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党建引领助力脱贫攻坚的探析

2020-08-20李霄冰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15期
关键词:战斗堡垒脱贫攻坚党建

摘要: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党的领导,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脱贫攻坚是重中之重。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脱贫攻坚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特别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凝心聚力。本文针对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发挥引领功能上存在的问题,研究桂林在党建引领助力脱贫攻坚的实践,探寻党建引领助力脱贫攻坚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党建;脱贫攻坚;战斗堡垒;乡村振兴

2020年是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要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随着时间、任务、责任上的要求越来越高,脱贫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的关键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也需要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凝心聚力。

一、脱贫攻坚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习近平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对扶贫攻坚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根本遵循、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在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上为广大基层提出了要求和任务。

(一)脱贫攻坚战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习近平指出,“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基层组织处于脱贫攻坚的最前沿,担负重任。既要发挥党在贫困地区领导脱贫攻坚的坚强堡垒作用,又要树好党在贫困地区领导脱贫攻坚的旗帜,同时还要发挥党与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联系沟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考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干事能力、工作作风”,既要运筹帷幄,也要冲锋陷阵。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对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有着重要意义。

(二)脱贫攻坚战要发挥村级党组织作用

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上,习近平认为“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要“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发挥好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习近平特别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建强基层党支部。2018年实施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实行)》对村党支部工作重要任务做了详细部署,针对农村领域的特点,要求村党支部“承担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工作”,贫困村党支部“应当动员和带领群众,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扶贫领域要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

习近平重视党员先锋作用,他认为“一名党员一面旗”,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多到农村去,多到贫困地区去”。要求扶贫干部要“真正沉下去,扑下身子到村里干,同群众一起干”,扶贫工作需要真心实意,要带着深厚感情做好工作,把扶贫开发工作抓紧做实,真正使贫困地区群众不断得到真实惠。针对基层存在的一些脱离群众现象,习近平强调在脱贫工作中要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能搞花拳绣腿,不能搞繁文缛节,不能做表面文章。

二、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发挥引领功能上存在的问题

精准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核心要求,抓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促进乡村振兴,为扶贫攻坚提供强大助力。但是,也要看到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新任务,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基层组织结构不合理,基层党组织的覆盖力和组织力弱化

一是在村级“两委”组织人员构成上,普遍存在班子成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工作能力不足等问题,部分地方村干部存在着难选、难干、难充分发挥作用的“三难”现象,一些地方的村“两委”班子不调整不行,调整又缺乏愿干的合适人选。二是在党员后备队伍建设中存在困难,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技能的中青年农民、党员出外务工多,留守在家的多是老、弱等群体。三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新型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不断出现,党建在有效切入上的力度和方法还不够。四是由于一些基层党员干部思想观念落后,精神懈怠,缺乏担当精神,基层组织引领脱贫的作用发挥不到位。

(二)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和内生动力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部分村在发展集体经济工作中,可利用的村集体资源匮乏,造成发展村集体经济后劲不足。还有部分发展缓慢的村,村集体资源匮乏,办法不多,发展氛围不浓,基本没有稳定的村集体经济收入,既无产业又缺乏发展资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不足,村干部带头发展的能力不夠,较难找到可行性较好的发展项目,发展集体经济比较困难。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手段和资源相对匮乏,基层党组织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内生动力不足,影响基层党组织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动员能力和组织权威,制约着领导力和行动力的提升。

(三)农村文化整体水平欠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吸引力不明显

一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导致农村文化落后的现象短期内还难以解决。部分村的贫困群众文化水平偏低,使用陈旧的传统模式生产,增产不增收,主导产业不多,农业增收渠道较少。二是传统伦理道德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消失,一些不良习俗在农村滋生蔓延,主流意识形态文化难以在一些乡村扎根。三是传统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织碰撞,村庄作为文化共同体的特征日益弱化,“乡约”“村规”的约束力尚未能充分发挥。导致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难以起到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四)农村治理体系不够完善,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受到影响

农村“三留守”问题突出,农村空心化,家庭空巢化,农民老龄化,村民集体意识存在淡化、弱化情况,单干意识比较普遍,集体归属感不强。在社会治理上,村民自治、监督管理、乡风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方法偏少,对于传统人力资源依赖程度较高,创新不够,仍存在“说服教育不奏效、行政措施用不上、法律手段够不着”现象。极少数村党支部书记在工作中没有严守党的纪律,出现了带头违法的行为,还有的为了满足个人利益,严格控制入党的人选,对党组织的发展也造成了影响。

