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生命危机行为探析
——基于生命观的视角

2020-08-21李英华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危机心理生命

李英华

(太原学院 教育系,山西 太原 030032)

一、问题提出

2019年4月,“涉嫌弑母的北大学子吴谢宇被抓获”这一消息令公众的目光再次高度聚焦于青年生命危机行为。生命危机行为即关乎生命的危险或过激行为,是指“个体因遭遇超出自身应对能力及掌控资源的事件或境遇,心理与生理压力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而导致行为、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功能失调,进而发展为以伤害自己或他人身体甚至生命为目标的危机行为”[1],具有很强的社会负面影响。研究认为一些青年“往往轻易做出动拳动刀下毒设套等行为,伤害甚至夺取他人的生命,或者做出自伤甚至自戕的极端行为”[2]6,这种行为是他们“破解困境、纾解烦闷、发泄不满的最为便捷的方式,如同在电脑键盘上按下‘delete’键一样顺手”[3]。

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明确指出:要“加强源头预防,注重对青年心理健康问题成因的研究分析,及时识别青年心理问题高危人群”,在此基础上,“构建和完善青年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及干预机制”。而非常极端的心理健康问题,即青年生命危机行为的预防更为任重道远。已有研究从多个角度入手解析青年生命危机行为的成因。有学者将视角聚焦于行为实施者本身,认为生命危机行为的发生是因为当事青年“人格塑造能力欠缺、遭遇学业与人际压力以及两性情感纠葛”[4],发生此行为的“个体多为偏执型人格,具有攻击倾向的心理防御机制,并且当事青年存在认知障碍、不健全的情绪处理系统和软弱的意志”[5]。也有学者基于社会学的视角,认为极端行为的发生主要是由“畸形的场域(包括家庭与校园)、匮乏的资本(包含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以及个体在场域中形成的扭曲的惯习(1)即“性情倾向系统”,源自布迪厄的实践理论。惯习一旦形成难以改变,它与场域相互影响、相互建构,没有独立存在的惯习,只有与特定场域相关的惯习。这三个方面综合导致的”[6]。还有的学者将青年生命危机行为的发生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中,认为此行为的频发是当事青年成长过程中诸多方面因素合力培植出的恶果,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一扔了之’的生活方式、‘一删了之’的网络生存方式、‘一宠了之’的家庭教育、‘一考了之’的学校教育、‘一X了之’(2)作者以此来概括当今社会中一推了之、一瞒了之、一拆了之等多种现实状况。的社会现实等”[3]。

已有研究对青年生命危机行为原因的分析是多方面的,但尚未发现以生命观为切入点的。生命的存在是人类发展的物质前提,生命观是在对生命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生命的基本观点与根本看法,是个体关于生命的所有认知的“基“与”根”。生命观决定了个体如何看待生命,属于人生观的底层设计;同时,对人生意义的追求也是为了成就热烈而鲜活的生命,从这个角度讲,生命观又与人生的顶层设计紧密关联,从底层到顶层,生命观一以贯之。“生”是“命”的前提,生命观贯穿个体存在、人类发展的始终。不同的生命观自然导致不同的对待生命的方式与行为。科学的生命观不仅关系到个体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甚至可以说关系到整个人类的进步与延续,其重要性不言自喻,因此,关乎生命的危机行为并非只是性质单纯的个体行为,而是会造成长久、深远、负面影响的社会行为。就生命危机行为而言,“生命”是此类事件结果的焦点——失去自己或夺走他人的生命,也是此类事件起因的焦点——如何看待生命。因此,本文将生命观做为研究切入点,深入探析青年生命危机行为的实质与成因,并尝试提出一些消解构想。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依从质性研究范式,通过对相关文本语料的深入分析得出研究结果。为本研究提供主要数据支撑的22例青年生命危机行为全部来自媒体报道。研究采用资料分析法,以ImageQ文本分析软件做为研究工具,通过对案例中呈现的文本语料进行分析来一步步探寻青年生命危机行为的样态、实质及成因。

“媒体报道”是国家新闻机关或其他部门向社会发布的、客观真实的文本资料,属于非数值型数据。选取媒体报道作为本次研究所用数据,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其一:在选择研究方法时,必须考虑到生命危机行为作为研究内容的特殊性。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不一、地点有异,难以实现集中取样,并且鉴于行为实施者心理状态的极端性与不稳定性,不适合针对其开展调查,因此很难采取常规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其二:媒体报道属于权威的社会发布行为,其真实性具有保障,且数据收集较为便捷。

