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现象的社会学浅析
2020-08-20胡懋
胡懋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斜杠青年”也成为一种职业生涯发展的新趋势。“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现象的发展具有双重效应,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基于社会场域理论和结构化理论去分析“斜杠青年”这一群体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影响,并引导青年人在职业生涯中做出理想的选择。
关键词:斜杠青年;信息时代;社会场域;社会结构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变化,互联网平台愈加丰富,劳动者的就业模式发生了剧烈而快速的变化,这些变化也深刻影响着青年人的职业发展。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选择了更为灵活、自主的就业方式,而不是依赖于唯一的雇主这种传统的就业模式。新一代的青年劳动者们打破了传统的雇佣关系,建立了一种新的合作方式。为了追求更高的职业收入、找寻更多元的职业发展机遇,不少年轻人选择了多重职业。他们的身份是律师/作家/摄影师、厨师/自由撰稿人/设计师……他们被称为“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其概念最先被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尔奇·阿尔伯Alboher(2007)在其新书《双重职业》中提到,意思是拥有多重职业和多元身份的青年人。麦尔奇·阿尔伯认为多重职业身份与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也许会成为新兴的趋势。他在书中谈到一个人如果拥有了“斜杠”的能力,告别朝九晚五式的工作似乎也不再是梦想。斜杠青年每个斜杠前后都代表一种职业技能,而不是仅仅有多重爱好。每一斜杠前后的身份都会给你带来职业收入。所以要区分斜杠前后究竟是有收入的职业身份还是兴趣爱好。
当前在中国,斜杠青年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随着国内这一群体的增加,学者们也开始对这一社会群体展开研究。曹洁对“斜杠青年”的收入和福利回报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成为斜杠青年显著提高了劳动者的收入和福利水平。斜杠青年的收入和福利回报存在“年龄门槛”:年轻的“斜杠”青年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和福利回报,此外“斜杠”青年中还存在性别隔离,使男性斜杠青年能够获得高于女性的收入和福利回报。朱奕亭,蔡骐则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媒介对于“斜杠青年”的影响。敖成兵从“斜杠青年”的人群界定对这一群体展开了研究,他认为斜杠青年的职业身份是青年自适能力增强、自主建构能力凸显、技能反哺能力提升、职业榜样多元的确立、职业价值寻求的彰显等综合归因衍立而成的。谢俊贵,吕玉文从职业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展示了斜杠青年的真实职业状况,他们认为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结构具有多种社会功能,包括正功能与负功能。借鉴已有研究,本文准备从社会学的角度,基于社会场域理论和结构化理论去分析“斜杠青年”这一群体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影响,并引导青年人在职业生涯中做出理想的选择。
二、“斜杠青年”现象的产生逻辑
“斜杠青年”现象是一种群体现象,它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社会场域变化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了场域理论:“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布迪厄认为社会空间中有各种各样的场域,场域的多样化是社会分化的结果,布迪厄将这种分化的过程视为场域的自主化过程。自主化实际上是指某个场域摆脱其它场域的限制和影响,在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自己固有的本质。社会场是指支撑和影响人们(个体或群体)社会行为的一种场域。而职业成长的社会场通常称为职场。职场是社会场的一种特定类型,它是支撑和影响人们就业和工作的一种特定场域。职场是社会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受到社会场的作用和影响。对职业成长的社会场进行考察并非只是一种对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现象的社会背景分析,同时也是一种对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现象的社会原因揭示。
如今“斜杠青年”的多重职业现象与当今的社会场也息息相关。当今世界已是网络社会,信息网络化是网络社会的一大特征,也是影响人们社会行为的一大场域。在这个场域中,社会分工更加细化,诸多网络信息技术也将工作任务分散化,不断涌现出与与互联网相关的职业,而且借由互联网从事多重职业而游刃有余者也应运而生。正是信息时代的崛起和信息网络化的实现,才为斜杠青年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方向和机会。
根据数据显示,大部分斜杠青年从事的职业或多或少都与互联网有关,他们或是网络自媒体的经营者,或是利用网络来从事多种工作的兼职者。离开网络,大量的“/”将很难实现。“斜杠青年”职场与信息网络化社会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正是在互联网的社会场中,“斜杠青年”才能依靠互联网技术实现跨界的就业,从而使得斜杠青年群体的规模不断地增大;也正是在信息网络化的社会场中,“斜杠青年”才能依靠网络信息技术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和社会需求信息,才能方便从事多重职业。信息时代不仅为青年人的斜杆人生提供了可能性,而且为青年人的多重职业增强了可行性。