(五)服务平台不健全,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不强

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载体与平台不够,一些偏远村阵地建设不到位,仍存在有的村干部不按时上班,“铁将军”把门,群众办事在村委找不到干部的情况;有的疏于管理,屋外杂草丛生,各种广告纸花花绿绿张贴,在风中飘飘荡荡,严重影响基层阵地形象;存在阵地建设破旧情况,如有少数村会议室破旧,甚至有漏水的现象。基层组织开展联系服务群众活动正逐步增多,但真正取得实效的不多,活动开展普遍存在重过程、轻效果,重形式、轻内容现象,被动应付的情形仍然比较普遍。

三、党建引领助力脱贫攻坚的桂林实践

近年来,桂林市围绕“党建强、乡村兴、群众富”目标,突出党建引领,努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助力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6年至2019年,桂林市深入推进大扶贫开发,深入推进脱贫攻坚,深入推进精准脱贫,实现26.8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6.9%降到0.35%,贫困村由510个减少到51个,有效缓解了农村贫困状况,有力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结提炼桂林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夯实组织基础

桂林市委先后制定出台《桂林市县区和市直单位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桂林市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持续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等系列文件,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党始终成为引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坚强领导核心。各县区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如全州县健全完善农村党组织议事规则,建立村民理事会、项目理事会制度,做到“老百姓自己的事情自己商量着办”;荔浦县组建党支部+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1+2”组织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灌阳县提升红色文化“软实力”,大力发展党建+红色旅游,助推乡村振兴,注重抓好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与公共服务,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传统党建向现代党建的跨越发展。

(二)坚持优势资源向基层倾斜,整合各方资源

各县区坚持整合人财物等资源到支部,探索支部在涉农资金等资源支配中发挥作用的有效形式,提高支部话语权。全市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经费,各行政村、社区办公经费标准分别提高到2万元/年、3万元/年;各县区按照每名农村党员100元标准,安排农村党员活动经费;全市按照村(社区)干部正职不低于当地农村人均纯收入两倍的标准发放补贴。每个行政村落实服务群众专项经费5万元,为抓好基层党建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如恭城瑶族自治县在各乡镇创新开展“美丽瑶乡党旗红”党建品牌亮点示范工程,县财政每年每个乡镇拨付20万元,作为示范点建设启动资金。重点是督促各乡镇、各部门把分散的资金有效整合起来,用于基层党建、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其嘉会镇泗安村在党支部领导下,培育出“马上办、连夜干”的泗安精神,村民无偿捐地,促进乡村旅游,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底两千多元增至2018年底的一万多元。

(三)坚持党群共建产业扶贫链,推进脱贫攻坚步伐

围绕党建促脱贫工作,通过生态农业、招商引资、城乡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等发展模式共建产业扶贫链,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如全州县枧塘镇党群共建生态农业观光走廊党建示范点,成立能富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成立党支部,通过“党支部+党群理事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建成万亩枧塘富硒葡萄种植基地,成为桂林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并带动基地范围内65户贫困通过种植葡萄实现脱贫。平乐县级“十三五”贫困村高埠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创建民惠荷景休闲农业示范核心区,建立连片1 000亩规模的新品种莲藕产业基地,拓展周边村委212户农户发展种植,辐射带动全镇多个村的莲藕种植,培育民惠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和民惠家庭农场等经营实体,推动了贫困村发展。

(四)坚持弘扬优秀乡村文化,厚植文化基因

党性教育着重解决党员的先锋性问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着重解决群众的道德性问题。恭城县三江乡栗田村成立“党旗领航·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会”,传播忠孝仁义的优秀传统文化,其行政村修路村民自发捐款,修路被占用耕地的村民自愿不要补偿;创造了产业发展收入的70%给投资带头人、25%给村级集体经济、5%给优秀传统联合会的新模式,解决资金保障问题。全州县以岭南民居民俗博物馆为龙头,以桂剧、彩调、俚曲及民间风俗为重点,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打造“东山盘王节”“龙水二月八”“庙头三月三”“安和芋頭淮山节”等传统节庆文化品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五)坚持深入推进三治融合,营造和谐社会生态

乡村治理体系构建不仅要加强政府的协调和管理的责任、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村委会的联通力,促进乡村治理主体职能的回归,增强社会力量的共同治理能力。在乡村治理中,恭城县委创新开展“三心三治一守”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以法律为准绳、以道德为基石,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引导群众崇尚“三心”,走向“三治”,做人守规矩。平乐县黄牛头自然村以建设党建综合示范点为契机,设立了多个自治组织,多由村内德高望重、有能力能服众之人担任。这些自治组织在自然村治理移风易俗、讲文明树新风、摒弃陋习等方面显示出了重要的作用。

