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数学信息化教学的设计技巧

2020-08-19熊晗颖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50期
关键词:重难点手段知识点

熊晗颖

[摘           要]  随着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数学信息化教学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化教学    课程的覆盖程度越来越高,但一些信息化教学教案在设计上过度追求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或者生硬地将知识点与信息化手段结合起来,往往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点的运用,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巧妙地设计信息化教学教案,精准地将课程理论和知识点按照合理的教学流程用恰当合理的信息化手段表现出来,成为信息化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从教学分析、情境导学等方面论述高职数学信息化教学的设计技巧。

[关    键   词]  高职数学;信息化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0-0184-02

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信息化教学已经逐步代替传统教学成为高职学校数学课程教学实施的重要手段。巧妙的设计和开展信息化教学可以实现高职数学课程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从四个方面阐述高职数学信息化教学如何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获取、利用信息资源支持并指导学生自主的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设计技巧,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抓住学习痛点,深入开展教学分析

信息化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施过程,因此,找准摸透学生的学习痛点就成了信息化教学设计成功的关键。所谓学习痛点,就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探索欲、发挥学习主动性去解决生活中的事件。比如“体育考试中,如何设计抛物线提高罚球命中率?”“每天早上如何優化制订计划可以保证多睡一会?”“如何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判断商品的成本价格?”等生活和专业领域中能引起学生共鸣并乐于积极探索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学情分析时必须以授课内容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所学专业特点及兴趣爱好综合运用心理测试、调查反馈、趣味测试等信息化手段准确定位学生的学习痛点,结合教学要求明确本节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发挥信息化教学手段独特的科技化、多元化、个性化优势,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加工,注重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的有序递进,实现教学分析工作的深入且高效开展,为教学实施奠定主体基调。例如面向数控技术专业讲解关键路径法这一知识点时,通过前情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往往不能根据时长判断出哪一条路径才是关键路径。这往往会导致数控专业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甚至是今后的实际生产中工序安排紊乱,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那么“如何确定关键路径”这一问题就确定成学习痛点。在深入合理的教学分析中,我们利用“红灯停、绿灯行”这个简单的交通规则,通过“进程动画”这一信息化教学手段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如下图所示以4号节点为例,在设置进程动画中只需满足节点在D工序和B工序都走完时才变成绿色,学生就会发现在D工序刚刚走完时更为重要的B工序还没有走完,4号节点仍为红色,意味着整个流程图还不能继续往下进行。学生会发现B工序在整个流程图中起着比D工序更为重要的作用。这就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白了B、D之中用时更长的那一工序更为关键,结合路径的概念就能使学生清晰地判断出哪一条路径才是关键路径。

二、发挥资源优势,做好教学环节承接

信息化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的优势之一就是信息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环节的承接。因此,在信息化教学的设计中必须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及信息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例如,在课前预习环节中,可以在学习平台上通过启发式的微课视频引导学生结合上节课程内容对本节课程进行开放式预习,设定调研问题并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的理解掌握情况,将学生设疑较多或不理解的知识点精准定位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备课质量,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充分的讲解准备,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将重难点与生活实例或专业实例充分结合起来,提升信息化教学的效果。而在课后的复习巩固环节中,可以充分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优点设置知识的拓展提升,不仅可以完善本节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还可以结合下节课的知识点进行趣味延展。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反馈结果对学生的知识体系建设进行评估,然后不断更新和改进后续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更好地发挥起承转合的作用。不仅如此,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使用在时间上具有灵活性,学生可以在非课上的任何时间进行调用读取,学生可以通过对教学资源的反复使用强化学习效果,实现知识点的有效衔接,从而实现自我认知系统的知识体系搭建。需要特殊强调的是,在课程信息化教学的整体设计过程中,要强化前后课程的有效呼应,实现单元式或模块式课程的整体衔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探究的知识延展性和难易纵深性,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完整且全面的知识体系。

三、找准切入点,准确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在以往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往往认为信息化教学手段使用越多,信息化教学效果越好。但通过实践教学的不断实施我们发现,信息化手段的过度多元化不仅会使信息化教学失去主线,更会极大地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把更多的精力全部用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配合使用上,忽略了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必须恰到好处,准确而恰当地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找准切入点应用到课程教学重难点的解决上,可以实现启发学生自主探究,不断突破教学重难点的良好效果。而找准这个切入点就成为信息化教学手段是否应用成功的关键。所以,在课程的整体设计上,必须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属性,发挥不同的信息化手段特点将教学重难点或转静态为动态,或转平面为立体,或转分析为实验,或转拼凑为建模,或转算法为程序,合理准确找到信息化手段的切入点,实现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

四、创设教学情境,强化知识体系整体串联

信息化教学可以充分发挥项目教学的优势,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情景模拟、实践实验、升级闯关等多元化的教学设计实现教学情境创设,可以实现知识体系的系统梳理,增强数学知识体系的整体串联。例如在教学“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我们可以围绕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解决商品定价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步探究,解决问题。第一步,引导学生针对某商品研究不同营销模式下销量与价格关系函数。第二步,引导学生根据“边际利益最大化”原则即0确定最为合理销量与价格的二维数集{(pi,Qi)}。第三步,引导学生根据已经构建好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bp+a代值计算b=,a=Q-bp。根据既定商品数量确定产品的最终价格,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这样学生通过兴趣激发自主开启教学情境中的探究模式,以探究小组的形式参与到授课过程的各个环节或项目中,充分发挥团队协作优势,不仅在教学情境的不断深入中完成知识探究、数学实验以及问题解决等学习任务,更在既定的教学情境下产生由函数→导数→数组→线性回归的知识递进效应。不仅引导学生解决了专业领域内今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化、细化理解,实现数学知识体系的整体串联。

综上所述,通过深入、全面的教学分析找到学习主体的学习痛点,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实现信息化手段与教学知识点的深度融合,延展到整个课程教学体系中,可以大大提升高职数学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雅萍.信息化环境下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探索[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

[2]李明伟.试论“互联网+”思维模式下高等数学教学[J].高教学刊,2017(2).

[3]李明伟,朱鹏华.高职数学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4(32).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重难点手段知识点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战争允许一切手段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
Units 11—12重难点解析