研究具体分为以下步骤:第一步,利用百度搜索引擎,采用关键词检索的方式,通过比对、筛选,最终确定22例青年生命危机行为,形成本次研究的核心数据集;第二步,将数据集的内容做“保留重要信息”的简化处理(3)ImageQ语义分析软件对文本类资料的字数有限定(限300字/次),考虑到生命危机行为的发生日期、发生地点不属于本研究的重点内容,因此,将以上信息去掉,只保留重点内容。后,输入至ImageQ文本分析软件;第三步,待软件自动识别并提取高频语汇,然后智能分析这些词语之间的联系,形成词云(4)即对文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予以视觉上的突出,便于领略文本主旨。词云中以词语的大小来表示重要程度。因形状类似云朵而得名。图像、分类辨析、重点联想等处理结果;第四步,根据软件的处理结果,再返回至案例行为中,做反刍式的精细化分析,力求分析结果的客观与准确。

三、青年生命危机行为的样态

青年生命危机行为样态具有对象多样性、行为极端性、诱因微小性的特点。

(一)对象的多样性

就生命危机行为所涉及的对象来说,可分为六类(见表1)。

表1 青年生命危机行为对象

从事件的表面来看,生命危机行为涉及的对象分别为自身、同学、亲人、老师、陌生人以及动物六类,但从对象的共同点可以看出,生命危机行为的对象是生命体最为宝贵也最为脆弱的事物——生命。

将表1中列举的行为做保留重要信息的简化处理后,得到以下文本语料:

博士生跳江自杀;硕士生跳楼自杀;大学生跳楼身亡;因表白失败跳楼;因学费被骗跳海自杀;青年烧炭自杀;大学生因矛盾致同学死亡;大学生砍死同学;因强奸未遂杀害同学;大学生刺死同学;研究生饮水机内投毒致同学死亡;大学生捅死陪读母亲;大学生在家杀害母亲;留日学生机场弑母;大学生杀害教师;大学生杀害自己老师;大学生无故杀害网约车司机;青年手持管制刀具无端砍伤路人;大学生开车撞人后又刺伤者致死;大学生当街虐杀小猫;大学生硫酸泼熊。

将以上内容输入至ImageQ语义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后得到词云图像(见图1)。词云中,每个词语呈现的形状大小和颜色明暗程度都与该词在文本语料中出现的频次紧密关联,即词语在语料中出现次数越高,其呈现字形越大,颜色也愈加突出。本研究中,按照词云呈现情况,可以看出,“大学生”与“杀害”极为突出,其次是“同学”“跳楼”“自杀”“死亡”“母亲”“刺伤”,其年龄的积极蕴义与行为的消极影响之间形成强烈反差,令人震惊!

图1 青年生命危机行为词云图像

(二)行为的极端性

就行为的具体表现来说,均残忍暴戾,极端性强。从以上的资料不难看出,当事青年自杀行为可谓“一步到位”,跳楼、跳江,以及未列入内的服药、割腕、自缢等,无论哪种行为方式,都是危险性大,死亡率高。指向他人的生命危机行为同样也都是直抵要害的手段。如果不是有事实有依据,我们很难将如此极端的行为与朝阳一般充满希望的年纪建立起联系来。将表1中所列的青年生命危机行为输入至ImageQ语义分析软件,进行倾向性分析后得到联想图示(见图2)。倾向性分析是语义分析软件自动识别文本语料中的重点词语并计算其重点值之后,对其进行的语义倾向性联想,以展示语料背后事件中隐含的同类内容。本研究主要呈现的是以动词为重点词语的倾向性分析,从分析结果看,杀害、刺死、处死、打昏,触目惊心的词语充满血腥。

