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教学与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融合探究

2020-08-21刘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4期
关键词:演示实验微课教学初中物理

刘华

【摘要】物理来源于生活,是一门依托于实验的基础学科,通过微课教学对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内容进行挖掘及拓展,既能够帮助学生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激发学生实验探究兴趣,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微课教学;初中物理;演示实验;融合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4-176-01

前言

我国互联网+技术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初中物理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物理学科涉及到的教学内容十分宽泛,且十分注重对于事物内在规律及本质属性的研究与探索,对于学生物理思维及实验探究能力均提出了较高要求。微课教学依据初中生的学习习惯及性格特征,针对性制作了学习效率最高的8-10分钟教学微视频,将教学重点集中突出在视频之中,既能够帮助学生随时随地参与到初中物理课程的学习之中,同时也能够开拓学生视野,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现状

物理学科是其他自然科学学科的基础,始终坚持以实验,作为检验研究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因此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实验始终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初中物理实验主要分为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两部分,分组实验能够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进行有效锻炼,并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实驗现象及物质运动规律的记忆,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但处于教学时长,教学效率,学生安全及实验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演示实验成为了十分良好的教学选择,既能够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增进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但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同样存在着实验现象不明显,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有限等问题,对于教学效果造成了一定限制,亟需通过科学有效的创新教学模式,对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效果进行完善及提升。

2.将微课教学融入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重要价值

2.1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科学思维

微课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教学视频,教师在课后精心制作的教学视频,既能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补充,同时也有助于开拓学生视野,对学生科学思维进行锻炼与培养。以“真空罩中的闹钟”演示实验为例,部分学校没有配备真空罩,无法在课堂进行演示;还有部分学校真空罩购买时间比较久远,密封性大幅下降,无法抽至理想的真空状态,实验开始后学生仍能听到闹钟声响,使实验的信服力大打折扣。而通过微课教学,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在互联网上搜集相关课件及资料,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清晰、准确的实验现象,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这一物理规律。另外,教师还可以对实验对象进行替换,将闹钟换成手机、MP3、iPad等学生更加常见的生活物品,增进物理学习与现实生活间的联系,在寓教于乐中完成对学生的物理教育,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并且,更换实验对象后能够排除外界因素对实验效果的干扰,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照思想”,避免使学生认为真空隔音只是一种特异现象,更换其他实验对象可能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进而显著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更加科学、全面的实验思维。

2.2帮助学生课前预习,提高演示实验课堂教学效率

部分物理学科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教师如果直接进行讲解,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接受并理解,而通过微课教学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学生通过反复观看教学视频能够对教学重、难点进行有效把握,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更有助于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以“奥斯特的实验”为例,教师如果按照教材中的步骤对实验进行还原,用导线将电池的正负极直接连接并放在演示磁针的上方,会发现磁针几乎不动,实验效果十分不明显。“电”与“磁”都是学生无法直观感受到的抽象概念,如果实验现象不明显更无法帮助学生建立起电与磁之间的联系,对于演示实验课堂教学效率造成了严重影响。而通过微课教学,教师在教学视频中可以描绘出虚拟的“磁感线”,通过模型建构的方式化无形为有形,帮助学生对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流是电荷定向运动产生的这一物理规律形成深刻认知,显著提高演示实验课堂教学效率。

2.3多机位还原实验场景,促进学生深入理解

教师在课堂开展演示实验时,学生往往只能从正面进行观察,离实验台较远的学生也无法获得清晰的观看体验,使演示实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通过微课教学,能够将演示实验置于三维立体环境之中,从正面、侧面及背面全方位进行实验展示,加深学生对于实验现象的理解。以“液体内部同一深度朝各个方向压强是否相等”的演示实验为例,教师虽然不断调整橡皮膜的方向,但学生同时只能观看到一侧的实验现象,易使学生对实验规律产生误解,不利于学生对p=ρgh这一液体压强的公式的理解及应用。而在微课视频中,教师可以设置正面、侧面及背面三个机位,同时对实验现象进行转播,帮助学生对实验现象形成整体认知,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进行有效锻炼及培养,顺利引导学生接受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这一客观事实,帮助学生形成只要算出液体竖直向下的压强,就能得出在这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的解题思路,有效促进学生对于液体压强的认知与理解。

结语

将微课融入初中物理演示实验之中,既对课堂教学效果形成了良好补充,显著提高了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拓宽学生视野,开发学生科学思维,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张玉双.微课在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9(12):90.

[2]黄文如.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物理之友,2019,35(01):29-30.

[3]梁学斌.巧用微课构建高效的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J].学周刊,2018(11):150-151.

猜你喜欢

演示实验微课教学初中物理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的意义及方法
探究“蓝瓶子”实验最佳的课堂演示反应条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有效性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微课在高职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