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隐性教育策略
2020-08-19马悦
[摘 要]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针对我国当前高职院校在隐性教育方面存在的评价体系缺失、载体单一、学生关注度不高等问题,充分阐释了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特殊隐性教育资源,并就如何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进一步完善隐性教育体系,提出了具体的策略与建议。
[关 键 词] 产教融合;高职院校;隐性教育;策略建议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0-0056-02
隐性教育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其产生和发展的源起是学者们对于“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及其“无意识学习结果”的认知与深化。
隐性教育具有非强制性、渗透性、参与性和平等性[1],对显性教育具有重要的补充功能。正因为这一特质,近几年来,隐性教育正逐步成为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2019年3月,在全国学校思政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结合”中,特别强调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以下结合对我国高职院校隐性教育开展的现状,对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隐性教育的策略问题进行理论探索。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隐性教育开展现状
注重和加强隐性教育是我国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向。但是,由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其教育效果仍较为一般。
(一)考核评价体系缺失
当前,我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显性教育领域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评价体系。而由于认知与实践起步较晚,在隐性教育领域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考核与评价体系,主要依靠施教者的主体意识与道德自觉,是一种“软约束”。从典型国家的经验来看,一般都是在某些重点领域、环节、方式上确定一些明晰的评价标准。但即使是这些相对刚性化、简单化的评价标准,我国也鲜有高职院校将其吸纳借鉴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评价体系之中。尤其是在隐性教育的主体界定方面,尽管近年来教育部积极倡导和推行“全员育人”的理念,但很多高职院校都仍未将班主任、辅导员之外的、其他与教育教学过程相关的参与者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
(二)载体单一
与显性教育主要依靠课堂教学不同,隐性教育的载体十分丰富。既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内涵深刻的社会实践,也可以凭借形式多样的仪式、讲座、论坛,包括校园环境建设、网络空间互动,达到“不教而教”的效果。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隐性教育的载体较为单一,仍以校园文化活动、教育实践活动为主。在这一类载体中,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结合不够,有针对性地设计、引导与调整也不够,教育效果较为一般。例如,在学生的实习实训中,如果能够让学生深度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近距离地观察、感知企业文化,尤其是优秀技能型人才、杰出工匠的职业素质、敬业精神,将会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极大的感染与激励作用,而这种教育效果往往是课堂教育难以达到的。但现行的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普遍较为松散,实习实训更侧重于专业知识与技能传授,使这一优势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学生关注度不高
任何一种教育方式,只有与学生的切身利益、兴趣爱好关联性较强,学生才会有意识地去关注、思考、消化和吸收,进而对思想状态与行为模式产生影响。反之,学生即使不得不被动参加,也通常会应付敷衍。从这个角度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隐性教育如果从高职学生的兴趣爱好着手来进行设计,无疑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生社团就是大学生基于共同兴趣爱好而建立起来的群团组织,如果引导利用得当,完全能够在隐性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有些学习型、专业型的社团对学生的正面影响甚至比课堂教学的效果还要好。但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社团在隐性教育中的作用普遍认识不够,不仅教师参与、指导不够,资源投入也不够,使其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总之,由于上述三个方面的原因,在我国目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尽管隐性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在实践中仍然是一个极具前沿性、创新性、探索性的難题。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独特隐性教育资源
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也是极其宝贵的隐性教育资源。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依托产业与依托企业的隐性资源。
(一)依托产业的隐性教育资源
1.产业发展动态与趋势
高职学生有着清晰的职业定位,深度了解相关产业发展的动态与趋势,不仅是高职学生的兴趣之所在,也与其切身利益高度相关。正因为如此,这一特点如果利用得当,完全可以成为特殊而宝贵的隐性教育资源。
2.产业内的典范与标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选定在某一产业内的职业目标后,往往会把产业内的典范、标杆视为自己未来的理想与学习的榜样,并自觉不自觉地学习与效仿他们。这一特质如果运用得当,往往能够起到显著的隐性教育效果。在产业内典型与标杆的选取上,既可以邀请、选聘资深的、杰出的大国工匠,也可以选择年轻的产业精英。尤其是从高职院校毕业五至十年、已经成长为行业中坚的技能型人才。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这类人才更有说服力、亲近感,更易于效仿与学习。
(二)依托企业的隐性教育资源