图2 青年生命危机行为倾向性联想

(三)诱因的微小性

就生命危机行为的直接诱因来说,均相对微小。如,伤害自己的行为:向女生表白失败就跳楼自杀(2015年3月,浙江杭州);学费被骗悔恨不已跳海自杀(2016年8月,广东揭阳)。又如伤害他人的行为:两名男生因小事发生冲突导致其中一人死亡(2018年7月,重庆);将同学行为误解为挑衅,遂起杀机将同学杀害(2016年3月,四川成都)。再如伤害动物的行为:买猫后欲退还协商未果,一怒之下杀死小猫(2015年4月,四川雅安)。综上,或者是之前小有积怨,或者是当下口角之争,再或者是内心无比烦闷,总之,多为小事引发命案。诚然,我们难以设身处地准确理解当事青年的心情,事情的起因在彼时的他们看来,确实存在难以消化、不能接受、想一了百了彻底解脱的可能,但起因的微小与后果的严重之间形成的强烈反差,着实令人深思。

四、青年生命危机行为的实质

青年生命危机行为的实质主要涵括两方面:淡薄的生命意识与贫瘠的心理资本。生命意识是生命观的具体体现,也直接决定了对生命采取的行为。心理资本的丰厚与贫瘠也与生命观是否科学有关。二者既有因果联系——淡薄的生命意识导致心理资本的脆弱;又有一定的并列关系——同属于错误生命观的产物。

(一)淡薄的生命意识

在这些生命危机行为事件中,当事青年普遍表现出对生命漠视、麻木的人格特质。在他们眼中,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甚至是动物的生命,都不再神圣、严肃、厚重,丧失了应有的被尊重、被敬畏的位置。如,中国传媒大学李某在回答警方为何杀害周某时,称其“就是想找个无辜的人当作一个发泄的点”,反映出此人多么可怕的生命观。当一个人对生命不再敬畏,那么生命在他看来就成了可以随意搁置、草率解决的物品。于是,一出出直接毁灭自己或他人生命的悲剧接二连三上演。生命存在的理由、权益、价值与意义荡然无存,轻飘飘如一片鸿毛,稍有不顺心,就“随手拈来”轻率处置。

这种淡薄的生命意识在青年群体中极具背景性、弥散性与渗透性。一些伤害指数极高的校园游戏也折射出这种近乎扭曲的生命观,如,《今日说法》栏目在2015年4月16日“校园平安课”中提到的“窒息游戏”(5)源于欧美青年群体的一种极端危险的游戏,游戏者以获取“先窒息后复苏”的快感为目的。近年来多见于国内中学校园,参与者主要是男生。。

(二)贫瘠的心理资本

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促进个人成长非常重要的心理资源。科学的生命观一定是发展的生命观,而生命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心理资本,愈是丰厚的心理资本愈是能保障生命的积极向上、饱满丰盈。综观当事青年在生命危机行为中的表现,是极其缺乏以上心理因子的。无论与别人发生摩擦,还是与父母老师意见相左,再或者自身有情绪困扰,这些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的、很正常的现象,却成了当事青年结束自己或他人生命的理由。

当事青年的心理模式整体处于一种简单粗暴消极对抗的状态中,极其缺乏心理建设的意识与能力。“一言不合就跳楼”,这句在青年人际交往语境中广为流传的戏言可以说是这种简单粗暴心理模式外显为行为的一个缩影。“一言不合”的原因也许有很多,但绝不应该、也绝不可能有一种原因能够上升到“让生命消失”才能解决的程度,但是——“就跳楼”,不管有什么状况,索性直奔问题的终点,以生命为代价,一了百了。这种令人费解的处理方式折射出的是青年贫瘠的心理资本现状。

以韧性为例,这是一种从逆境、冲突、失败和压力中迅速恢复的心理能力。韧性直接为心灵注入钙质,以完成生命中一次次的复原与超越。在这些事件中,青年的心理韧性低到极点,甚至出现负值。如,向心仪女生表白失败即跳楼轻生(2015年3月,浙江杭州)。再以同理心为例,同理心是在体察自己与他人感受的基础上,有效地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很显然,他们的同理心也非常之弱,弱到无法将心比心、无法反思自省,甚至缺失起码的、体察自己与他人感受的意识。如,将同学行为误解为挑衅,遂起杀机将其杀害(2016年3月,四川成都)。

五、青年生命危机行为的成因

青年生命危机行为的发生与其成长环境密不可分,是诸多原因长期累积的结果。前文提及,生命观同属于人生的底层与顶层设计,底层设计若出现问题,那搭建其上的任何设施都岌岌可危,位于顶层的生命也不会例外。本文仅从搜集到的案例入手,在生命观的视域下,主要从生命认知背景、精神阈值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与讨论。

