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能练习
2020-08-23周龙丰
周龙丰
摘 要:运动能力是体育与健康学科三大核心素养之一,它包涵体能、技战术能力、心理能力等重要构成要素。体能状况是发展运动能力、形成健康行为、培养体育品德的基础。正确认识体能概念,合理安排体能练习,全面均衡地发展学生体能是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因此,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对体能练习予以高度重视。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能;运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3-106-1
体能是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运动素质又称体能,它是指运动员机体在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体能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度。在中学体育课堂上实施体能练习,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协调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推动体育课程实现更加科学化的发展,确保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的生长需求。为了更好地强化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提出了新课改环境下中学体育课堂体能训练的有效措施。
一、采用体育和德育并重的方式进行体能练习
体能练习即枯燥又辛苦,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出工不出力,因此,在体能练习时,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及时表扬、鼓励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表现,恰如其分地进行思想教育,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能练习中,教育学生全面正确看待各种问题,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充分理解信任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使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就能实现。
二、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体能计划的制订,注重学生体能的全面发展,根据技能学期计划,科学、合理安排体能练习,结合项目特点安排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练习,要注重全面发展,避免只发展一两个体能的情况出现,循序渐进,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
体能练习主要以各种身体练习为主,经过反复练习,达到增强体质、发展体能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目前,学生体质健康下降明显,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制定体能发展的具体目标,认真落实课间操和体育活动计划,促进学生体能全面提高。
三、与技能項目学习相结合,采用“补偿性体能练习”
补偿性体能练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针对技术学习内容所需要的体能采取有效的补偿练习。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选择与技能相关的补偿性体能练习。例如:在篮球传球教学中,体能练习选择滑步、折返跑等脚步移动练习。在排球垫球教学中,体能练习选择三米线脚步练习、对墙手指俯撑练习等。篮球投篮教学中,体能练习可以安排上肢力量练习,如俯卧撑,也可以安排下肢力量练习,如蹲跳起。
在课上合理运用补偿性体能练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补偿性体能是体能的一个方面,与学生的学习内容有关系,对动作技能的形成具有补偿、延伸的意义,对学生正确掌握运动技术起到帮助和促进作用。
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以游戏、趣味性为主
学生之间的体能存在很大差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大多数体能练习,都以田径的辅助练习为主,练习内容单一、枯燥无味,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不高,练习效果不好。应该把练习内容融合现代元素创新和改进,以游戏、趣味性为主。
例如:在灵敏素质练习教学中,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采用“伊利诺斯”跑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心肺耐力素质教学中,采用“莱格尔跑”练习,学生很喜欢这种练习。
练习方法:练习者在两条相距20米线之间来回跑,从一条线跑到另一条线为一趟,跑步的速度和节奏由音乐的声音控制,练习开始后,每一趟必须在下一次提示音响起前完成。练习会不断升级,每次练习升级后,两次提示音乐之间的时间会缩短,这样练习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速度,练习者从第一级开始,不断挑战自己,提高练习兴趣,不断发展体能。
五、合理开发场地器材
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发挥场地的经济型、实效性。例如:练习十字象限跳,对学生进行体能练习。
十字象限跳借鉴了跳舞毯的各种跳法,但是没有跳舞毯设计复杂,讲解示范简单、明了,学生用粉笔在地上画一个十字象限图就可以开展练习,阴雨天气也可以在室内开展,不受场地条件限制,可以课上练习也可以课外练习,效果很好,可以有效地发展力量、协调、灵敏等素质。练习方法多样(循环跳、旋转跳、折线跳、开合跳、追随跳、交叉跳)学生根据情况可以单脚或双脚,也可以自己组合多种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六、内容设计简单易学、具有课外延伸性
一节课体能练习的时间大概10分钟左右,所以练习内容必须简单易学、讲解示范简单明了,学生队伍调动简便,保证学生的练习时间,提高练习效果。还要做到课外延伸性,通过课上练习掌握方法,课外能自己参加练习,同时还能带动和教会家人、朋友一起参加练习。
良好的体能与科学的饮食、规律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但要提高或保持体能,必须进行合理锻炼,仅仅依靠体育课是不够的,每天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非常重要,还要引导学生利用节假日进行体育锻炼,达到提高体能的目的。
体能练习内容的安排,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运动基础和技能内容学习计划,精心设计练习内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做到以学生为发展中心、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高胜光.体育教学中运动体能“课课练”研究综述.运动,2012(06).
[2]马成亮.运动体能“课课练”对增强学生体质的研究.体育学刊,1997(03).
(作者单位: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江苏 太仓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