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食管下段恶性黑色素瘤1 例

2020-08-22刘志健耿婷婷高素美潍坊市人民医院山东潍坊261041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黑色素瘤管腔本例

刘志健,耿婷婷,高素美(潍坊市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1041)

病例女,65 岁,高血压病史20 年,患者2 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骨后疼痛,为阵发性胀痛,于深吸气、夜间、饭后加重,与剧烈活动有关,无吞咽困难。 既往无肿瘤病史。

上消化道钡餐示:食管下段椭圆形腔内充盈缺损,形态规则(图1)。 胸部+上腹部CT 平扫及增强示:食管下段占位,凸入食管腔内,黏膜部分欠清晰,边界光滑,密度均匀,平扫CT 值约 38 HU,增强后中度强化,CT 值约 70 HU(图 2~5)。

行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下段切除,术中见肿瘤位于食管下段, 上极近下肺静脉, 大小约 8.0 cm×4.5 cm×2.5 cm,质硬,未侵出食管肌层,隆突下可见肿大淋巴结。病理示(图6):(食管下段)恶性黑色素瘤,侵及食管壁浅肌层,未见脉管内瘤栓及神经侵犯。 贲门及胃周切除9 枚淋巴结,2 枚发现转移。食管周切除2 枚淋巴结,均无转移。隆突下切除3 枚淋巴结,均未见转移。

免疫组化:广谱 CK(-),HMB-45(+),S-100(+),Melan-A(+),Ki67 指数(40%)。

图1 食管钡餐示食管下段椭圆形充盈缺损, 边界清。 图2~4 CT 示食管下段腔内软组织占位,平扫实质密度均匀,CT 值约38 HU,增强扫描病变中度强化,CT 值约70 HU,矢状位示上下径约6.8 cm。图5 3 月后复查显示腹腔内肿瘤复发转移形成巨大软组织肿块。图6 病理(HE):黑色素瘤细胞较松散,细胞间缺少连接,细胞多形,大小不一,细胞浆丰富、红染,核仁显著。

讨论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来源于食道黏膜基底细胞层,约占食管恶性肿瘤的0.1%~0.2%[1]。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男女比率为 2∶1,最常见于食管中下1/3 段,多呈息肉状在管腔内生长,可有或无色素[2]。临床常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体质量减轻、食物反流。

食管黑色素瘤钡餐造影可呈梭形、结节状、多发息肉状充盈缺损,常偏侧生长,向腔内突起,表面可呈分叶状,黏膜溃疡少见,管壁蠕动消失但不僵硬,管腔狭窄但极少引起梗阻,这可能是由于肿瘤倾向于纵向生长有关[3]。 本例食管钡餐示食管下段腔内纵行梭形充盈缺损,未见黏膜溃疡,管腔局部狭窄但未见梗阻,与文献报道一致。胸部CT 可提示肿瘤大小、边界、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管腔扭曲和受压以及侵犯纵隔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多表现为密度均匀、边界清楚的腔内软组织肿块,钙化罕见,增强扫描多呈明显强化[4]。 但影像学检查对诊断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作用有限,确诊需依赖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HE 染色下见黑色素瘤细胞大小不等,呈圆形、梭形或不规则形,胞质内多见黑色素颗粒,但少数只有少量或缺乏黑色素细胞的病变,常被误诊为阴性或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等其他肿瘤[5]。 黑色素瘤的免疫组织化学中,S-100敏感性强而特异性差,在包括恶性黑色素瘤的很多肿瘤中表达,HMB-45、Melan-A 是黑色素细胞的特异性抗体, 但敏感性较低,可用S-100、HMB-45、Melan-A 联合标记提高诊断的正确率[6]。本例 S-100、HMB-45、Melan-A 表达均呈阳性。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肿瘤生长速度快,侵袭性强,起病隐匿,易发生血行、淋巴转移,对放化疗不敏感,约半数以上患者确诊时已伴转移病变,手术后生存期约为2.5 年,5 年生存率约 4.2%,中位生存期为13.4 月,预后差[7]。 本例术后3 月即出现腹腔复发伴广泛转移。

猜你喜欢

黑色素瘤管腔本例
云南省肿瘤医院1 203 例黑色素瘤临床分析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清洗刷在不同管腔器械清洗中的探讨
西门子S7-1500 PLC串行通信的应用
管腔器械清洗灭菌方法的新进展
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SOX2/GLI1-ST3GAL1-AXL通路促进黑色素瘤的转移
窗外
自制便携式光源管腔器械检测仪的应用效果
澳大利亚的“国民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