(一)戏谑基调的生命认知背景

当代青年被称作“数字原住民”(6)意指80后甚至更年轻的一代人。数字化是他们自小就开始的生存方式,网络无处不在伴随他们成长。与“网生代”(7)引自贝贝龙同名漫画作品,指伴随互联网诞生并在数字化娱乐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尤指90后,泛指年轻的、活跃的网络用户群。。这一群体“整体呈现`虚实双栖'的特殊心理样态”[7],互联网对这些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年群体而言,最大的吸引力莫过于游戏——他们对游戏的使用率“超出网民总体水平最多”[8]。市场经济环境下,运营商通过各种手段将本已具有强大原生吸引力的游戏呈现在自控能力尚在建设时期的青年面前,并对其产生持久深远且传染性极强的影响。

有相当比例的游戏“向受众传递的是一种漠视与戏谑生命的态度”[9],可以说是“拿生命开玩笑”。此类游戏中,生命原本的严肃与厚重丧失殆尽,血腥味道传递的竟然是兴奋与快感。同时,游戏角色还具有“无限重生”的特性。人类关于“生命永生”的幻想在游戏中毫无理由、毫无逻辑地成为现实,而且极具戏剧性、随意性与刺激性。

虽然归根结底只是游戏,但不可否认的是,“生命只是为游戏服务的元素”这一点于潜移默化中重塑着青年生命观。近乎原生的、错误的生命观就在这些游戏的长期浸润下发展起来,形成 “死亡是草率之事”的认知背景,模糊了生命在游戏内外的区别,移情反应也因此降低。这种认知基础从源头就瓦解了青年本应处在建设期的心理资本,而且还滋长了在现实生活中的攻击性,甚至将游戏中的血腥杀戮克隆到现实中。如,一名17岁男生将同班一女生残忍杀害后分尸。他在日记中曾写道“喜欢那种杀自己喜欢的人的快感”,还不断提到“在网络游戏中分尸可以加分”(2008年3月,福建武平)(8)此案例中涉事男生虽不属青年范畴,但年龄接近且对生命观的负面认知极为极端,因此纳入探析范畴。。又如,烧炭自杀获救的谭某在回答记者的问题“有没有考虑过自杀的后果”时,面带微笑反问记者:“你不觉得这样很刺激吗?”他认为,自己只是在玩一玩,“大家说烧炭自杀那就尝试一下喽”(2015年5月,山东济南)。

(二)不断刷新的精神阈值

整体来说,当代青年的物欲需求基本处在满足状态,精神层面的满足阈值因此持续升高。似乎没有什么物品是需要经过持续努力、经过长久盼望才能得到的,但是这一年龄阶段持续升高的“感觉寻求水平”却不会因此停滞。感觉寻求是个体“追求多变、新异、复杂、强烈的感觉与体验,并且采取一定有冒险成分的行为来获取以上体验的人格特质”[10],它的发展成倒U型趋势,即“青春期前期有上升趋势,到达顶峰后开始下降”。青年所处的年龄阶段感觉寻求水平持续升高,“高感觉寻求”的心理也就成为支配其行为的内生动力。人的精神需求可以无限大,但是支撑精神需求的物质资本——生命,却是固定的、有上限的。

满足阈限一再升高,受挫阈限却一再降低。精神阈值的这两个极点相互作用,此消彼长。当精神阈值的正负两端逐渐逼近生命极限之时,又缺乏科学的生命观及时对其进行监控、调整,生命就处于岌岌可危之境。部分青年在这两种脱离正常区间的阈值的作用下,一方面不断需要高强度的刺激才能获得满足的快感,如,一群青年为了寻求刺激、耍威风,于夜晚骑着摩托手持管制刀具无端砍伤路人(2015年4月,广东揭阳);另一方面,一点不顺心的事却可能导致其情绪崩盘,如,袁某刺死蒋某,起因是袁某未及时给没带钥匙的舍友蒋某开门(2013年4月,江苏南京)。“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心头一星火,会急速演变成以性命结算的惨剧,微不足道的理由却需要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来买单。在本就没有科学生命观做信念支撑的青年易感群体中,这种脱离正常区间的精神阈值极可能引发非常危险的“燃点”效应。

