工工作的交接而丢失资料,随进随地修改资料,方便外出人员突击性要资料,解决系统内人员不足,用信息化技术承担AB岗职责,解决随时随地获取个人工作文件等。

目前,NAS系统己试运行30d,运行稳定可靠,使用方便,反应良好,提高了工作效率,向无纸化办公和抗击疫情期间的非接触服务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2 农机农艺融合发展

新形势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6]为主线,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农机农艺融合为突破口,加快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信息化在其中穿针引线,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机械代替人力推动农机农艺[7]硬融合,农信牵线促进农机农艺软融合,将会是信息化基地和益农信息社的常规性工作。

2.1 农机是农艺的有效载体,是硬融合 一线农民工流失、老龄化、土地流转[8]等必将带来农机的大发展,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加,装备的布局和结构不断优化,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不断提升。

2.2 农艺是农机的有效促进,是软融合 新农艺促进新农具的迭代发展,随着信息化的介入,新型智能农机[9]层出不穷,如:农业无人机、新型农业机器人、各类农业物联网传感器和控制器等。随着各类涉农社会化服务程序的推出,农机推广社会化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例如:明光市农业专家决策系统、智能配肥站、微信公众号、农机手等农业信息化程序的推出极大地促进了农机农艺融合发展。

3 益农信息社引领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

目前参与建设农业农村信息化[10]工作的单位和部门很多,如商业、金融以及社会企业,服务内容同质化,但益农信息社“扎根农村,来自农民”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业农村优势,益农信息社应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引领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在保证自我生存的同时,做好自身发展,做到“人常在、门常开、事常做、钱常赚”。

4 “三点一线”与“三品一标”相结合

农产品出村同样是农业生产中的痛点和难点,如何整合运用现有的农业物联网、农残检测和益农信息社等农信基础设施,串联产前、产中、产后是示范基地的基础性工作。明光市结合地域特点,提出“三点一线”、“实物实景”卖“三品一标”,打造独具明光本地特色的县域品牌。以益农信息社为硬件基础,以农业物联网为软件主线,联接后端生产基地、中端生产车间、前端线上线下门店;通过益农信息社实体店展示实物,农业物联网展现中、后端实景,集中展示营销“三品一标”农产品出村;打造“三品一标”[11]县域公共品牌,讲好独具本地特色的农耕文化故事;上行农业技术信息、公益便民服务、农产品质量追溯服务消费者,下行惠农金融资金政策、培训体验服务、农业物联网数据服务生产者。明光市先行建设了艾草、绿豆、甜叶菊和女山湖大闸蟹、明光梅鱼5个品牌。

5 信息化融合联动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可持续运行的实践

5.1 通过信息化整合一二三产业,构建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农业生态圈 明光市的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联系相对分散,波动性大,农业生产“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现象经常发生,没有形成“一体化农业生态圈”[12],许多优质农特产品无法有效进入到加工和流通环节。近年来农村电商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只停留在叫卖、交易的低层次上,没有形成长效的农业发展机制。县长上直播叫卖农产品不是新常态,而是无奈之举。通过信息化促进三产融合,构建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农业生态圈,解决“种什么、怎么种、如何卖”等问题,形成稳定的产销模式,耦合农业与制造业、服务业,实现长久的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5.2 整合各类涉农数据库,挖掘涉农数据价值,消灭农业信息孤岛 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移动互联技术在农村快速普及,为农业服务以及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创造了条件。中心化的“互联网+新农”[13]模式是依托涉农大数据、农业物联网和益农信息社形成的。通过“云”服务,将农资、农机、农艺、农技和农信服务资源、金融信贷等服务融合在一起,形成农业农村生产数据、服务数据与流通交易数据管理体系,即“全县一张图”,消灭农业信息孤岛,推动农村管理和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体系化,从小而散走向集约与高效。

5.3 实现“三品一标”农特产品的品质化,进而形成县域“三品一标”农特产品品牌化 农特产品的品质化、品牌化是农产品优质优价和农民增收及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通过农业物联网进行“三品一标”农特产品精准生产,通过对田间小气候、土壤、种子、田间管理、用药用肥和流通全过程的数据化,保障农特产品的品牌和品质,赢得消费者信赖。把农业信息化、品质化、品牌化和农村电商结合在一起,让农村电商融入“三品一标”农特产品产业链中,提高其附加值,打造“一县一品牌”,形成“互联网+新农”模式。

5.4 深化“三变”改革,农业资产市场化,促进土地和劳动力有序流转 明光市土地确权[14]工作已完成,并形成了数据库,土地部门也在数据化宅基地。该数据库包括土地和农业人口信息,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变资源为资产,将其纳入农业信息化范畴,用数据以及信息数据的流动形成全县统一的数字化的土地和劳动力流转管理机制,极大地方便流转,形成农业优势区域,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融入城市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完善了县、乡、村三级服务和管理网络。

参考文献

[1]葛文杰,赵春江.农业物联网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4,45(7):222-230,277.

[2]蒋浩永,周福红.明光市建设益农信息社服务“三农”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7):8-9,35.

[3]杨艺,朱翠明,王霞.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发展对策研究[J].情报科学,2019,37(5):53-57.

[4]张彦,张涛,孟繁霖,等.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能源互联网系统分布式优化调度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37(23):6829-6845,7074.

[5]周福红,蒋浩永,李新耀. 安徽省明光市“互联网+”现代农业实践与思考[J]. 安徽农业科学,2011,45(20):227-230.

[6]罗富民.城镇化发展对农业供给侧结构变动的影响——基于分布滞后模型的实证[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52-59,132.

[7]李世武,陈志,杨敏丽.農机农艺结合问题研究[J].中国农机化,2011(4):10-13,17.

[8]卢泽羽,陈晓萍.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4):114-119.

[9]杨红梅.农机智能化及发展趋势[J].湖北农机化,2018(11):19-20.

[10]郭永田.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成效与展望[J].电子政务,2012(Z1):99-106.

[11]梁丽珍.“三品一标”农产品发展路径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20(10):218,220.

[12]余梦佳.“国网+智慧农业”生态圈建设在四川省落地实践[C]//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生态互联 数字电力——2019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人民邮电出版社电信科学编辑部,2019:9-11.

[13]陈彩珍,周海波,蔡凤芹,等.“互联网+农业”视野下的现代农业发展探讨——以徐闻菠萝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9):420-421.

[14]朱北仲.我国农村土地确权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经济纵横,2015(5):44-47.

(责编:徐世红)

猜你喜欢

明光
书迷父子俩
妒气腾腾桑拿房:走心报恩难容师生三人行
雪花
WeatherConnect the dots and write. Fill in the missing letters.
朱明光 :选择“逆行”的村支书
安徽明光方言语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