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旋CT三维成像对胸廓外伤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

2020-08-20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7期
关键词:胸廓外伤性线片

秦 慧

(徐州仁慈医院 江苏 徐州 221000)

胸廓外伤性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在对患者实施治疗期间,是以对具体骨折部位以及数量准确鉴定为前提,借助具体诊断结果,能够保证后期治疗工作有序进行,降低后期治疗期间出现的突发事件。目前在临床当中主要以X线片以及常规CT检查为主,但是临床诊断准确率不高,出现漏诊的概率较大。因此,注重患者的早期诊断工作十分重要[1]。螺旋CT三维成像是近年来胸廓外伤性骨折当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诊断方式,此次研究为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在胸廓外伤性骨折当中发挥的效用,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胸廓外伤性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探讨分析在胸廓外伤性骨折诊断过程中应用螺旋CT三维成像诊断效果,择取在我院实施螺旋CT三维成像检查的100例胸廓外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段为2018年1月—2020年2月。在这100例患者中,男女性患者的比例为65:35,年龄跨度为24~69岁之间,均龄为(49.33±8.17)岁。患者的致伤原因主要包括:击打致伤、压伤、砸伤、交通伤以及坠落伤等。以胸部简明损伤定级评分为标准,1分至4分患者人数不等。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完整;依从性高。

1.2 方法

在对患者实施检查期间,选取东芝64排128层CT机扫描检查,在具体检查期间,FOV:350mm,层厚0.8mm,扫描参数120kV,150mAs,扫描矩阵512×512。在扫描期间,扫描范围从患者锁骨上至髂骨翼上段水平,调整层厚以及层距,以骨算法对数据进行重建,实施最大密度投影法、曲面重建、容积再现技术、表面遮盖显示等重建图像,显示病变位置[2]。在对患者图像进行观察期间,还要对阈值进行调节,进而将患者的肋软骨体现出来,保证患者依从性以及配合度,确保患者在扫描期间做好屏气,防止屏气不佳以及躁动现象产生伪影,对分辨率产生影响,引起后期出现漏诊以及误诊的情况。在实施检查期间,针对特殊肋骨骨折的人员,在检查期间如果无明显的现象,即可联合MRI以及临床症状来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确诊。

1.3 观察指标

对结合临床诊断以及影像学进行确诊,以最终确诊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数据计量结果使用“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达,行t值检验;计数结果使用“百分比”的形式表达,行卡方值检验;数据处理时选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7.0,检验结果以P值表示,P<0.05则表示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研究100例胸廓外伤性骨折患者当中,经螺旋CT三维成像检查结果显示,确诊为骨折患者有92例(92.00%),其中有64(69.56%)例患者存在多发性骨折,肋骨段第4~10段骨折发生的概率较高,占据75%,见表1。

表1 检查结果比较[n(%)]

3 讨论

胸廓外伤性骨折为临床多发疾病,在临床诊断当中,通常选取胸部X线片以及CT扫描来对患者进行诊断,但是在具体应用期间,基于患者之间的个体化差异以及病理情况,在X线片的检查下出现漏诊以及误诊的概率较高,不利于患者的早期治理[3]。在X线片检查的应用当中,操作简单方便,价格低廉,是胸外伤患者常规检查当中常用的一种检查方式。能够对胸骨体部骨折清晰地显现出来,但整体影像结果缺乏立体感,受胸部结构重叠的影响,在人体出现一些细微的骨折后,很容易会被遮盖[4]。再加上肋骨自身结构较为单薄,致骨折线缺乏,不能准确的显现出来,临床当中出现误诊与漏诊的概率较高。从胸外伤患者具体损伤情况出发,大多数患者体现为复合型损伤,病情较为严重,在进行X拍片期间,患者不能自主站立,无法自主向上抬起上肢,使得侧位拍片受到限制。再加上人体锁骨、肩胛骨以及椎骨结构的复杂性,肋骨弯曲度较大,在X线片的检查下,对于一些细微骨折,不能清楚地显现出来,在胸外伤患者应用当中的价值受限[5]。在常规CT检查的应用当中,虽然能够将骨折情况扫描出来,尤其在微小骨折线方面存在显著的优势。但是,在常规CT检查的应用下,不能对整个骨折线的全过程进行显示,针对粉碎性骨折以及骨折移位现象不能准确的进行判断。因此在胸廓外伤性骨折过程中的诊断方式选择十分重要,提升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才能保证患者后期采取治疗方式的精准性和针对性[6]。

对于多排螺旋CT检查来讲,在具体应用期间,扫描速度较快,整体分辨率较高,而且在实施检查期间,患者不需要对体位进行变更,在短时间内即可完成,满足任意平面及方位图线重建的标准,能够对患者胸部损伤、骨折类型以及移位方向准确的显示出来,从根本上规避临床当中出现的漏诊率。在该检查方法的应用期间,三维立体感较强,可任意角度进行旋转,将骨折全貌显示出来,根据具体骨折走向,精准定位碎骨片[7]。在最大密度投影法、曲面重建、容积再现技术、表面遮盖显示的应用下,能够将患者骨密度变化情况反映出来,清楚显示肋骨软骨骨折,准确反映主体骨骼空间关系,在一定的基础上提升了骨折患者的诊断率,能够为患者后期的治疗提供直观的临床资料,临床应用价值显著[8]。在本研究当中,通过予以患者螺旋CT三维成像检查方式,研究数据表示,螺旋CT三维成像诊断下,准确度、敏感性、特异性较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诊断率,为后期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信息资料。在螺旋CT三维成像诊断方法的应用下,能够实现三维图像重建,使得图像更加清楚的显现出来,实施各种模式转换,多角度、多平面以及多方位的对患者骨折位置实施观察,进一步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9]。但是对于部分患者而言,基于螺旋CT三维成像诊断方法的实施,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部分骨皮质结构完整、骨质受到轻微损伤以及断裂,无明显错误现象的骨折,螺旋CT三维成像诊断方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患者诊断期间,还需综合患者的病史、各项常规检查以及随访调查等工作来对具体病情鉴别诊断,进一步提升诊断效率以及准确率。

综上所述,在胸廓外伤性骨折诊断过程中应用螺旋CT三维成像诊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提升其临床诊断准确性与可靠性,全方位的将患者骨折位置、形状等直观的体现出来,为胸廓外伤性骨折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胸廓外伤性线片
“呼吸肌的运动和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模型制作
体检要不要拍胸部X 线片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1例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试论双簧管演奏中的呼吸方法
腹腔镜在儿童胸廓出口处疾病中的应用
周围型肺癌X线片检测法和CT检查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64排螺旋CT对胸廓骨折的诊断意义探究
外伤性歪鼻的手术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