六、青年生命危机行为的消解策略构想

青年生命危机行为只是表象,要彻底肃清表象背后的霉变因子,需治标更需治本。生命危机行为具有溯源性特点,只有加强年少时期的源头预防,才能有效避免成人后的悲剧,因此,本文将生命危机行为消解策略构想的时间轴向前拉伸——将个体的少年时期包含在内。

引发生命危机行为的根本因素包括内外两方面:生命观属于内源性根本因素;外源性根本因素则涵括社会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制度、传统文化等)、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亲子交流、父母教养等)以及学校因素(教育效果及教师素质等)[1]。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从内外两方面的根源性因素入手,以优制劣,以长补短——以科学生命观的确立根植生命美好与宝贵的正确意识、杜绝轻视生命的想法;以心理资本的培育排解心理危机、抑制生命危机行为的发生。在此理论框架下,本文依照“表里兼治、防患未然”的思路,以增强内源性因素——科学生命观的效力为目标,从外源性根本因素中的家庭与学校两方面入手,尝试提出一些可操作性强的构想,以期有效消解青年生命危机行为的发生。

将家庭与学校作为消解青年生命危机行为的切入点,主要基于以下考虑:第一,家庭是生命观的启蒙之地,家长作为“重要他人”,深入地参与了个体生命之初的发展,对其生命观的形成有重大意义;第二,学校是生命观养成的重要之所,培育学生科学的生命观是学校的职责所在,并且学校的权威性、集群性等特点使其相较家庭来说有着独特的优势。家庭与学校可以优势互补,实现有效协同。

(一)家庭:生命观的启蒙之地

在教育生态系统中,家庭是既主动又被动的一个子系统。主动之处在于家庭是个体心理成长最为密切的、至关重要的微场域,是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直接的发生场地;被动之处则是各个渠道的教育讯息都可能影响到家长的教育理念,进而影响到教育行为与教育效果。因此,作为生命观的启蒙之地,家庭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

首先,利用距离优势做好生命观启蒙。亲情是驱除冷漠寒凉、感受生命美好的良药,是培育科学生命观的情感保障。在少年时期,孩子作为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神经末梢,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受能力所限,他们还不足以独立化解各方聚集而来的压力,而家长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无论是物理距离还是心理距离,都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要积极从“家庭”这一最自然的视角教会孩子必要的纾解压力的方法,同时发现并遏制生命危机行为的苗头。家长要以“滴灌”的意识与精神,利用生活中亲子相处的点点滴滴,对孩子进行科学生命观的启蒙,对于孩子成长必需的“精神空气”(例如网络游戏),做好必要的把关与净化工作;其次要不断完善自身心理建设,一方面借助全面推开的家长学校,做好自我教育,缓解焦虑,化解压力,另一方面,学习掌握必要的教育知识,扫清教子盲区,纾解教子焦虑,办好生命观的“家庭课堂”,力求艺术化地处理亲子矛盾,为个体的健康成长营造积极阳光的心理微场域,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心理资本的积累。

其次,科学化解学业焦虑,做好“小环境”的营造。青年心理危机的溯源性特点告诉我们,要想破除心理危机,一定要打好预备战。家庭是个体心理成长的第一课堂,心理问题往往发生在校园,发源在家庭;发生在此刻,发源在彼时。如今的义务教育阶段,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校内素质校外应试的离奇现象比比皆是,家长将焦虑转嫁给孩子,孩子成了储存焦虑的终端,这种心境下,分数往往成为亲子关系恶化的导火索。一旦形成“家校一致为难自己”的错误认识,个体就极有可能采取生命危机行为释放负面情绪。因此,需将个体从焦虑传导的终端解脱出来,从源头掐断导致其心理畸变的苗头。在教育大环境变革维艰、收效缓慢的背景下,家长如何通过调整自己心态、营造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小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消解青年生命危机行为的重要外在措施。2016年11月,国家《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出台,提出“逐步建立各级家长学校”[11]74-77,这满足了家长提升教育水平的需要,也为优质家庭教育提供了制度引领。

