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0-08-21张春平

关键词:创新能力中职信息技术

张春平

摘要: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从知识型人才的培养转变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新课程的要求下,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育模式,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计算机技术本身就是时代创新的产物,因此,在这门课程的教授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就显得更外重要。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4-115-1

信息技术课程虽然是一门基础课程,但是它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它具有更新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的特点,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主力军。但是从我国目前教学情况来看,一些地方依然存在着教学缺陷,没有真正的体现出现代化信息教育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发散,打击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对此,教师需要合理的设计课程计划,有效结合实际进行教学改革。

一、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信息技术发展的变化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在进行目标的确立时,教师必须要有意识的设立合理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执行任务时可以有效的激发其创新意识,避免造成学习的盲目性。在设计课程目标时,教师首要考虑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才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在多年的实践教学当中,教师会发现,每节课的课堂导入都是引起学生兴趣的关键。当学生对学习的知识产生浓烈的兴趣时,才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率。因此,教师完全可以在学生学习了解这个章节的内容后,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通过这个章节的学习,学生都掌握了哪些知识,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做些什么,进而让学生在自我探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学生学习完“表格的制作与运用”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网络上优秀的“Excel”制作的效率表格,知识网络图等等,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研究,进行创新,让学生运用学习到的知识自己制作一个知识体系网格。

二、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营造创新教学氛围

良好的学习效率,离不开和谐的教学氛围,因此,中职教师在日常教授过程中,需要创造一个师生平等的交流平台,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可以积极参与话题讨论,在讨论中畅所欲言,无所顾忌,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同和理解。例如,学生在利用“Flash”制作动画时,通常在教授的过程中教师会一步一步的操作演示给学生,学生再跟随教师一步一步的进行演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学生的思考和学生对于知识的诉求,因此,教师需要进行合理的知识引导,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可以进行讨论思考。比如,教师可以选择制作动画中的一个点向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进行思考。在动画教学中,除了一针一针的绘图,最有意思的就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为动画配乐,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如何在“Flash”中插入音乐进行思考,让学生可以自由的讨论实践如何才能有效的将音乐插入动画中,再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观察同学是否可以成功的插入音乐。此时,教室里肯定会有一部分掌握知识比较好的学生完成了操作,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无法完成,教师就可以分析一下动画播放的原理,并联系过去学到的知识讲解正确的操作方式,让学生进行二次实践。学生可以很快的完成操作,但是很快学生又会发现,动画的播放过程是一针一针的,但是音乐却是一段一段的,那么如何让音乐跟随动画自动播放又是一个新的难题。这时,学生会根据教师之前的讲解,自主的进行探究,在软件里找寻设置的方法。这样,通过一环又一环的牢牢相套,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独立的思考,自由的在知识的海洋中进行探索和发现,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心。

三、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好的学习模式是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进行“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十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确保每个学生都可以在保留个人特色的同时掌握好基础知识,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教授学生知识最好的媒介就是沟通和交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发现,计算信息技术的进步可以帮助教师克服过去的教学障碍,实现在尊重个体的情况下,实现分层教学。比如,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全班学生,学生语法自主的选择教师教授的内容,教师也不能根据学生的特质,为学生讲解课程难点,只能同一进度进行赶齐,这样就忽略了学生的发展需求,造成课堂效率低下等问题。现在,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来进行辅助教学,幫助学生消除因为个体差异带来的学习困难。例如,学生在学习时,可以使用电脑进行互联网教学,在过去学习“Powerpoint”时,都是教师演示步骤,学生对照练习,但是班级人数太多,教师只有一个,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只能解决共性问题,对于个别学生的只好让学生课后自主练习。现在学生可以自己寻找网络的教学课程,自主学习,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录制学习视频,帮助自己巩固记忆,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创新。

四、总结

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也给现代教学带来了便捷,丰富的信息资源有利于教师丰富学生学习的内容,也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不断的创新,不断的进步,为国家以后的科学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钱祝妹.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刍论[J].成才之路,2019(19):35.

[2]李文利.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11):138-139.

[3]吉慧.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8(34):117.

(作者单位: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职业技术学校,甘肃 甘南 747599)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中职信息技术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