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联合艾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远期疗效分析

2020-08-22汪莉汪成

医药前沿 2020年13期
关键词:颈痛艾灸颈椎病

汪莉 汪成

(1 玉溪市中医医院针灸科 云南 玉溪 653100)

(2 汪成中西医诊所 云南 玉溪 653100)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表现为颈椎疼痛、活动受到限制、肩臂疼痛、麻木为主[1]。当前我国颈椎病发病人群逐渐趋向于年轻人群,主要是患者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长时间低头或者使用手机或电脑造成的。颈椎病在发病期间会严重阻碍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随着中医针刺逐渐被临床治疗广泛应用,针刺也成为治疗颈椎病的常见方法,短期起效快,但是长期疗效不足,复发率高。而通过艾灸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针刺的远期疗效,降低复发率[2]。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8 月—2019 年9 月我院收治的90 例颈椎病患者,并且通过随机建组的方式将研究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共两组,每组为45 例。研究期间为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方式的治疗工作,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刺治疗方法,而研究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艾灸进行联合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n,±s)

表1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n,±s)

组别 n 性别 平均年龄 平均病程男性 女性 (岁) (年)研究组 45 21 24 28±10.5 2.3±0.7对照组 45 25 20 27.5±11.0 2.6±0.5

表2 两组患者的患病类型比较(例)

将收集的两组颈椎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全部纳入统计学软件中,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知道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虽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患者诊断符合国家医学会颁发的颈椎病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调查,自愿参加。

排除标准:患者本人于家属对本次研究调查未允许;妊娠及精神异常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疼痛状态、僵化位置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穴位和手法。主要针刺穴位包括:双侧风池穴、颈椎夹脊穴、合谷穴。风池穴针向对侧耳屏,进针2 ~2.5 寸,以局部酸重为度。颈椎夹脊穴沿颈椎棘突下间旁开0.5 寸处进针,针尖斜向脊柱,予捻转泻法,局部酸重为度,合谷穴,进针1 ~1.5 寸,平补平泻手法,局部酸麻为度,留针30 分钟,每天一次,10 天一个疗程。

研究组在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基础上联合艾灸治疗,将艾条点燃并对准疼痛位置,距离皮肤2 ~3cm,使患者感觉施灸位置有温热感,直至皮肤微红。每次10 ~15min,每日1 次,10天为一疗程[4]。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通过评分表(FMA)评分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的评判标准分为好、较好、一般、差等四个标准,治疗效果=好+较好+一般。评判标准为:好:患者的头晕以及颈部位置疼痛症状完全消失,颈部运动能力恢复到正常水平。较好:患者的头晕以及颈部位置疼痛症状有一定程度的好转,并逐渐治愈,颈部运动能力和治疗前状态相比有明显增强。一般:患者的头晕以及颈部位置疼痛症状有轻微的缓解,颈部运动能力依然受到限制。差:患者的头晕以及颈部位置疼痛症状没有任何改善,颈部运动能力和治疗前状态相比无变化。

将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治疗方式后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率为非常满意+满意。

观察并记录患者在通过不同方式治疗后,颈椎病复发的发生几率,并进行分析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n(%)]

2.2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对比

研究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后复发几率对比分析(例)

3.讨论

颈椎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在医学上认为是由于颈椎位置发生退行性变导致[5]。而从中医的角度来讲,颈椎病是因为患者出现肝肾亏虚、精血化生无源、无法充养肌肉造成的。当外部风寒邪气入体,进而传至患者筋肉,导致患者痰湿阻络。当前在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牵引治疗、按摩、针刺治疗以及艾灸等方法。

当前通过针刺联合艾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首先,在治疗的过程中轻脏腑重经络。人体的五脏六腑与颈椎病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在当前通过针刺联合艾灸治疗颈椎病颈痛时,经常是针对风池、夹脊、大椎等几个穴位作为治疗的重点,将针刺联合艾灸治疗关键全放在了患者的颈部位置,而忽视了调节机体的重要性。其次,轻灸重针。在很多临床治疗上颈椎病颈痛时,通常是以针刺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忽视了艾灸的重要性,这也是影响通过针刺联合艾灸治疗颈椎病颈痛远期疗效的重要原因。

灸法在我国已经有二千余年的发展历史,当前灸疗作用有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防病治病;调节经络以及身体免疫能力;具有药理功能;为患者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拔毒泄热。刺激风池穴主要治疗颈项如拔、痛不可回顾、腰背俱疼;针刺颈椎夹脊穴,可行气活血,疏通膀胱经气,合谷穴是阳明经之原穴,通过刺激,能够具有理血活血,通经止痛的效果。

当前很多通过针刺联合艾灸治疗颈椎病时,都会出现轻灸重针的问题。在我国古代医书当中曾记载:“灸而不针、针而不灸,非良医也”。因此重点强调在使用针刺治疗联合艾灸治疗时,针刺与艾灸进行有效结合的关键性。运用针刺联合艾灸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使用针刺是无法获得十分有效的成果,因此需要在针刺的基础上配合适当的艾灸治疗。在我国医学著作《本草纲目》当中有着明确的记载:艾叶是一种性温味苦的药物,以之灸火可以达到疏通各处经络的效果。在针刺联合艾灸治疗的过程中,艾叶良好的药性以及灸法的热力,能够对患者的患处进行有效的局部治疗,达到祛除患者体内湿邪,温经通络的效果,还可以为患者温补阳气,达到固本培元的目的。艾灸在治疗颈椎病颈痛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针对患者病灶位置的疼痛有明显的缓解功能,另一方面还可以充分的发挥出艾灸抗炎免疫的效果,进一步的增加患者机体的免疫能力。

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发现,对照组单纯针刺的效果为84.44%,而研究组针刺治疗联合艾灸的治疗效果为95.56%,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得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能够有效的解决颈椎病颈痛的远期疗效问题,提高治疗效果,应当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猜你喜欢

颈痛艾灸颈椎病
军事飞行人员颈痛的风险因素与康复研究进展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游泳 赶走颈椎病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三向牵伸法治疗颈痛的临床观察
空降兵颈痛发生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