(二)学校:生命观的重要养成之所

学校是科学生命观的重要养成之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首先,要高度重视大学生自我心理建设能力的培养,扎实有效地开展生命观教育与心理资本培育工作。从个体的精神需求出发,编制、安排符合他们年龄特征与兴趣偏好的生命教育内容。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通空间限制,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青年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引导青年自觉树立、牢固树立科学的生命观,从源头遏制生命危机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同时,深入进行心理资本的培育,增强青年自我心理调适的意识与能力,使其能以日益丰厚的心理资本自信地迎接各种挑战,化解可能不期而至的各种心理困扰。

其次,做好感觉寻求的引导工作。青少年阶段正处于感觉寻求水平快速上升的时期,身心的巨变让其体内能量急需找到释放的出口,尤其是男孩。学校要充分认识到青年这一特点,利用学校集群性、交互性的优势,组织多种多样、有效有益、动静结合的活动,尤其可以和增强体质的活动结合起来,打通青年感觉寻求的释放渠道,也有利于青年“走出网络、走向操场”,逐步养成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借以外部的措施平衡青年体内能量,既有效避免青年将消极心理能量通过生命危机行为进行排解,也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搭建积极的心理背景。

再次,健全青年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延续性心理档案”非常有助于青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个性化预防管理,但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遭遇的最大难题就是心理既往史的“清空”现状,无法利用价值极高的心理发展延续性信息,致使生命危机行为的预防工作陷入被动状态。如,滕某入学之前就有精神病史,但其母却以“担心同学知道了影响不好”为由未如实告知学校,以致未能对滕某进行针对性管理(2016年3月,四川成都)。鉴于此,将“心理健康档案与学生学籍信息绑定管理”[12],一人一号,一人一档,具有唯一性与排他性的信息为个性化跟踪青年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了可能,不仅能很好地解决心理信息断层的现实难题,而且可以系统便捷地了解青年的心灵成长轨迹,及时发现高危个体的生命危机行为隐患,为其心理健康成长搭建个性化、预防性的辅导背景,也可避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陷入亡羊补牢的被动状态。

七、结语

通过研究发现,青年生命危机行为样态具有对象多样性、行为极端性、诱因微小性的特点,其实质主要涵括两方面:淡薄的生命意识与贫瘠的心理资本。对青年生命危机行为成因的分析主要从生命认知背景与精神阈值两个维度展开。

生命危机行为具有巨大的社会负面影响,需治标更需治本。生命危机行为具有溯源性特点,往往发生在此刻,发源在彼时,只有加强青年年少时期的引导,才能有效避免成年后的悲剧。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依照“表里兼治、防患未然”的思路,以增强内源性因素——科学生命观的效力为目标,从外源性因素——生命观启蒙与养成的两个重要场所——家庭与学校入手,提出一些可行性办法,包括利用距离优势做好科学生命观的启蒙、科学化解学业焦虑遏制生命危机行为的苗头(家庭层面);做好生命观教育与心理资本培育、健全延续性心理档案、引导合理释放感觉寻求(学校层面)。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引导青年自觉树立、牢固树立科学的生命观,积累心理资本,以积极的眼光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世界,从而有效消解青年生命危机行为的发生。

生命危机行为发生的原因还有很多,如,实施者是否存在人格障碍、是否存在激情杀人(或自杀)、是否另有不为媒体所知的原因,等等。本文仅从生命观的视角对此行为进行解读,试图以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思路遏制此类极端事件的发生。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是科学的生命观、丰厚的心理资本;万变的是生活中不期而至的挫折与坎坷。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生命危机行为的巨大负面性与青年群体的阳光蓬勃的整体面貌形成的强烈反差令每一个教育者痛定思痛,我们要尽最大可能杜绝青年生命危机行为的发生,引导他们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13]的社会心态。

本文在分析文本资料时,运用了ImageQ语义分析软件,采用深入分析媒体报道的方法来解读生命危机行为,研究数据真实客观;研究工具依托智能的大数据处理,具有一定科学性,需要反思的是,将媒体报道作为研究数据、以ImageQ语义分析软件作为研究工具,这一研究思路是否可行,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与检验;此外,鉴于媒体报道数量有限、事后呈现且二维面貌的特殊性,研究的背景资料略显单薄,还需吸纳其他数据来充实研究结果。

猜你喜欢

危机心理生命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危机”中的自信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