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思维:新时代初中语文教学的必然追求

2020-08-23龚晶

关键词:创造教育初中语文创新

龚晶

摘 要:课堂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必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本文阐述了陶先生“创造教育”的思想,以点亮初中语文课堂的“创新”之灯,引导学生解放空间、质疑问难、营造情境、衔接生活,并以陶行知先生的六个“解放”为指导思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创造教育;创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3-033-1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四十五分钟课堂时间,去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解放思维空间,延伸创新思维的深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还要给学生留足自主思考的时间,使他们的思维有足够延伸的深度。如在教学《无言之美》这篇美学论文时,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我们设计了编写“我们的论美格言”的环节。要求学生创作论美格言,以测评学生对中心论点的把握程度,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我们还让学生轮流上台分析探讨问题,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如在教学杜牧的《泊秦淮》时,我们就可用多媒体呈现相关插图,为其配上画中音。因为诗歌本身只是将六朝古都夜晚迷离的景观呈现在读者面前,酒家歌舞声平的气氛也是一带而过,对于作者忧心国家的心境没有具体的描述。我们可以在引导学生对插图进行全面观察后,让学生展开联想,体会诗人的写作意图及情感;让学生轮流上台说出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悟。通过这个活动,画面中的人物动起来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这样逐步解放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有自主思考的广度与深度,延伸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更好地促進其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营造生动情境,拓展创新思维的宽度

情境是一堂初中语文课的“小天地”,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情境,能让学生进入角色。这样,就营建了有情趣的“磁场”。使学生产生兴致勃勃,兴趣浓厚,兴高采烈的情绪情感,借此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营造富有情趣的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充分地感知事物。因此,激情创境,焕发情趣的课堂是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提高不可忽略的因素。它不仅调动学生的兴趣,体会情趣,接受情感的熏陶,而且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中,我注重通过巧妙创设情境来创设富有情趣的初中语文课堂。在教学《猫》时,考虑到一些学生没有接触过猫,对猫缺乏必要的了解。为避免学生学习没有热情,一开始,我们可以为学生播放了一个有关猫的生动微视频,学生在生动情境中初步感知了猫的可爱后,大大激发了学习热情。在学生根据课文归纳概括了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后,我们再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你是否也曾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可以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和同学讨论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解?”这样的活动高于文本,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达到教学的理想境界。

其实,在营造情境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氛围的和谐。教学氛围要轻松、和谐、民主,师生之间的对话要平等。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为了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为了拉近作者和学生的距离,为了在课堂上建立和谐的学习氛围,我们可以让学生现场表演人物采访:与桥梁专家茅以升面对面。学生不但在采访和被采访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理解了文章内容,感受到了茅以升的人物形象。所有这些效果,都得益于这种融洽、新颖的学习方式,因为它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民主、平等的对话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衔接现实生活,焕发创新思维的广度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方面要能把生活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

教学的目的是要用所学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思考、解决现实生活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以创新的思维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代。所以,我们要把生活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比如,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抓住语文和现实生活的契合点进行。在教学《春》这篇课文时,可以这样导入:我们呢,有多姿多彩的四季,春花烂漫、夏荷摇曳、秋月缠绵、冬梅傲雪,四季各有美点,同学们,你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

生1:我喜欢冬天,冬天可以看到美丽的雪花。

生2:我喜欢秋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生3:我喜欢春天,春天里百花竞相开放,非常美丽。

生4:我也喜欢春天,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到处一派欣欣向荣发的景象,充满着生命力。

生5:我喜欢夏天,虽然夏天比较炎热,但可以观赏到美丽的荷花,可以体会电闪雷鸣的魄力。

……

师:嗯,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季节,那作家朱自清又是如何看待春天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春》。

精心设计引人入胜的导语,不仅能让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元素。从而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同时还能因势利导,活跃其思维,让学生逐渐具备和生活对话的意识,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语文学习渐至佳境,能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看到丰富多彩的画面,感受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体会栩栩如生的人物特征,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总之,教师只有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积极引导学生去想象、去质疑、去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才能打开初中生思维创新的大门。

(作者单位:如皋市长江镇港城实验学校初中部,江苏 如皋226532)

猜你喜欢

创造教育初中语文创新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数学课程中的创造教育浅议
“创造教育”引领幼儿生活与学习
基于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幼儿美术教学研究
让思维“轻舞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