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激发方式

2020-08-21陈亚娣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分析能力新课改初中语文

陈亚娣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愈发强烈,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中考是广大学子人生中第一个重要转折。长期以来,初中语文都是中考的重要课程,是基础性学科。本文以实际教学中有关语文思维教学的相关案例为切入点,详细分析有助于语文课思维激发的各种教学方法,力求为初中语文教学的良好发展增添助益。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激发;新课改;分析能力

在初中语文课堂开展思维激发教学具体是指通过语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对教材内容进行探究性阅读,并能够通过阅读发现课文的重点、难点,总结值得思考的问题,对教材中所涵盖的知识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能正确理解和表达。新课改强调应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帮助开展教学,增强学生的理解,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思维激发与新课改的理论观点不谋而合,它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体会教材中与生活有关的知识点,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探究,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一、案例研究

1.教材内容多样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市都有独特的地方文化和人文风俗,因此,各地所使用的语文教材也各不相同,其中适用范围最广的是人教版教材(部编版),其它还有如语文版、苏教版、鄂教版、鲁教版、北师大版、沪教版等。很多地区性的语文教材在设计课文导语时都颇具特色和内涵,这些新颖独特的导语轻易的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大幅提升。笔者认为巧妙设计的导语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开端,有助于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探究精神能让学生将语文学习进行到底。

2.语文问题的助力作用。科学合理的语文问题能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语文探究。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反复推敲设计好的语文问题,给学生提供范例,引导学生对其中蕴含的道理进行思考,确保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自住探究。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体现出学本位的教学理念。还要注意在学生现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学生思维的拓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二、有助于提升初中语文课思维激发的教学方式

思维激发改变了传统重教轻学、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它将对学生记忆和理解能力的关注转移到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实践探索和合作交流,重视学生思维的激发和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具体操作如下:

1.开展小组合作激发学生合作阅读以及创造性思维。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活跃语文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在小组学习中,学生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团队的一份子,合作学习是让大伙一起分析、解决问题,要求以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基础,能让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学生在小组中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既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与其他成员相互支持、体现团队精神,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竞争意识。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合作阅读,能将不同学生的语文智慧集中到一起,让学生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展现自我,会学表达自己的见解、聆听他人的意见、肯定他人的优点和养成质疑的习惯,以上这些能力都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2.转变教师观念促进语文课堂合作阅读以及思维激发。语文教师是语文知识的传承者和语文课堂的引导者,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对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至关重要。语文教师要积极吸取新的教学思想,学习现代化信息技术,用新思想武装自己,充分了解思维激发对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语文教师要建立正确的教学认知,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情景创建,启发、联想等促进语文课堂合作阅读,让学生从阅读中体会到乐趣,进而激发学生的语文积极性,愿意向更深层次探索,拓展语文思维。

3.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思考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学生在思考创新的过程中会出现质疑和分歧,促使思维迸发出火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使其敢于质疑,进而养成科学严谨的、坚定不移的学习态度,养成创新思维。简单举例,在教学部编办初一上册教材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时,有这样一段内容“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教师可让学生就此表达手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质疑,分析这样的表达方法是否合理。老舍在这篇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来表达内心对济南的喜爱。学生要想充分理解各种表達方式,就要从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情感入手,体会老舍对各种修辞方式的运用,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和创新思维。

4.采用连环式拓展式提问加以教学。课堂提问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的最佳方式。合理设计的问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使其在潜移默化中走进课文,不断加深思考的难度和深度。课堂提问主要有填空式、选择式、比较式连环式等种类,其中连环式最适用于初中语文教学。初中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情感理解能力,连环式拓展式的提问更具有引导功能,能逐渐增强学生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使其对文章的把握更加透彻,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有助于语文思维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结束语

在素质教育大行其道的时代,学科综合素养的形成对学生的成长学习至关重要,是助其成为现代化社会人才的重要手段。要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就要从语文思维激发入手,通过合作阅读、鼓励创新等手段唤醒学生的语文兴趣,锻炼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交流合作的能力,使其终身受用。

参考文献:

[1]敦婧.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9(09):121-123.

[2]胡玲玲.巧用错误资源,提升思维品质——也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性[J].中学课程资源,2018(12):120-121.

猜你喜欢

分析能力新课改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初中历史课堂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浅谈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分析能力的提高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再识“千变魔女”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