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要点研究
2020-08-21丁一芸
丁一芸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内科一种常见自限性疾病,起病相对焦急,多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临床症状为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1]。入院确诊后,需及时予以利尿剂、降血压以及醒脑合并症预防药物展开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对症护理措施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象为我院92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入选时间为2018.3~2019.3。按照随机数表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数量都为46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0例,患者年龄范围20-72岁,平均年龄为(45.7±6.2)岁。观察组患者男女分别有25例和21例,该组患者最小年龄为21岁,最大年龄72岁,中位年龄段为(46.2±4.9)岁。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类基础性资料,差异不大。
1.2 方法
对于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根据临床护理流程展开,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出现异常需告知主治医师,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信息支持,严格遵循医嘱提供基础性护理内容。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具体操作如下:
(1)病情监测护理。通常情况下,急性期的肾小球肾炎患者需要保持绝对的静养。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为其创建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监测患者心率、脉搏、与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观察并记录患者头痛、呕吐、抽搐、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如患者出现呼吸苦难、发绀、咳粉红色泡沫样痰,表明可能存在急性心力衰竭。护理人员应立即帮助患者采取半卧位,帮助患者吸氧,并将患者情况告知主治医师。(2)心理护理。患者发病具有突发性,同时治疗过程相对复杂,患者对自身疾病也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很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多种负性情绪。患者负性情绪的存在不仅不利于临床治疗的顺利展开,还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构成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其交流沟通,了解患者负性情绪的根源,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疏导。倾听患者的诉求,合理安慰患者,指导家属多关心和照顾患者[2]。也可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以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3)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依据患者病情选择指导患者饮食。初期阶段因存在水肿、血压高等症状,应知道患者保持无盐饮食,可添加无盐的酱油,直至患者水肿消退后才可以低盐饮食,也可告知患者将全味道蔬菜与无盐蔬菜混合在一起,提醒患者控制饮水量。因尿液中含少量氮,且体内钾不宜排出。因此,在急性期可指导患者食用蛋白质与含钾食品,如桔子含钾量高应少吃,直至水肿消退,尿量增加、血压恢复正常后予以低蛋白、少盐饮食。发病初期与氮滞留的过程中,提醒患者4-7d内应严格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每天供应25g即可。病情好转后,应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如患者出现闭尿或少尿应限制含钾较多的蔬菜水果,食用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
1.3 观察指标
利用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焦虑与抑郁情况,SAS与SDS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焦虑、抑郁越严重;采用诺丁汉健康问卷(NHP)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分数之间正相关,也即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涉及到的数据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 表示,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DS评分、SAS评分以及NHP评分无明显区别,护理后所有患者的各项评分指标都调整,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改善幅度要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分)
3 讨 论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常见性病因是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感染,有自愈性。因此,临床不宜使用细胞毒药物或糖皮质激素,仅进行对症治疗[3]。在此类患者对症治疗的过程中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治疗效率。从此次研究活动,综合护理在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可获得可为理想的效果。这是因为作为一种系统性的、综合性的护理模式,综合护理能够从患者情况出发,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内容,改善患者生理症状,调整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提供综合性护理措施可调整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