四、党建引领助力脱贫攻坚的几点建议

桂林市通过抓实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助力扶贫攻坚的实践探索中,县乡村三级聚力抓党建,党建阵地与村容村貌大改观,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明显。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

(一)要注重规划引领,重点突出方向明确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建议做好规划和引领,示范先行。各地要精心选取示范点,发挥标杆作用,通过打造党员拥护、群众实惠的党建示范点,点面结合,达到点上开花、线上结果、面上突破的示范效应,带动其他村屯基层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激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按照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的创建模式,让“亮点珍珠”,引领和串成示范带,汇聚成特色鲜明的党建大品牌。各级党组织和组织部门要管好抓紧,做好保障工作,确保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帮扶工作。

(二)要注重资源整合,建强组织搭好平台

一是要整合资金。在不增加财政负担的基础上,秉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理念,重在统筹各部门资金,实现创建要求;指导督促各乡镇、各部门把分散的三农资金有效整合起来,高效运用于乡村振兴发展的各方面。二是建议在全市开展“千村堡垒、万名先锋”创建活动。在自然村屯建立党组织,在最基层把党组织筑牢建强;推行“支部建在产业上、建在项目上、建在网格上”,采取单独组建、跨区域联建等形式,在各类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家乐基地建立党组织,将党的领导延伸到“末梢”,引领和推进乡村振兴;要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党员“小细胞”活力,形成乡村振兴“大联盟”;要加大培养“新鲜血液”,储备后备力量。

(三)要注重村“两委”班子建设,发挥党员带头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贫困村两委建设,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着力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建议构筑类似党建精品示范工程这样的平台,充分调动乡镇、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积极性,齐心协力抓落实,促进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生态宜居等“多合一”融合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中必须注重培养内生动力,实施内源扶贫,发挥贫困地区驻村第一书记和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带动作用。积极开展“双向培养”活动,把村干部和广大党员培养成脱贫致富带头人,把脱贫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或村“两委”后备干部,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扶贫工作队,为脱贫攻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四)要注重服务群众,筑牢基础凝聚人心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堅,要真正服务于群众,才能凝聚群众的向心力和激发建设热情,夯实乡村振兴的深厚基石。习近平指出“要探索各类党组织结对共建,通过贫困村同城镇居委会、贫困村同企业、贫困村同社会组织结对等多种共建模式,为扶贫带去新资源、输入新血液。”可以通过打造示范点,重点抓服务群众的阵地建设、产业发展、乡村建设,让乡村党员群众知晓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点的建设关乎自身利益,基层党建工作才能更好地由过去的“要我抓”变成“我要抓”,形成乡镇党委组织、支部引领、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实现各乡镇、各村争先创优、比学超赶良好氛围。

(五)要注重创新手段,文明乡风平安治理

乡村治理要加强党的领导。目前,全国有128万个农村基层党组织、3 500万名农村党员,这是乡村善治最坚实的基础。坚持党管农村、夯实基层组织是增强凝聚力,做好农村基层治理的良方。特别是现在农村正处于决战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时候,基层党组织要在这些重大任务中发挥领导作用。建议在实现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上要选准切入点。乡土文化的起源和基础在于农村,它隐形地存在于人们日常的社交行为中。村规民约、民俗风情都是属于乡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民族团结和奋斗的动力和原因。强化“以德治村”导向,以优秀的身边人身边事来教育引导群众,支部组织和引导村民崇德向善,让和谐的社会氛围蔚然成风。

(六)要注重夯实基础,发展产业集体增收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建议增加投入高质量发展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经济实力和服务群众能力。一是要因地制宜大力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乡村农旅产业发展,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二是系统总结各地“党建引领·双带示范”活动经验,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脱贫组织力和“双带”凝聚力。三是以党建引领乡村建设,让村民享受更多公共服务和增加产业收入,借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大环境,探索和走出一条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的新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2018,7.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1.

[3]张占斌,周跃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6,4.

[4]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教育局,国务院扶贫办行政人事司.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辅导读本[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7.

[5]王丹田.精准脱贫的林西样本[J].旭东实践(思想理论版),2018(9).

[6]霍军亮,吴春梅.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作者简介:李霄冰(1973—),女,汉族,广西平乐人,本科,副教授,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农村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战斗堡垒脱贫攻坚党建
论国企特色党支部建设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天柱县整合涉农资金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