(二)社会结构功能整合
传统的结构功能理论把社会结构视为模式了的社会关系,强调社会结构对于社会行动者的制约作用。社会学家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认为:“以社会行动的生产和再生产为根基的规则和资源同时也是系统再生产的媒介。”本文可以利用结构化理论来探讨“斜杠青年”作为社会行动者是如何把结构化的社会关系和文化符号内化到其行动中,强调社会行动的生产和再生产。在“斜杠青年”的多重职业发展现象中,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往往不同的教育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人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可能斜杠的专业更精,收入也更多。
另外在分割的勞动力市场中,多数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们可能无法进入正式单位,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缺少发展机会的境地,于是就会从其他平台寻求职业发展。传统社会的劳动分工建构了特定的社会习俗与文化,并主导了人们的职业选择。而现代化的工业设备和自动化运作方式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全新的文化和权力关系。职业概念本身也发生了本质的改变。越是进入现代化,职业分工越细化,使得原本的职业技能成为部分职业技能,这也导致了斜杠现象的产生。
另外从社会行动者的角度来看,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就社会而言,社会变迁的轨迹也可从个体生命周期的共性中窥见。对于个体而言,“斜杠青年”的生命周期也与他们的多重职业选择现象息息相关,主要包括了自我认同和自我轨迹。外在的社会性结构因素通过他们的自我反思,转化为符号性因素。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青年人也不断顺从或反抗着传统观念,在这种情况下实现自我认同。“斜杠青年”更加注重精神的满足,他们找到了契合内心价值的实现通道,实现了与自我的和解和对社会的融入;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生活方式让他们获得归属感和满足感。
三、“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现象发展的思考
目前大多数人对于“斜杠青年”这个概念的认知还很片面,仅仅从拥有多重职业身份这个指标去考量,没有真正理解“斜杠青年”的本质。拥有多重身份,成为一个“斜杠青年”只是一个结果。它的本质,其实是对不同领域的探索和不断扩大自己的能力边界。当你不喜欢被各种条条框框束缚,不喜欢只局限于一个领域,而是希望有多元深入的体验,不断去学习和精进的时候,才是斜杠生涯的开始。随着社会的发展,“斜杠青年”也是一种职业生涯发展的新趋势。“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现象的发展具有双重效应,政府、社会和教育单位都需要提高对这一群体的认识,为“斜杠青年”群体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尽可能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净化网络空间,积极引导青年人在职业生涯中做出理性选择。
想要成为“斜杠青年”也需要提高自己的“斜杠力”。斜杠并不是指对每个行业浅尝辄止,只有足够专注才会让你脱颖而出。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和第一职业,从主业中去寻找灵感,通过运用和主业相关的技能,去拓展本职工作的边界和价值,发展新的生产力,为主业带来更大的收益。其次,提高“斜杠力”还需要培养自律精神。要先学会高度自律,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投入合理的时间和精力,尽量让自己做的一些事和能力能够联系起来,相互增强,这样单位时间内的投入会更有回报。不斷积累自己的专业度,这样才会让斜杠竞争力越来越强。最后是主动发觉自己擅长的或者喜欢的领域,始终保持学习和不断上进的状态,持续深耕,从而获得专业技能,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早日实现人生价值。
四、结语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斜杠青年现象是一种发展趋势。本文通过社会学视角浅析了斜杠青年现象的产生逻辑和发展现状。斜杠青年是社会场域变化和社会分工细化状况下必然出现的一种新群体。当前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向往多重职业发展,追求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渴望更加充分地发挥自我特长取得更丰厚的收入回报。在此背景下,青年群体需要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认清自我,提升自己的“斜杠力”,在职业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
参考文献:
[1]曹洁,罗淳.“斜杠”青年的收入和福利分析——基于CGSS2012、2013、2015的经验研究[J].南方人口,2018(3):58-69.
[2]敖成兵.斜杠青年:一种“互联网+”时代的职业身份解码[J].中国青年研究,2017(12):82-86.
[3]谢俊贵,吕玉文.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现象的社会学探析[J].青年探索,2019(2):37-48.
[4]朱奕亭,蔡骐.“斜杠青年”的媒体神话[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6).
[5]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学研究的规则[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9.
[6]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