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究

2020-08-21肖泽民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教学思考语文阅读小学教育

肖泽民

摘 要: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阅读在语文教育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小学阶段正是培养语文素养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探究世界的重要阶段,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构建语文素养体系,开阔视野。本文从“通过开展互动讨论”、“设置情境引导阅读”、“发展学生阅读个性”三个方面来论述对小学语文阅读的探究。

关键词:语文阅读;小学教育;教学思考

小学是学生认知世界的阶段,对他们来说世界还是朦胧的,阅读好像一座灯塔,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阅读培养,让学生能够对文章有自己的见解,提升阅读的有效性。教师应当思考传统课堂存在的问题,再针对问题提出方案,然后探究阅读教育的新方式,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喜欢阅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找到合适自己的阅读方式,而不是局限于参考答案内。

一、开展互动讨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教师希望将课堂的主导权把握在自己手里,所以教师会一再强调课堂的纪律性,规定学生的坐姿,要求学生安静听讲,这样会造成阅读课堂枯燥无味,安静枯燥的课堂根本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教师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学生的收获少之又少,这样的阅读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几乎不能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教师应当转变主体,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教师可以抓住小学好玩的天性,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增加互动讨论部分,引导学生成为阅读课的主体,教师再进行最后的总结。这样互动式阅读课堂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

例如,《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北京春节的热闹景象,展示了中国的民俗民风已经中国节日的温馨美好。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勇敢发言:“各位同学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风俗,各个地方有什么不同?”学生可能会回答:“端午节有吃粽子,划龙舟的节日风俗,北方吃甜粽子,南方吃咸粽子。”教師最后再进行总结:“同学们说的习俗都非常有趣,跟这篇文章的作者一样,大家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节日的喜爱和期待。”这样的互动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设置教学情境,提升学生阅读效率

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篇章很多都是为了增长学生的见识,文章中出现的情境学生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很多语文阅读篇章要求学生可以感同身受的感受文章情感,但是小学生的联想能力还不够成熟,不能达到文章要求的感同身受。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境中阅读,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科技,播放与文章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向上的理解文章思想,在情境中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培养学生的联想力方向,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例如,学习《颐和园》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播放和颐和园相关的图片影音,引导学生进入颐和园这个情境,再从文章中解析作者的写作情感和手法。在阅读到《颐和园》中描述佛香阁的情境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介绍佛香阁的讲解视频,再指出文章中描述佛香阁时作者运用了“列数字”的手法,阅读完此篇文章学生能够深刻的感受到作者对颐和园的喜爱以及赞美。学生在情境中进行阅读,能够深刻的理解作者的情感,也能加深对作者运用手法的印象。

三、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扬个性

同一片落叶在不同的人看来有不同的美,学生在面对语文阅读篇章时也是这样,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但是由于教学时间的紧促,依照教科书的教学流程“照本宣科”,这样的阅读方式是错误的。新课程的改革直接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教师不应该为了完成阅读任务局限学生发散思维,用教科书的标准给学生立下条条框框。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努力表达对文章的不同看法,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后,学生写下自己的读后感,最后教师可以设立竞赛,比较谁的读后感更加与众不同,更有创意,教师再给予奖励。

例如,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设置比赛学生的读后感更好,学生可以写下这样的读后感:“本文写出了革命的紧张局势,也写出了李大钊对于家人的关心和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学生还能写出:“文章描述了作者和父亲法庭上的见面,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之情还有怀念。”教师再进行总结:“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作者回忆父亲李大钊同志被捕前,被捕,被审,被害的经过,从而表达了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的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不惜献身的崇高品质,也使我们认识到当时反动军的残暴,和作者对父亲的怀念。”最后让班级同学投票选出谁的读后感最好。教师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看待文章,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构建学生的语文素养。

阅读是小学语文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应当给予极高的重视程度,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积累阅读素材为高年级的写作做准备,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质华”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储备自己的阅读篇章,从阅读中构建积极向上的思想体系,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丽梅,张立云,赵玲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3(003):183.

[2]姚秉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教学思考语文阅读小学教育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阅读反思: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