1.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某一企业独特的价值追求与经营理念,优秀的企业必然有先进的企业文化。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如果利用得好,企业文化可以成为十分宝贵的隐性教育资源。例如,2018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华为公司合作开发的《深职院—华为培养信息通信技术技能人才“课证共生共长”模式研制与实践》的课程项目,荣获了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这一成果的开发、形成与利用历时十多年,是校企双方深度合作、课证融通、精准育人的成果。这种深度的校企合作也促进了华为企业文化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大学文化的交融,为大学文化注入了更加鲜活与生动的精神要素,并使这种交融文化惠及更多的学生,起到了非常好的隐性教育效果。正是在这种交融文化的引导、感染、激励下,深圳职院有很多学生毕业后都顺利进入华为并成长为优秀的华为工程师。
2.技术人才
高职学生在实习实训中,企业通常都会选择技术骨干担任学生的指导教师。校企合作较密切的,通常还会建立起常态化的教师与企业技术人才的双向交流机制。对高职院校来说,这些技术人才是十分珍贵的隐性教育资源。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越密切,技术人才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的参与度越高,学生的受益面也就越广。从这个角度来说,高职院校应当通过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工匠班、企业导师制等试点活动,引导优秀的企业技术人才深度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充分开发与利用好这一宝贵的隐性教育资源。
三、高职院校充分利用产教融合优势的隐性教育策略
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利用资源,是高职院校开展隐性教育的重点策略。
(一)坚持问题导向
1.评价体系问题
借鉴国外经验,将一些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隐性教育方式方法纳入评价体系。具体措施包括:遵循全员育人的理念,将校内管理、服务人员及其工作绩效纳入评价体系,尤其是注重从学生的主观评价中检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效果;明确专业课联系学生社团制度,积极鼓励学生创建学习型社团,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与引导;深化实践教学与实习实训制度改革,积极创设和构建具有较强针对性、实效性的隐性教育场景;明确将班主任、辅导员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责任人,等等。
2.载体单一与学生卷入度不高问题
针对高职学生关心的重点问题来创设隐性教育载体,有效提升学生对隐性教育的关注度与参与度。根据国内一些学者的调查,高职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依次为:就业创业、专业技能、业余生活。根据这一特性,高职院校可以针对性地来设计和开展一些隐性教育活动。
(二)充分利用资源
1.深度融入
鼓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我国当前职教改革的重要方向。从2019年4月,教育部公布首批24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名单,入选企业将会在“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等方面获得强力支持。这一举措有利于从制度上解决企业参与办学动力不足的问题,也为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开发和利用产业、企业隐性教育资源提供了重要机遇。
2.项目带动
从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高职院校经验来看,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过程中,无论是显性教育还是隐性教育,一般都会依托一些精准育人的大项目。如2018年以来教育部组织开展的“校企深度合作项目”试点工作就遵循了这一思路。从这个角度说,要想充分利用产教融合过程中的隐性教育资源,必须要结合自身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遴选优秀学生,设计育人项目,让这些学生有机会融入校企深度合作的育人平台之中,真正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淬炼。
(三)完善培养方案
鉴于隐性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高职院校不仅要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利用好产教融合优势,而且应当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方法、措施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纳入人才培养的全程培养方案之中,逐步形成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互补互动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同时,隐性教育应当把加强和填补显性教育效果较为薄弱的环节和领域作为切入点与突破口,激发学生的认同感,力求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梦影.论高职院校德育中传统文化的隐性教育[J].职教论坛,2014(3).
[2]夏曉青.校企合作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路径探析[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
[3]刘璐.隐性教育在高职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9).
[4]孙克美.美国隐性教育对我国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启示[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
[5]刘凤娟.隐性教育视角下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审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1).
[6]武文颖.加强网络思想政治隐性教育 注重网络道德内化[J].中国高等教育,2018(21).
编辑 郑晓燕
①本文系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实施项目“以市场为导向多方共建腾讯众创空间建设”(XM-16-S4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马悦(1975—),女,河南信阳人,硕士,副教授,武汉光谷职业学院工会主席,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